改良收折结构的儿童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073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良收折结构的儿童三轮车。利用具有不同宽度凹缺口的固定座、坐垫及尾架相互枢接组配,并于坐垫下的固定座及尾架间枢接组设具有前、后轴套的拉杆,使尾架及坐垫可藉此朝向前车架靠拢及收折;其中坐垫下设有利用弹簧强制压持的拉把,拉把一端连接定位杆,该定位杆凸伸入一长形孔中并可强制嵌入尾架上的定位凹槽中,使该三轮车无论是收折状态或展开状态均具有明确且牢靠的安全定位以防止意外。(*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属于三轮车,涉及一种可收折的儿童三轮车。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及确实定位,以防止该三轮车自行收折造成意外的具有改良收折结构的儿童三轮车。早期的儿童三轮车由固定式车架组设前、后轮及操作把手而成,轻巧且深具实用性。但随着现代人忙碌生活的步调加快及活动范围日益宽广,并且是小家庭居多的生活方式,将儿童带在身旁作长途旅行或出远门探亲访友等活动在日益增多。在家家有车的情况下,带小朋友出门得随车携带小型的玩具以供至目的地游玩也是必然的需要,此时固定式车架的儿童三轮车就如庞然大物,会占据行李箱绝大部份的空间。此外,人口稠密更使人们可以拥有及使用的空间相对缩小,加之现代人的日常用品又远多于往昔,此时这种固定式车架的儿童三轮车自然会给一般家庭在使用及收存上造成困难。由此,即有台湾申请第88205478号新型专利针对上述缺点提供改善的办法。但该结构仍存在若干缺点,如1.平常张开使用时,利用一连杆子以连接,因拉引另一连杆,则此呈浅ㄇ字型的连杆容易因外力(如行驶中突遇坑洞所受的撞击),而造成弯曲变形甚至脱落造成意外。2.平常车架张开使用,无任何坚固确实的夹固机构将各活动枢接的组件予以定位,只靠另侧的弹簧勉强拉引,其效果有限,常在遇坑洞或上下阶梯时受力反弹,轻者频频产生噪音,重者使尾端悬空并因用力过猛突然回挤向前而造成车架自行收合,对乘骑者构成莫大的危险。3.收合角度有限,效果不够理想。于是,专利技术人针对习用的结构及缺陷予以研究改良,现提供一种创新的收折结构,以期完全改善其缺陷。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收折结构的儿童三轮车,系藉由ㄇ字型断面的固定架及尾架与坐垫支架枢组设于外,内恰可供组设两端形成横套孔的一字型拉杆与受力中心成同一直线,且两横套孔并分别与固定架及尾架枢接组合,使其在使用中不会使该拉杆产生变形弯曲造成意外,坚固且安全性佳。本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收折结构的儿童三轮车,系籍由拉把及弹簧控制的定位杆,平时将活动枢接的尾架利用其展开定位凹槽作确实定位以防止自然或不慎引致外力干扰的松脱,可以确保使用安全;当有需要收折时拉起拉把即可方便收折,且收折后另有卡掣定位的收折定位凹槽,可在收折后的取拿过程中保持不会随意张开的状态,使取拿提引更为方便。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收折结构的儿童三轮车,系籍由坐垫下的定位凹口于张开时恰可直接抵掣于宽广的尾架挡片体上而于乘坐时直接受力,可以有效加大承受力量,使拉杆位于辅助的地位,将可以使整个车架更为坚固及具实用性。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收折结构的儿童三轮车,系藉由大小恰可相互容设的固定架及尾架实现,当收折时,较为宽大的尾架可以极为靠近固定架并将其略为包覆,如此将可大幅缩小收折后的体积及尺寸以利取拿或包装储运,比习用三轮车收合角度更紧密。上述目的由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改良收折结构的儿童三轮车,系由前车架、固定座、坐垫、尾架及拉杆并配合前、后轮组合而成;组设前轮及把手的前车架利用横板架供固定座前端置入并枢接组合,且尾架上设有置物盘;其特征是固定座后端以两凸耳形成凹缺口,供坐垫及拉杆的前轴套置入,柱销分别穿过上、下穿孔以枢接组合坐垫及拉杆;坐垫下部利用枢接孔供柱销穿过以枢接组设尾架,尾架内的前凹口同时供拉杆的后轴套置入枢接组合而形成完整车架,坐垫下部的卡掣凹口恰好可以抵靠于尾架的连接板体的挡片上。其中所述固定座尾端形成缺口的两凸耳部,设有上、下穿孔,配合柱销分别枢接组设坐垫及拉杆;所述坐垫的前端形成凸伸段配置入固定座的凸耳的凹缺口中,该凸伸段设有供轴销穿过组设的穿孔,且该凸伸段朝后延伸设一卡掣凹口及供尾架置入组设枢接的枢接孔;所述坐垫下部设有定位块供嵌置弹簧的一端;该弹簧另端则连接拉把,且拉把设有横向安装且凸伸于长形孔外一段距离的定位杆;此凸伸的定位杆配插入卡掣于尾架上的展开定位凹槽或收折定位凹槽中;所述供收折时固定座置入的尾架的前凹口大于固定座的两凸耳间距。