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洪钧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685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滑板车,主要是由鞍形车体1,前后两端各凸设有前毂部11及后毂部12,中间凹设一脚踩面13,在前毂部下方空间装设有一驱动轮组3,在后毂部下方可装一惰性后轮2,驱动轮组垂直朝上经由一转向杆4连结手把5,当利用手肢操作手把5作左右反向操作,进而驱动该驱动转组3,达到自走的目的,该转向杆可经由连结轴,作收缩或卸下等多种方式运用,藉以达到该滑板车可形成多功能的运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滑板车。众所周知,作为一种运动玩耍的滑板车,它是由一扁平状的车体,前后各没有转向轮以及惰轮,以提供使用者以单脚踩上之后,藉由另一脚的推动而达到运行效果,该滑板车一般运用上仅能作被动性的推动,本身无法达到固走的形态,因此缺乏多层面的趣味性;又该滑板车是为扁平状车体,轮体直径较小,因此很难对付凹凸不平的地表面,所以游戏范围被限制在需要平整特定的场所之内;又该车体为扁平状;因此使用时,重心无法接近地表,以至于难以操作游戏,上述存在的缺欠,使滑板车的游戏,受到种种限制。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滑板车存在的种种缺欠,提供一种新型的滑板车可以达到易于收置或卸下,能简易刹车及能形成立姿运用的立姿摇摇车。本技术的技术构思依据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新型的滑板车,其结构为由一鞍形车体,前后两端各凸没有前毂部及后毂部,中间凹设一脚踩面,该前毂部下方形成有一组装空间,以供装设一驱动轮组,后毂部下方可装设一惰性的后轮;该驱动轮组垂直朝上经由一转向杆连结一把手,当利用手肢操作手把作左右反向操作,进而驱动该驱动轮组,达到自走的目的,以及该转向杆可经由连结轴,而作收缩或卸下等多种方式运用,藉以达到该滑板车可形成多功能的运用。 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刹车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1为鞍形车体、2为后轮、3为驱动轮组、4为转向杆、5为把手、6为刹车装置、11为前毂部、12为后毂部、13为脚踩面、21为轴杆、22为后轮、31为三角件、32为驱动轮、41为连结轴、60为活结、61为刹车件、41为支持件、142为轴孔。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是由一鞍形车体4、后轮2、驱动轮组3、转向杆4、把手5、刹车装置6等所构成,其中在鞍形车体1中间往下凹设有一脚踩面13,朝前向上凸起设有一前毂部11,后端凸起设有一后毂部12,在前毂部下方空间装设有一驱动轮组3,后毂部12下方经由支持件141设有一后轮2,该后轮2为一惰性轮;朝前驱动轮组3为一般摇摇车所运用的驱动轮组,主要是由一三角件31与后端左右两侧设有驱动轮32组成,三角件31前端垂直朝上,穿经车体1的前毂部11之后,对上设有一连结轴41,该连结轴41对上连结有转向杆4,该转向杆4上端垂直设有连结把手5。使用者可藉由其脚肢以立姿方式踩在脚踩面13,而两手肢可握持把手5之后作左右摆转,经由转向杆4及连结轴41的连结作用进而驱动该驱动轮组3,使驱动轮组3同样达到左右反向摆动的效果。如附图2所示,若将转向杆4取下之后,由于该驱动轮组3是活结于前毂部11的下方,而且该驱动轮组3本身不受转向杆4的限制而可为自由状态,于是可提供一般滑板车的使用状况,再于后毂部12的上方,可设有一刹车装置6,对下连设有一刹车件61,而且再该刹车件61一端经由活结60的方式设于后毂部12的部份,并且该活结可以采用弹性恢复方式,以当该刹车件未被踩下时,可保持与后轮2成对开状态,当踩下刹车装置之后,该刹车件61经被连动而对该后轮的外圆作摩擦,藉由该摩擦而达到刹车效果;该刹车装置的运用,虽然是设于后轮的方式,但由于该车体前后距离并不长,因此操作使用上非常的便利,而且该脚踩面与后毂部12之间斜向部份可作为脚肢的感知位置,利用脚肢碰置该斜向面时,即会感知到刹车装置的位置,又该后轮可设为左右两侧的后轮,利用该支持件141所设轴孔142,经由较长的轴杆21穿置之后于车体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左右后轮,如附图3所示,藉由该二后轮22的设计,可提供初学者或幼儿玩耍,甚至该转向杆4可设为伸缩的样态,可提供不等身高的使用者玩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滑板车,它是由鞍形车体(1),后轮(2)、驱动轮组(3)、转向杆(4)、把手(5)、刹车装置(6)等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鞍形车体(1)中间往下凹设有一脚踩面(13),朝前向上凸起设有一前毂部(11),后端凸起设有一后毂部(12),在前毂部(11)下方空间装设有一驱动轮组(3),后部(12)下方经由支持件(141)设有一后轮(2);在后轮(2)的上方设有刹车装置(6),又驱动轮组(3)设有三角件(31),三角件(31)垂直朝上穿经车体(1)的前毂部(11),对上设有一连结轴(41),该连结轴(41)对上连结有转向杆(4),在转向杆(4)上端垂直设有连结把手(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滑板车,它是由鞍形车体(1),后轮(2)、驱动轮组(3)、转向杆(4)、把手(5)、刹车装置(6)等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鞍形车体(1)中间往下凹设有一脚踩面(13),朝前向上凸起设有一前毂部(11),后端凸起设有一后毂部(12),在前毂部(11)下方空间装设有一驱动轮组(3),后部(12)下方经由支持件(141)设有一后轮(2);在后轮(2)的上方设有刹车装置(6),又驱动轮组(3)设有三角件(31),三角件(31)垂直朝上穿经车体(1)的前毂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洪钧
申请(专利权)人:顾洪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