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婴儿摇篮兼提篮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4768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的婴儿摇篮兼提篮构造,底座的两侧头部端上分别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的外侧端开设有多数相对应且贯穿至底座外的孔洞,容置槽内置入的活动结合块开设有容置孔,容置孔内缘两侧开设有限位孔槽,凸钮的嵌突与其相互嵌掣结合,容置孔与凸钮间设有弹性元件相互顶抵,将凸钮向外推顶稳固嵌掣于相对应的孔洞内。具有可简易、轻松调整其倾仰角度,以将婴儿头部端抬高,方便喂婴儿食用各种食品,避免婴儿躺着吃、喝食品造成呛到的情况发生。(*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改良的婴儿摇篮兼提篮构造,尤其是指一种可做为摇篮使用,也能当做提篮使用,且于做为摇篮使用时,能轻松和简易调整其倾仰角度,令婴儿头部抬高,以方便婴儿喝奶和吃东西的婴儿摇篮兼提篮创新构造。于是,即有业者研发出一种手提婴儿篮,其构造如图7-图8所示,是利用两相对设置的固持座41,分别供向上设置的提把42和顶支杆43设置;向前、后两端斜上方设置有上支杆44;向前、后端设置有下支杆45;向前、后端斜下方设置有限位杆46,两端予以连结组设,且于两固持座41下端皆另凸设有支撑杆47,于顶支杆43、上支杆44、下支杆45间套设入摇篮48后,供婴儿躺卧于摇篮48内,方便家长外出将婴儿置于摇篮48内,利用提把42提起行走,或置于适当位置处休息,且利用支撑杆47支撑于中心的固持座41上,使其能于平面上做前、后摇摆动作,并于摇晃过程中,通过前、后限位杆46的向下顶抵在平面上,而具有一限制摇动角度范围的功效。参阅图9所示,为业者所研发出的另一种手提婴儿篮构造,该构造是设有一底座51,于底座51上端面外缘分别设有多数结合座52,该结合座52皆向下枢设有支杆521,以供设于底座51内的承置座53与各支杆521的另端枢设结合,再于承置座53上置有一摇篮54,该摇篮54向上设有提把(图中未示),以令该承置座53能于底座51内带动摇篮54前后摇晃,而于外出时,可将婴儿安置于摇篮51内,直接由提把(图中未示)处将摇篮54提起行走。上述两种手提婴儿篮虽皆可达其供家长将婴儿安置于其中,而方便由提把处提起行走及能直接置于适当位置处暂时休息的预期功效,其主要缺陷在于实际实施使用中发现,上述两种构造于静止时的倾仰角度皆呈一固定状态,并无法进行调整,使得婴儿于摇篮内皆仅能躺卧,而于喂婴儿喝奶或吃东西时,则因躺着吃或喝东西容易造成呛到,又无法将摇篮调整使婴儿头部位置提高,使得家长仅能再将婴儿抱起喂食,导致使用上仍有其极大不便困扰。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的婴儿摇篮兼提篮构造,主要是于底座两侧上端面分别设有多数结合块,通过枢设的支杆及支杆另端所枢设的承置座呈悬吊状,该承置座上置有摇篮,该摇篮上设有提把,其特征是该底座的两侧头部端上分别开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的外侧端开设有多数相对应且贯穿至底座外的孔洞,该容置槽内置入的活动结合块开设有容置孔,该容置孔内缘两侧开设有限位孔槽,凸钮的嵌突与其相互嵌掣结合,该容置孔与凸钮间设有弹性元件相互顶抵,将该凸钮向外推顶稳固嵌掣于相对应的孔洞内。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侧视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按压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侧视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端视示意图。图7是传统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传统结构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9是另一传统结构的端视示意图。该活动结合块2向内凹设有一容置孔21,且于该容置孔21内缘两侧开设形成有对应的限位孔槽211,将一弹性元件22置于容置孔21内,再令一于底缘对应限位孔槽211凸设有嵌突231的凸钮23置入容置孔21内,使得凸钮23恰以嵌突231嵌设于容置孔21的限位孔槽211中,并令该弹性元件22一端顶抵于容置孔21内侧底缘,另一端则顶抵于凸钮23内缘处,通过施力按压及弹性元件22的弹力,让凸钮23于限位孔槽211的范围内伸缩移动。该摇篮3置于底座1的承置座14上,且于摇篮3上端另设有一提把31,方便利用提把31将摇篮3提起。配合参阅图2-图3所示,本技术于组设结合时,是令活动结合块2置入底座1的容置槽11内,且令凸钮23与相对应的孔洞111嵌掣结合,将摇篮3置于底座1的承置座14上,利用承置座14以支杆141与活动结合块2及结合块13枢设呈一悬吊状态,而能让承置座14带动摇篮3前、后摇动,或以摇篮3上的提把31将摇篮3提起行走。参阅图4-图6所示,当对躺于摇篮3内的婴儿喂东西吃、喝时,可于底座1容置槽11外侧的孔洞111处按下活动结合块2的凸钮23,使得该凸钮23向内缩入至嵌突231受限位孔槽211内侧缘的顶抵限制,以让使用者对活动结合块2做高低不同位置的移动调整,待两侧的活动结合块2于调整至适当高度时,其仅要不再对凸钮23施加压力,该凸钮23即能再通过弹性元件22的弹力,向外弹出至其嵌突231受限位孔槽211外侧缘顶抵限制,而稳固嵌掣定位于相对应的孔洞111内,以将承置座14利用支杆141长度固定、活动结合块2高度改变的关系,使其连带将摇篮3的头部端抬高,而能方便喂摇篮3内的婴儿吃、喝食物。通过以上所述,本技术与传统结构相比较,本技术的活动结合块设有凸钮,使得利用该凸钮分别嵌掣于容置槽内相对应不同孔洞内,可调整活动结合块高低不同位置,而能将承置座连同摇篮的头端一并抬高,以方便对摇篮内的婴儿喂食各种食品,防止婴儿发生呛到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婴儿摇篮兼提篮构造,主要是于底座两侧上端面分别设有多数结合块,通过枢设的支杆及支杆另端所枢设的承置座呈悬吊状,该承置座上置有摇篮,该摇篮上设有提把,其特征是该底座的两侧头部端上分别开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阿雀
申请(专利权)人:金上吉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