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杰专利>正文

隐藏式液压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02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隐藏式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装连在上连接组件(1)上的油缸(3)外侧还连有减震柱(2),与下连接组件(17)连接的减震筒(16)其一端装有耐油防尘罩(4),且耐油防尘罩(4)一端的唇口密封在减震柱(2)上;置于减震筒(16)内的缓冲弹簧(8)其两端分别与减震柱(16)底座和减震柱(2)的端面连接,在接近减震筒(16)和减震柱(2)的端部分别设有外导向套(6)和开口导向套(7);连接在下连接件(17)上的活塞杆(14)装有缓冲座(15),且活塞杆(14)穿过油缸(3)内的骨架油封(13)、对活塞杆(14)起导向作用的内导向套(12)、复原缓冲弹簧(10),并依次连接有小弹簧(18)、阀片(19)、活塞片(20)及活塞(9)。(*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的液压减震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隐藏式液压减震器
技术介绍
目前所公开的摩托车液压减震器,是通过弹簧的弹性缓冲以及油缸内液体流经小孔时所产生的阻尼来衰减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冲击震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活塞杆与骨架油封之间频繁往复运动,再受路况的影响,所以减震器处于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一般的液压减震器仅依靠活塞杆与缸体的导向套在减震器在伸缩过程中起导向和限位作用,以至于横向剪切力集中在活塞杆与缸体的处,因此使受力后的活塞杆轴向往复运动极不稳定,而活塞杆的横向剪切力造成骨架油封过早磨损,造成油液泄露,使减震器的衰减功能下降,影响减震器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液压减震器的缓冲弹簧均为外置式结构,虽然有的减震器在缓冲弹簧的外部设有防尘罩,但减震器的外形不整洁。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性能可靠,能提高使用寿命,且外形整洁的隐藏式液压减震器。本技术所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藏式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装连在上连接组件上的油缸外侧还连有减震柱,与下连接组件连接的减震筒其一端装有耐油防尘罩,且耐油防尘罩一端的唇口密封在减震柱上;置于减震筒内的缓冲弹簧其两端分别与减震柱底座和减震柱的端面连接,在接近减震筒和减震柱的端部分别设有外导向套和开口导向套;连接在下连接件上的活塞杆装有缓冲座,且活塞杆穿过油缸内的骨架油封、对活塞杆起导向作用的内导向套、复原缓冲弹簧,并依次连接有小弹簧、阀片、活塞片及活塞。本技术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后1、由于在减震筒与减震柱之间通过导向套进行定位导向,其结构简单,使减震器在伸缩过程中所受到的横向剪切力大部分转移至减震筒与减震柱之处,因此大大减小了活塞杆与油缸之间的横向剪切力,使活塞杆轴向往复运动的稳定性较好,避免了活塞杆伸缩过程中因横向剪切力而造成对骨架油封过早损坏的现象,因此能大幅度减少了减震器漏油现象,提高了减震器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2、由于缓冲弹簧设置在减震筒内为内置式结构,使整个减震器外观整洁、美观。3、减震筒与减震柱采用耐油防尘罩密封结构,能有效地防止灰尘进入减震筒内,以确保导向套对减震筒和减震套进行定位导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和图2的A-A剖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下连接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述的隐藏式液压减震器,由底座和缸体固定连接的油缸3与上连接组件1连接,减震柱2设置在油缸3的外侧,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如图1、3所示的上连接组件1由上吊环1-1、轴套1-2及衬圈1-3组成,上吊环1-1螺纹连接在油缸3的底座上。由筒体和筒座构成的减震筒16通过活塞杆14与下连接组件17连接,并由锁紧螺母锁紧,如图1所示的下连接组件17由下吊环17-1、衬圈17-2及轴套17-3构成,该结构与骑式摩托车相配套;或者如图2、4所示的下连接组件17为下叉组件,下叉组件由下叉17-4、固定在下叉17-4一侧带螺纹的垫板17-6以及固定在下叉17-4底部的螺母17-5构成,该结构与踏板摩托车相配套。一耐油防尘罩4卡接在减震筒16上,且耐油防尘罩4一端的唇口密封在减震柱2上,该耐油防尘罩4为双唇或多唇的耐油防尘罩,使其具有较好的防尘性能。置于减震筒16内的缓冲弹簧8其两端分别与油缸3底部和减震柱2的端面连接,在接近减震筒16和减震柱2的端部分别设有外导向套6和开口导向套7,外导向套6由耐磨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且外导向套6为T形套,且其轴肩设置在减震筒16的周向凹槽内,并由卡接在减震筒16周向凹槽内的挡圈5限位,使外导向套7与减震筒16一起作往复运动。开口导向套7也由耐磨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开口导向套7的周向凸环与减震柱2上的周向凹槽限位,与减震柱2一起作往复运动,通过减震筒16和减震柱2之间的导向套,将大部分的横向剪切力转移至减震筒16和减震柱2处,大大减少了活塞杆14对骨架油封13的横向剪切力,减少减震器的漏油现象,提高减震器的使用性能。见图1~3所示,连接在下连接组件17上的活塞杆14有对油缸3底部起缓冲作用的缓冲座15,且活塞杆14穿过油缸2内的骨架油封13、对活塞杆14起导向作用的内导向套11和复位缓冲弹簧10,并依次连接控制阀片19启闭的小弹簧18,阀片19、活塞片20及活塞9,以通过油液的流动进行衰减,为便于加工和降低制造成本,活塞杆14与小弹簧18之间装有一阀片座21。为保持活塞杆14的密封性能,内导向套12还设有与活塞杆14密封的O形密封圈11。本技术工作中减震器处于压缩行程时,减震柱2和油缸3向下运行,并压缩缓冲弹簧8,此时,上油腔内的油液冲开阀片19,油液从活塞9和活塞片20快速进入下油腔;当减震器处于伸张行程时,缓冲弹簧8伸张复位,减震柱2和油缸3向上运行,复位缓冲弹簧8顶住小弹簧18,阀片19在小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关闭,此时,下油腔内的少量油液从活塞9与缸体预留间隙缓慢流入上油腔,实现阻尼衰减缓冲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装连在上连接组件(1)上的油缸(3)外侧还连有减震柱(2),与下连接组件(17)连接的减震筒(16)其一端装有耐油防尘罩(4),且耐油防尘罩(4)一端的唇口密封在减震柱(2)上;置于减震筒(16)内的缓冲弹簧(8)其两端分别与减震柱(16)底座和减震柱(2)的端面连接,在接近减震筒(16)和减震柱(2)的端部分别设有外导向套(6)和开口导向套(7);连接在下连接件(17)上的活塞杆(14)装有缓冲座(15),且活塞杆(14)穿过油缸(3)内的骨架油封(13)、对活塞杆(14)起导向作用的内导向套(12)、复原缓冲弹簧(10),并依次连接有小弹簧(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杰
申请(专利权)人:陆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