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274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轻便摩托车式车辆10,在朝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侧构架25、25之间配置燃料箱70,由底罩60覆盖燃料箱70的下方,由踏板14覆盖燃料箱70的上方。从上方将底罩60插入到侧构架25、25之间,将底罩的边缘64、64载置到左右的侧构架25、25,从上方将燃料箱70收容到底罩60的收容凹部61。将燃料箱70的边缘71、71载置到底罩60的边缘64、64,将踏板14载置到燃料箱70的边缘71、71。可由左右的侧构架25、25支承底罩60、燃料箱70、及踏板14。这样,可减少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驾驶者搁脚的踏板下配置容器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
技术介绍
在轻便摩托车那样的车辆中,具有在由踏板和底罩围成的空间内收放容器的车辆。作为这样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例如已知有日本特开2000-313393号公报“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用车架”(以下称“现有技术”)。上述现有技术如该公报的图5所示那样,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车架为前部构架部23(符号引用公报中记载的符号。以下相同。)和后部构架24的组合构造,同时,使前部构架23为朝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踏板支承构架部271、272的组合构造。另外,上述现有技术涉及轻便摩托车式车辆,该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如该公报的图1、图22和图23所示那样,在左右的踏板支承构架部271、272间配置上部开放的置物箱133,由用螺栓固定在踏板支承构架部271、272上的踏板41a覆盖置物箱133的上部,在踏板支承构架部271、272从下方覆盖底罩41c并由螺栓固定,从而由底罩41c覆盖踏板支承构架部271、272和置物箱133。置物箱133为收容蓄电池143和散热器水箱147的收容构件。上述现有技术由于分别在左右的踏板支承构架部271、272由螺栓固定踏板41a和底罩41c,所以,需要各自的固定构件。例如,为了在左右的踏板支承构架部271、272安装踏板41a,需要螺母124…、螺母支承构件125…、及螺栓127…。另一方面,为了在左右的踏板支承构架部271、272安装底罩41c,要求底罩支承构件126、126及螺栓和螺母131、132…。这样,在分别安装踏板41a和底罩41c的场合,安装构造变得复杂,安装部件数量增加,安装性变差,所以,制造成本增大。在要求抑制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成本的场合,这样的构造影响了成本的降低,存在改良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改善踏板和底罩的安装构造降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成本的技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在朝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侧构架之间配置燃料箱和置物箱等容器,由底罩覆盖该容器的下方,由搁脚板覆盖上述容器的上方;其特征在于从上方将底罩插入到左右侧构架之间,将底罩的边缘载置到左右的侧构架,从上方将容器收容到底罩,同时,将该容器的边缘载置到底罩的边缘,将搁脚板载置到容器的边缘,从而形成由左右的侧构架支承底罩、容器、及搁脚板的重合支承构造。可在左右的侧构架从上方重合安装底罩、容器、及踏板这样3个部件,简化用于这3个部件的安装构造,减少安装部件数量,提高安装性。因此,可降低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在上述左右的侧构架设置朝前后延伸的上方开放的槽,同时,在上述底罩的边缘设置朝前后延伸的在背面视图下基本呈U字状的凸出部,在槽中配合凸出部,从而相对左右的侧构架对底罩进行定位。仅在设于左右侧构架的上方开放的槽配合设于底罩边缘的凸出部,即可容易地相对左右侧构架对底罩进行定位。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安装性。而且,不需要用于定位的别的构件。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拉索(缆线)和电线束等线材通过基本U字状的凸出部的凹部分。可在确保由踏板和底罩围成的空间的容量的同时,容易地在踏板与底罩之间使线材通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透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侧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前构架、踏板、底罩、及燃料箱的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主要部分透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前半部分的侧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护腿板、挡泥构件、及前面板的分解图。