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整体组合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剖面组合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仰视组合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拉把操作示意图;图6本技术的组合收折示意图。图7本技术的组合收折后视立体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系由前车架1、固定定架2、坐垫3、尾架4及拉杆5等组合而成,其中该前车架1向下延伸并设有前轮11及其踏板12供踩踏,往上朝两侧弯折形成把手13,且中段处具有两横板架14;该固定架2前端设有套孔21,可于置入两横板架14内时供龙头轴杆插接枢设,尾端形成弯弧状的两凸耳22并具有上、下穿孔221、222以分别供柱销23、24穿设枢接,且两凸耳22之间形成一ㄇ字型断面的缺口25;该坐垫3前端的凸伸段31设有孔洞311,且凸段31朝后延伸设有一卡掣凹口32及枢接孔33;该卡掣凹口32及坐垫3间设有一定位块34及对应长形孔35以分别供容置弹簧36及定位杆37的穿设;而该定位杆37恰可供抵顶弹簧36,另端且连接拉把38;当拉动拉把38,可使定位杆37前、后位移且具有强制弹性;该尾架4利用二凸耳41形成凹口42,且配合连接板体43向后延伸,再组设有横孔4供组设后轮45的支架46;而前凹口42的凸耳41设有相对应的上、下孔洞411、412,可供柱销47、48穿设组合;而尾架4上固设有置物盘49。其中,凸耳41上设有相互对应的展开定位凹槽413及收合定位凹槽414;该拉杆5两端则具有前、后套管51、52,恰可分别置入固定座2的凹缺口25及尾架4的前凹口42内。本技术于组合实施时,如图2、图3所示,利用套孔21与前车架1的横板架14枢接组设的固定座2,利用上穿孔221使置入凹缺口25的座垫3的凸伸段31可由柱销23枢接组合;另,拉杆5的前套管51恰可置入凹缺口25的下穿孔222处由另一柱销24予以枢接组合。尾架4前部,将前凹口42置于坐垫3的枢接孔33处,由柱销47并配合两衬套471的限位使宽度较大的前凹口42与坐垫3穿设上孔洞411予以枢接组合,此时坐垫3的卡掣凹口32恰好抵顶于尾架4的连接板体43的挡片431处,且接杆5的后套管52则置于尾架4的下孔洞412处由另一柱销48予以枢接组合,使坐垫3被乘坐时,尾架4可以保持正常展开的车架状态;并且组设后的车架,拉把38连设的横向定位杆37恰巧位于展开定位凹槽413中,可有效防止尾架4的松动或收折。当欲收折时,将拉把38向后拉动,使定位杆37离开展开定位凹槽413,即可将该坐垫尾端向上拉并使尾架4连同后轮45向前轮11靠拢,直至定位杆37卡入收折定位凹槽414内,即完成收折的定位。其中,由于尾架4的两凸耳41间的前凹口42大于固定架2的两凸耳22,且具有相当距离,故尾架4可以利用前凹口42供固定架4置入包覆,而使尾架4可以极为贴近轮11以达到收折的体积小的目的;并且当再次拉动拉把38使定位杆37脱离收折定位凹槽414时,即可将后轮45连同尾架4一同向后拉动而展开,且坐垫3亦同时朝向水平,而待定位杆37卡入展开定位时,即恢复成可骑乘的正常状态。籍由上述零件及结构的组成,本技术与习用儿童三轮车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当车架展开时,坐垫下利用卡掣凹口直接顶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收折结构的儿童三轮车,系由前车架、固定座、坐垫、尾架及拉杆并配合前、后轮组合而成;组设前轮及把手的前车架利用横板架供固定座前端置入并枢接组合,且尾架上设有置物盘;其特征是:固定座后端以两凸耳形成凹缺口,供坐垫及拉杆的前轴套置入,柱销分别穿过上、下穿孔以枢接组合坐垫及拉杆;坐垫下部利用枢接孔供柱销穿过以枢接组设尾架,尾架内的前凹口同时供拉杆的后轴套置入枢接组合而形成完整车架,坐垫下部的卡掣凹口抵靠于尾架的连接板体的挡片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改良收折结构的儿童三轮车,系由前车架、固定座、坐垫、尾架及拉杆并配合前、后轮组合而成;组设前轮及把手的前车架利用横板架供固定座前端置入并枢接组合,且尾架上设有置物盘;其特征是固定座后端以两凸耳形成凹缺口,供坐垫及拉杆的前轴套置入,柱销分别穿过上、下穿孔以枢接组合坐垫及拉杆;坐垫下部利用枢接孔供柱销穿过以枢接组设尾架,尾架内的前凹口同时供拉杆的后轴套置入枢接组合而形成完整车架,坐垫下部的卡掣凹口抵靠于尾架的连接板体的挡片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收折结构的儿童三轮车,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座尾端形成缺口的两凸耳部,设有上、下穿孔,配合柱销分别枢接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阿雀
申请(专利权)人:金上吉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