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丝电路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708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丝电路保护结构,包括:电源模块和负载模块,电源模块与负载模块之间设有线路切换模块;线路切换模块的输入端接电源模块,线路切换模块的输出端负载模块,线路切换模块与负载模块之间设有支路模块,且支路模块的电阻值大于线路切换模块与负载模块之间的电阻值;线路切换模块内设有一个受电流大小控制动作的衔铁和至少两个触点,负载模块和支路模块分别接不同的触点,线路切换模块中的衔铁与触点衔接控制该触点所连接的元件与电源模块的结构,并通过电源模块输入的电流大小在不同的触点之间相互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电流过大损坏负载,同时,也避免电流过大,引起线路过热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
,尤其涉及一种发热丝电路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发热器上的发热丝为电阻丝,电阻丝通过线路接输出电源,由于受电源的输入电压、负载大小、变压器特性等因素影响,会造成电流大小不一,电流长期忽大忽小的变化会损坏设备,且线路持续处于超额定电流的状态下工作时会造成线路过热,甚至引燃,烧毁线路,甚至引起火灾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热丝电路保护结构,以避免损坏设备及造成线路过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发热丝电路保护结构,包括:电源模块和负载模块,其中:所述电源模块与负载模块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多条线路之间相互切换的线路切换丰吴块;所述线路切换模块的输入端接电源模块,线路切换模块的输出端负载模块,线路切换模块与负载模块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支路模块,且支路模块的电阻值大于线路切换模块与负载模块之间的电阻值,支路模块的输入端与线路切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支路模块的输出端与负值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线路切换模块内设有一个受电流大小控制动作的衔铁和至少两个触点,负载模块和支路模块分别接不同的触点,线路切换模块中的衔铁与触点衔接控制该触点所连接的元件与电源模块的结构,并通过电源模块输入的电流大小在不同的触点之间相互切换。优选地,电源模块与线路切换模块之间串联有保险丝。优选地,线路切换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流继电器。优选地,线路切换模块与负载模块之间设有两个支路模块,且两个支路模块的电阻值均大于线路切换模块与负载模块之间的电阻值,两个支路模块之间的电阻值依次增大。优选地,支路模块中均包括至少一个电阻器,且两个支路模块中电阻器的电阻值依次增大。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电源模块与负载模块之间设置线路切换模块,并在线路切换模块与负载模块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支路模块,且支路模块的电阻值大于线路切换模块与负载模块之间的电阻值;线路切换模块内设有一个受电流大小控制动作的衔铁和至少两个触点,负载模块和支路模块分别接不同的触点,线路切换模块中的衔铁与触点衔接控制该触点所连接的元件与电源模块的结构,并通过电源模块输入的电流大小在不同的触点之间相互切换;工作时,当电源模块输出电流处于正常值时,线路切换模块中的衔铁与连接负载模块的触点连接,输出电源模块经线路切换模块与负载模块连接;当电源模块输出电流大于正常值时,线路切换模块中的衔铁与连接支路模块的触点连接,电源模块经线路切换模块和支路模块与负载模块连接,由于支路模块的电阻值大于线路切换模块与负载模块之间的电阻值,因此,当大于正常值的电流流经支路模块时,电流被支路模块分流,进入负载模块的电流减小,避免了电流过大损坏负载,同时,也避免电流过大,引起线路过热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发热丝电路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发热丝电路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发热丝电路保护结构,包括:电源模块1、负载模块2及用于控制多条线路之间相互切换的线路切换模块3,其中:线路切换模块3的输入端接电源模块1,线路切换模块3的输出端负载模块2,线路切换模块3与负载模块2之间设有支路模块4,且支路模块4的电阻值大于线路切换模块3与负载模块2之间的电阻值,支路模块4的输入端与线路切换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支路模块4的输出端与负值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线路切换模块3内设有一个受电流大小控制动作的衔铁31和至少两个触点32,负载模块2和支路模块4分别接不同的触点32,线路切换模块3中的衔铁31与触点32衔接控制该触点32所连接的元件与电源模块I的结构,并通过电源模块I输入的电流大小在不同的触点32之间相互切换。