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全悬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83755 阅读:1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驾驶室全悬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前悬置装置和后悬置装置且两者均与车架铰接,所述前悬置装置由前悬架气囊减震器和平衡减震器装置构成,所述后悬置装置由后悬置气囊减震器和后悬置平衡减震器装置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驾驶室与车架的可靠连接及相对位置的稳定,能够迅速衰减由路面的冲击传递给汽车车架而引起驾驶室的震动,使驾驶室具有良好的平顺性,使用方便,布置简洁,安全性能高,使用性能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驾驶室全悬浮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驾驶室,大多固定在车架前端,没有有效的缓冲装置,司机长途驾驶时,容易颠簸,疲劳,不符合人性化设计,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驾驶室全悬浮装置,驾驶室采用四点悬浮气囊减震,包括前悬置装置和后悬置装置,前、后悬置装置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气囊 减震器,第二部分为平衡减震器装置,双重作用,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驾驶室全悬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前悬置装置和后悬置装置且两者均与车架铰接,所述前悬置装置由前悬架气囊减震器和平衡减震器装置构成,所述后悬置装置由后悬置气囊减震器和后悬置平衡减震器装置构成。其中,所述前悬架气囊减震器一端与固定在车架前端两侧的前固定支架铰接,前悬架气囊减震器另一端与Y形支架铰接,驾驶室下支架与Y形支架铰接,所述平衡减震器装置包括平衡管和平衡减震器,所述平衡管两端均与Y形支架铰接,所述平衡减震器一端与驾驶室下支架铰接,平衡减震器另一端与支架铰接。其中,所述后悬置气囊减震器一端与固定在车架后端两侧的后固定支架铰接,后悬置气囊减震器另一端与后悬置上横梁铰接,所述后固定支架之间设有后悬置下横梁且后悬置下横梁位于后悬置上横梁下方,所述后悬置平衡减震器装置为后悬置平衡减震器,所述后悬置平衡减震器一端与后悬置下横梁铰接,后悬置平衡减震器另一端与后悬置上横梁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后悬置上横梁和后悬置下横梁之间设有两个后悬置平衡减震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驾驶室采用四点悬浮设置,有效解决司机长途运输中的颠簸、疲劳,改善司机的工作条件,提高运输安全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I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驾驶室全悬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前悬置装置11和后悬置装置12且两者均与车架15铰接,所述前悬置装置11由前悬架气囊减震器I和平衡减震器装置13构成,具体说,所述前悬架气囊减震器I 一端与固定在车架15前端两侧的前固定支架10铰接,前悬架气囊减震器I另一端与Y形支架4铰接,驾驶室下支架2与Y形支架4铰接,所述平衡减震器装置13包括平衡管5和平衡减震器3,所述平衡管5两端均与Y形支架4铰接,所述平衡减震器3 —端与驾驶室下支架2铰接,平衡减震器3另一端与支架16铰接;所述后悬置装置12由后悬置气囊减震器6和后悬置平衡减震器装置14构成,具体说,所述后悬置气囊减震器6 —端与固定在车架15后端两侧的后固定支架17铰接,后悬置气囊减震器6另一端与后悬置上横梁7铰接,所述后固定支架17之间设有后悬置下横梁8且后悬置下横梁8位于后悬置上横梁7下方,所述后悬置平衡减震器装置14为后悬置平衡减震器9,所述后悬置平衡减震器9 一端与后悬置下横梁8铰接,后悬置平衡减震器9另一端与后悬置上横梁7铰接。为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所述后悬置上横梁7和后悬置下横梁8之间设有两个后悬置平衡减震器9。本技术的前、后囊减震器共用一个储气罐,可实现前、后驾驶室悬架的平衡稳定,其中前悬架气囊减震器I长供气,后悬置气囊减震器6安装用一个平衡稳定器。可实现驾驶室与车架15的可靠连接及相对位置的稳定,能够迅速衰减由路面的冲击传递给汽车 车架15而引起驾驶室的震动,使驾驶室具有良好的平顺性,使用方便,布置简洁,安全性能高,使用性能好。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以本技术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驾驶室全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前悬置装置(11)和后悬置装置(12)且两者均与车架(15)铰接,所述前悬置装置(11)由前悬架气囊减震器(1)和平衡减震器装置(13)构成,所述后悬置装置(12)由后悬置气囊减震器(6)和后悬置平衡减震器装置(14)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室全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前悬置装置(11)和后悬置装置(12)且两者均与车架(15)铰接,所述前悬置装置(11)由前悬架气囊减震器(I)和平衡减震器装置(13)构成,所述后悬置装置(12)由后悬置气囊减震器(6)和后悬置平衡减震器装置(14)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驾驶室全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架气囊减震器(I)一端与固定在车架(15)前端两侧的前固定支架(10)铰接,前悬架气囊减震器(I)另一端与Y形支架(4)铰接,驾驶室下支架(2)与Y形支架(4)铰接,所述平衡减震器装置(13)包括平衡管(5)和平衡减震器(3),所述平衡管(5)两端均与Y形支架(4)铰接,所述平衡减震器(3) —端与驾驶室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良武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