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越野车驾驶室前悬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5679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1 0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重型越野车驾驶室前悬连接装置,包括由前悬左下支架总成和前悬右下支架总成组成的前悬下支架总成、驾驶室翻转轴总成、2个前悬减震器总成以及由驾驶室左加强梁总成和驾驶室右加强梁总成组成的驾驶室加强梁总成;前悬下支架总成设置于车架上,驾驶室翻转轴总成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前悬左下支架总成和前悬右下支架总成的半圆形槽内并通过盖板总成压合,2个前悬减震器总成的上端分别固定于驾驶室左加强梁总成和驾驶室右加强梁总成的立梁的上端、下端分别与驾驶室翻转轴总成的两端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更改驾驶室前悬连接装置,降低驾驶室在底盘上的布置高度,从而降低整车高度,使得其可以在特殊情形下使用,有利于重型越野车的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型越野车驾驶室前悬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型越野车驾驶室前悬连接装置,属于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重型越野全轮驱动车受整车接近角、前轮驱动桥、14.00-20斜交轮胎(由于受恶劣路况、山区地形的限制,越野车通常使用14.00-20轮胎以增加整车的越障能力)、发动机及整车传动系统布置要求,整车高度普遍高于3150毫米,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形下整车的高度需要降低到3000毫米以下,并且整车高度越低整车的质心也就随之越低从而整车的越野性能就会越好。现有的重型越野车驾驶室前悬连接装置左侧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前悬减震器总成6通过驾驶室底部连接支架18设置于驶室左立柱16的下端,这样使得驾驶室在底盘上的布置高度较高,导致其无法在特殊情形下使用,极大地影响了重型越野车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重型越野车驾驶室前悬连接装置来降低驾驶室在底盘上的布置高度从而使得整车高度降低,方便越野车在特殊情形下使用的同时还增强了越野性能。本专利技术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型越野车驾驶室前悬连接装置,包括由前悬左下支架总成和前悬右下支架总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重型越野车驾驶室前悬连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型越野车驾驶室前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悬左下支架总成(1.1)和前悬右下支架总成(1.2)组成的前悬下支架总成(1)、驾驶室翻转轴总成(3)、2个前悬减震器总成(6)以及由驾驶室左加强梁总成(8.1)和驾驶室右加强梁总成(8.2)组成的驾驶室加强梁总成(8);所述前悬下支架总成(1)设置于车架上,驾驶室翻转轴总成(3)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前悬左下支架总成(1.1)和前悬右下支架总成(1.2)的半圆形槽内并通过盖板总成(2)压合,2个前悬减震器总成(6)的上端分别固定于驾驶室左加强梁总成(8.1)和驾驶室右加强梁总成(8.2)的立梁的上端、下端分别与驾驶室翻转轴总成(3)的两端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越野车驾驶室前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悬左下支架总成(1.1)和前悬右下支架总成(1.2)组成的前悬下支架总成(1)、驾驶室翻转轴总成(3)、2个前悬减震器总成(6)以及由驾驶室左加强梁总成(8.1)和驾驶室右加强梁总成(8.2)组成的驾驶室加强梁总成(8);所述前悬下支架总成(1)设置于车架上,驾驶室翻转轴总成(3)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前悬左下支架总成(1.1)和前悬右下支架总成(1.2)的半圆形槽内并通过盖板总成(2)压合,2个前悬减震器总成(6)的上端分别固定于驾驶室左加强梁总成(8.1)和驾驶室右加强梁总成(8.2)的立梁的上端、下端分别与驾驶室翻转轴总成(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驾驶室翻转轴总成(3)的两端还分别通过驾驶室左翻转轴连接支架(15.1)和驾驶室右翻转轴连接支架(15.2)与驾驶室左加强梁总成(8.1)和驾驶室右加强梁总成(8.2)用螺栓(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越野车驾驶室前悬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举升油缸(13),所述举升油缸的前端固定于前悬右下支架总成(1.2)上、后端通过油缸连接支架(14)固定于驾驶室右加强梁总成(8.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越野车驾驶室前悬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亭王永强朱乾志黄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