图7为示出本专利技术挡泥构件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图8为示出本专利技术挡泥构件和前面板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前部上部的主要部分透视图。图10为图5的10-10线断面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挡泥构件的作用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车架、踏板、底罩、及燃料箱周围的左侧面断面图。图13为图12的13-13线断面图。图14为图12的14-14线断面图。图15为示出本专利技术前构架和底罩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图16为示出本专利技术前构架、底罩、及燃料箱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底罩与线材的关系图。图18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前构架、底罩、及燃料系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图19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前构架、底罩、及燃料系的安装构成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式。“前”、“后”、“左”、“右”、“上”、“下”根据从驾驶者观看的方向进行判断。另外,附图按符号的方向观看。图1为本专利技术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透视图,轻便摩托车式车辆10为机动二轮车,具有转向手把11、可如箭头所示那样弹起的车座12、可由车座12开闭地设于车座下方的车座下托盘13、及配置于转向手把11与车座12之间的平坦的踏板14,从该踏板14朝斜后方延伸后构架31,从该后构架31立起支承构件32,在该支承构件32的上端架设车座12地进行载置,从而形成由车座12和左右的支承构件32围住的物品收容空间S1,同时,开放该物品收容空间S1的前后左右。踏板14为搁脚板,具有从前端一体延伸并立起的护腿板52和从后端一体延伸的收容部底部53。护腿板52为覆盖坐着车座12的驾驶者的脚部前面的构件。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侧面图,轻便摩托车式车辆10的车架20(车身)为分割成前半的前构架21和由螺栓固定于前构架21后端的后半的后构架31的剖分构架。这样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10在后构架31可摇动地安装包含使气缸41前倾的发动机42的动力机组43,由该动力机组43驱动后轮44,同时,在踏板14的下方配置底罩60,在由踏板14和底罩60围成的空间内收容燃料箱70。在图中,符号81为兼用作前载物架的前照灯支承管,符号82为前照灯,符号83为空气滤清器,符号84为消声器,符号85为后缓冲装置,符号86为后挡泥板,符号87为尾灯,符号88为停放支架。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前构架、踏板、底罩、及燃料箱的分解图,示出各部件相互的关系。前构架21为铝压铸件,从中间构架部22的前部朝上立起细长柱状的前部构架部23,在该前部构架部23设置头管24。中间构架部22为平面视图下基本呈口字状的框体,由朝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侧构架25、25、架设于左右侧构架25、25前端间的前部横梁26、架设于左右侧构架25、25后端间的在背面视图下基本呈U字状的后部横梁27构成。由于为口字状框体,所以,在中央具有上下贯通的空间部S2。踏板14连续地具有前面开放的在平面视图下基本呈U字状的内罩51和左右的护腿板52、52,该内罩51从前端车宽中央一体地延伸并立起,该左右的护腿板52、52从前端的左右一体地延伸并立起。这样的踏板14为搁脚板,其左右的护腿板52、52从车身(前构架21)后方朝前部构架部23的左右两侧延伸,由内罩51围住前部构架部23的后部,通过重叠在前构架21上而由前构架21支承。底罩60为罩构件,配置在踏板14的下方,同时,重叠在前构架21上,从而由前构架21支承。这样的底罩60一体形成上方开放的收容凹部61,并具有从前端左右一体延伸并立起的左右外罩62、62,该收容凹部61配置在朝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侧构架25、25间即前构架21的空间部S2。左右的外罩62、62重合在左右的护腿板52、52的前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在朝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侧构架之间配置燃料箱和置物箱等容器,由底罩覆盖该容器的下方,由搁脚板覆盖上述容器的上方;其特征在于:从上方将上述底罩插入到上述左右侧构架之间,将底罩的边缘载置到左右的侧构架,从上方将上述容器 收容到底罩,同时,将该容器的边缘载置到上述底罩的边缘,将搁脚板载置到容器的边缘,形成由左右的侧构架支承底罩、容器、及搁脚板的重合支承构造。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道坂进大田裕康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