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护电路能安全运行,在电源模块I与线路切换模块3之间串联有保险丝5 ;为了能根据电流大小的不同对线路进行分阶段保护,在线路切换模块3与负载模块2之间设置两个支路模块4,且两个支路模块4的电阻值依次增大且均大于线路切换模块3与负载模块2之间的电阻值;在线路切换模块3内设置三个触点32,负载模块2和两个支路模块4分别与三个触点32连接。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工作的,当电源模块I输出电流处于正常值时,线路切换模块3中的衔铁31与连接负载模块2的触点32连接,输出电源模块I经线路切换模块3与负载模块2连接;当电源模块I输出电流大于正常值时,线路切换模块3中的衔铁31与连接支路模块4的触点32连接,电源模块I经线路切换模块3和支路模块4与负载模块2连接,由于支路模块4的电阻值大于线路切换模块3与负载模块2之间的电阻值,因此,当大于正常值的电流流经支路模块4时,电流被支路模块4分流,进入负载模块2的电流减小,避免了电流过大损坏负载,同时,也避免电流过大,引起线路过热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发热丝电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I)和负载模块(2),其中: 电源模块(I)与负载模块(2)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多条线路之间相互切换的线路切换模块⑶; 线路切换模块(3)的输入端接电源模块(I),线路切换模块(3)的输出端负载模块(2),线路切换模块(3)与负载模块(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支路模块(4),且支路模块(4)的电阻值大于线路切换模块(3)与负载模块(2)之间的电阻值,支路模块(4)的输入端与线路切换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支路模块(4)的输出端与负值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线路切换模块(3)内设有一个受电流大小控制动作的衔铁(31)和至少两个触点(32),负载模块(2)和支路模块⑷分别接不同的触点(32),线路切换模块(3)中的衔铁(31)与触点(32)衔接控制该触点(32)所连接的元件与电源模块(I)的结构,并通过电源模块(I)输入的电流大小在不同的触点(32)之间相互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电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I)与线路切换模块(3)之间串联有保险丝(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电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线路切换模块(3)包括至少一个电流继电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丝电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线路切换模块(3)与负载模块(2)之间设有两个支路模块(4),且两个支路模块(4)的电阻值均大于线路切换模块(3)与负载模块(2)之间的电阻值,两个支路模块(4)之间的电阻值依次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丝电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支路模块(4)中均包括至少一个电阻器(41),且两个支路模块(4)中电阻器(41)的电阻值依次增大。【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丝电路保护结构,包括:电源模块和负载模块,电源模块与负载模块之间设有线路切换模块;线路切换模块的输入端接电源模块,线路切换模块的输出端负载模块,线路切换模块与负载模块之间设有支路模块,且支路模块的电阻值大于线路切换模块与负载模块之间的电阻值;线路切换模块内设有一个受电流大小控制动作的衔铁和至少两个触点,负载模块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热丝电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1)和负载模块(2),其中:电源模块(1)与负载模块(2)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多条线路之间相互切换的线路切换模块(3);线路切换模块(3)的输入端接电源模块(1),线路切换模块(3)的输出端负载模块(2),线路切换模块(3)与负载模块(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支路模块(4),且支路模块(4)的电阻值大于线路切换模块(3)与负载模块(2)之间的电阻值,支路模块(4)的输入端与线路切换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支路模块(4)的输出端与负值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线路切换模块(3)内设有一个受电流大小控制动作的衔铁(31)和至少两个触点(32),负载模块(2)和支路模块(4)分别接不同的触点(32),线路切换模块(3)中的衔铁(31)与触点(32)衔接控制该触点(32)所连接的元件与电源模块(1)的结构,并通过电源模块(1)输入的电流大小在不同的触点(32)之间相互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贵发冯志学赵长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