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便式升降车,所述升降车包括门架、车厢(2)、卷扬机(4)和钢丝绳(5),车厢(2)在门架内,卷扬机(4)安装在门架的上方,钢丝绳(5)连接车厢(2)和卷扬机(4);所述门架由两根“T”型截面的立柱导轨(3)和一根横梁(6)组成刚性的门形结构,门形结构的下方安装在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所述车厢(2)的两外侧对应立柱导轨(3)的位置各安装至少两个垂直行走装置(1),垂直行走装置(1)与立柱导轨(3)滑动连接,两者之间只能在垂直轴方向相对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自重小,造价低廉,操作方便快捷。(*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轻便式升降车。
技术介绍
在某些车间,一些原材料需要提升2米左右的高度才能进入下道工序的作业,有的采用人工搬运,还要上下楼梯。其不足之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很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安全又快捷的、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高的轻便式升降车。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所述升降车包括门架、车厢、卷扬机和钢丝绳,车厢在门架内,卷扬机安装在门架的上方,钢丝绳连接车厢和卷扬机;所述门架由两根“T”型截面的立柱导轨和一根横梁组成刚性的门形结构,门形结构的下方安装在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所述车厢的两外侧对应立柱导轨的位置各安装至少两个垂直行走装置,垂直行走装置与立柱导轨滑动连接,两者之间只能在垂直轴方向相对滑动。所述垂直行走装置包括滚轮、转轴和支座;支座安装在车厢立柱的外侧,支座通过转轴安装滚轮,滚轮的圆周面上设置轨道槽,轨道槽与立柱导轨的条形轨相互啮合。所述车厢包括底架、斜拉件、车厢立柱和车厢大梁,底架的两侧各安装一根车厢立柱,车厢立柱的两侧各安装一根斜拉件,两根车厢立柱的顶部安装车厢大梁,车厢大梁的上方连接钢丝绳。所述斜拉件采用钢筋或者钢丝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自重小,造价低廉,节约投资运行维护成本,操作方便快捷,安全、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左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 一垂直行走装置,2 —车厢,3—立柱导轨,4 一卷扬机,5—钢丝绳,6 一横梁,7-底架,8-斜拉件,9-车厢立柱,10 一车厢大梁,11-滚轮,12 一转轴,13 一支座,14-轨道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所述升降车包括门架、车厢2、卷扬机4和钢丝绳5,车厢2在门架内,卷扬机4安装在门架的上方,钢丝绳5连接车厢2和卷扬机4 ;所述门架由两根“T”型截面的立柱导轨3和一根横梁6组成刚性的门形结构,门形结构的下方安装在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所述车厢2的两外侧对应立柱导轨3的位置各安装至少两个垂直行走装置1,垂直行走装置I与立柱导轨3滑动连接,两者之间只能在垂直轴方向相对滑动。所述垂直行走装置I包括滚轮11、转轴12和支座13 ;支座13安装在车厢立柱9的外侧,支座13通过转轴12安装滚轮11,滚轮11的圆周面上设置轨道槽14,轨道槽14与立柱导轨3的条形轨15相互哨合。所述车厢2包括底架7、斜拉件8、车厢立柱9和车厢大梁10,底架7的两侧各安装一根车厢立柱9,车厢立柱9的两侧各安装一根斜拉件8,两根车厢立柱9的顶部安装车厢大梁10,车厢大梁10的上方连接钢丝绳5。所述斜拉件8采用钢筋或者钢丝绳,能够进一步降低自重。实施例1:本技术的升降车主要由门架、车厢2、卷扬机4和钢丝绳5组成。车厢2在门架内,卷扬机4安装在门架的上方,钢丝绳5连接车厢2和卷扬机4 ;门架由两根“T”型截面的立柱导轨3和一根横梁6组成刚性的门形结构,门形结构的下方安装在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所述车厢2的两外侧对应立柱导轨3的位置各安装两个垂直行走装置1,垂直行走装置I与立柱导轨3滑动连接,两者之间只能在垂直轴方向相对滑动。车厢2及其垂直行走装置I采用公知的技术设计制作。实施例2:与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垂直行走装置I主要由滚轮11、转轴12和支座13组成。支座13安装在车厢立柱9的外侧,支座13通过转轴12安装滚轮11,滚轮11的圆周面上设置轨道槽14,轨道槽14与立柱导轨3的条形轨15相互啮合。实施例3-4:分别与实施例1-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车厢2包括底架7、斜拉件8、车厢立柱9和车厢大梁10,底架7的两侧各安装一根车厢立柱9,车厢立柱9的两侧各安装一根斜拉件8,两根车厢立柱9的顶部安装车厢大梁10,车厢大梁10的上方连接钢丝绳5。实施例5-8:分别与实施例1-4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斜拉件8采用钢筋或者钢丝绳,能够进一步降低自重。权利要求1.一种轻便式升降车,所述升降车包括门架、车厢(2)、卷扬机(4)和钢丝绳(5),车厢(2 )在门架内,卷扬机(4 )安装在门架的上方,钢丝绳(5 )连接车厢(2 )和卷扬机(4 );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由两根“T”型截面的立柱导轨(3)和一根横梁(6)组成刚性的门形结构,门形结构的下方安装在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所述车厢(2)的两外侧对应立柱导轨(3)的位置各安装至少两个垂直行走装置(I ),垂直行走装置(I)与立柱导轨(3)滑动连接,两者之间只能在垂直轴方向相对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行走装置(I)包括滚轮(11)、转轴(12)和支座(13);支座(13)安装在车厢立柱(9)的外侧,支座(13)通过转轴(12)安装滚轮(11),滚轮(11)的圆周面上设置轨道槽(14),轨道槽(14)与立柱导轨(3)的条形轨(15)相互哨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包括底架(7)、斜拉件(8)、车厢立柱(9)和车厢大梁(10),底架(7)的两侧各安装一根车厢立柱(9),车厢立柱(9)的两侧各安装一根斜拉件(8),两根车厢立柱(9)的顶部安装车厢大梁(10),车厢大梁(10)的上方连接钢丝绳(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件(8)采用钢筋或者钢丝绳。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轻便式升降车,所述升降车包括门架、车厢(2)、卷扬机(4)和钢丝绳(5),车厢(2)在门架内,卷扬机(4)安装在门架的上方,钢丝绳(5)连接车厢(2)和卷扬机(4);所述门架由两根“T”型截面的立柱导轨(3)和一根横梁(6)组成刚性的门形结构,门形结构的下方安装在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所述车厢(2)的两外侧对应立柱导轨(3)的位置各安装至少两个垂直行走装置(1),垂直行走装置(1)与立柱导轨(3)滑动连接,两者之间只能在垂直轴方向相对滑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自重小,造价低廉,操作方便快捷。文档编号B66F11/00GK203033721SQ20132002367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李琦, 高昂, 李国高, 宋娟 申请人:湖南利尔康生物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便式升降车,所述升降车包括门架、车厢(2)、卷扬机(4)和钢丝绳(5),车厢(2)在门架内,卷扬机(4)安装在门架的上方,钢丝绳(5)连接车厢(2)和卷扬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由两根“T”型截面的立柱导轨(3)和一根横梁(6)组成刚性的门形结构,门形结构的下方安装在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所述车厢(2)的两外侧对应立柱导轨(3)的位置各安装至少两个垂直行走装置(1),垂直行走装置(1)与立柱导轨(3)滑动连接,两者之间只能在垂直轴方向相对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琦,高昂,李国高,宋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利尔康生物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