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油管四驱注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5401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油管四驱注入头,包括:安装框架,设置于作业平台上;四个液压马达,设置于安装框架上;四条闭合的传动链,每两条传动链位于同一平面,且两个平面相互垂直,四条传动链之间形成油管通道;夹持块,沿传动链周向配置于传动链上,所述夹持块面向油管的底面为弧形;四组传动机构,被配置于用于连接液压马达和传动链;以及四个推板,设置于传动链圈内且与外部油缸连接,被配置用于向油管的方向推动传动链。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连续油管四驱注入头的四面夹持方法,有效的减少了所占空间,缩短链轮的中心距,解决了连续油管管径不均的问题,更方便的在综合作业车上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机械采油设备井上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油管维护作业上的连续油管四驱注入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在国内的迅速发展,结合现场工矿,各大油田对连续油管作业设备的要求不一,需要对连续油管作业设备的技术方案改进。目前,国内均采用连续油管两驱注入头,两面夹持连续油管,连续油管受力不均,容易发生扭曲,且链条的长度较长,倾斜置在车上,占用空间较大,链轮中心距偏大,对链条张紧不利,从而影响连续油管起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连续油管四驱注入头,采用四面夹持,有效的减少了所占空间,缩短链轮的中心距。一种连续油管四驱注入头,包括:安装框架,设置于作业平台上;四个液压马达,设置于安装框架上;四条闭合的传动链,每两条传动链位于同一平面,且两个平面相互垂直,四条传动链之间形成油管通道;夹持块,沿传动链周向配置于传动链上,所述夹持块面向油管的底面为弧形;四组传动机构,被配置于用于连接液压马达和传动链;以及四个推板,设置于传动链圈内且与外部油缸连接,被配置用于向油管的方向推动传动链。采用上述的连续油管四驱注入头,夹持块包括底座、夹持头、滚轮;所述底座的后端底面设有两个滚轮槽;所述夹持头设置于底座上且前端底面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圆周包角为160°?175° ;所述滚轮置于滚轮槽中,通过销轴与滚轮槽侧壁连接,所述滚轮与滚轮槽底面形成传动链通道,传动链穿过传动链通道。采用上述的连续油管四驱注入头,每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张紧油缸;所述主动链轮设置于传动机构安装槽的槽壁上,且与液压马达(I)连接;从动链轮设置于主动链轮正下方;张紧油缸被配置用于连接传动机构安装槽的槽壁与从动链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在采用四链条驱动设计后,夹持面由两个夹持面变为四个夹持面,在同等正压力作用下,其夹持力能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可减少夹持块的个数,从而缩短链条的长度以及主、从动链轮的中心距;(2)采用滑轨和浮动轴的形式使中心距可调,从而取代传统的张紧轮张紧装置,既简化了结构,又减少了链条磨损;(3)相对于两驱的连续油管注入头,有效地减小了链条长度,相同负载下,每个液压马达需要提供的动力更小,更方便注入头在洗井作业车的综合作业平台上工作。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连续油管四驱注入头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续油管四驱注入头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一种连续油管四驱注入头,包括安装框架5、液压马达1、传动链2、夹持块4、传动机构、推板9。所述安装框架5设置于作业平台上。安装框架5为桶形钢架,其中内部设有相互垂直且连通的两条通道,两条通道呈“十”字形,两条通道将安装框架5隔成5个区域。所述液压马达I有四个,均是带减速器且可以正反双向驱动,分别设置于安装框架5除“十”字形通道以外的4个区域,并固定于安装框架5上。所述传动机构有四组,将“十”字形通道看成xoy的坐标系,第一传动机构位于X轴的正半轴所在的通道内,第二传动机构位于y轴的正半轴所在的通道内,第三传动机构位于X轴的负半轴所在的通道内,第四传动机构位于I轴的负半轴所在的通道内。被配置于用于连接液压马达I和传动链2。所述每一组传动机构均与其旁的液压马达I的驱动轴连接。所述传动链2有四条且闭合,分别套在每一组传动机构上。所述夹持块4沿传动链2周向配置于传动链2上,所述夹持块4面向油管的底面为弧形。所述推板9有四个,每个推板9设置于对应的一个传动链2圈内且与外部油缸连接,被配置用于向油管的方向推动传动链2。安装框架5通过下端的机械锁紧机构8安装于作业平台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参数:(I)最大作用力:16 X 13N;(2)提放最大速度:40m/min (0.67m/s);(3)下井深度:1000m ;(4)匹配杆径:Φ19 ?Φ38ι?πι。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当油管下行时,将油管置入油管通道中,液压马达I正转带动四条传动链2向内转动,传动链2上的夹持块4跟随传动链2转动,同时推板9在外部油缸的带动下推动传动链2向油管的方向靠近,一直推进到四个方向的夹持块4前端的弧形底面将油管加紧,此时油管由于传动链2的向内转动而向地面井口深处移动。由于夹持块4沿传动轮2周向设置一圈,因此,可以不断的加紧油管,带动油管不断向下运动。同理,当油管上行时,液压马达I反转,将油管从井口深处拽出。实施例一结合图1,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包括主动链轮3、从动链轮7、张紧油缸6。主动链轮3,设置于传动机构安装槽的槽壁上,且与液压马达I连接;从动链轮7,设置于主动链轮正下方;张紧油缸6,被配置用于连接传动机构安装槽的槽壁与从动链轮7。所述传动链2套在主动轮3和从动轮7上。由于张紧油缸6的作用,从动轮7和主动轮3之间的距离总是能将传动轮2处于张紧状态。实施例二结合图3、图4、图5,夹持块4包括底座4-3、夹持头4-1、滚轮4-5。所述底座4_3后端底面设有两个滚轮槽4-31 ;所述夹持头4-1设置于底座4-3上且前端底面设有弧形槽4-11,所述弧形槽4-11圆周包角为160° ;所述滚轮4-5有两个,置于滚轮槽4-31中,通过销轴4-6与滚轮槽4-31侧壁连接,所述滚轮4-5与滚轮槽4-31底面形成传动链通道,传动链2穿过传动链通道。所述圆周包角为160°可以使得四个方向的夹持块4将油管牢固夹持住,从而防止油管松动而造成不良结果。为了增加夹持块4对油管的加持力,在弧形槽4-11底面沿销轴4-6方向设有防滑条4-61,从而增大摩擦力。夹持头4-1通过螺钉4-4固定于底座4-3,夹持头4_1和螺钉4_4之间设有垫片4_2 ο销轴4-6与底座4-3接触部位设有挡圈4_7。实施例三结合图3、图4、图5,夹持块4包括底座4-3、夹持头4-1、滚轮4-5。所述底座4_3后端底面设有两个滚轮槽4-31 ;所述夹持头4-1设置于底座4-3上且前端底面设有弧形槽4-11,所述弧形槽4-11圆周包角为175° ;所述滚轮4-5有两个,置于滚轮槽4-31中,通过销轴4-6与滚轮槽4-31侧壁连接,所述滚轮4-5与滚轮槽4-31底面形成传动链通道,传动链2穿过传动链通道。所述圆周包角为175°可以使得四个方向的夹持块4将油管牢固夹持住,从而防止油管松动而造成不良结果。为了增加夹持块4对油管的加持力,在弧形槽4-11底面沿销轴4-6方向设有防滑条4-61,从而增大摩擦力。夹持头4-1通过螺钉4-4固定于底座4-3,夹持头4_1和螺钉4_4之间设有垫片4_2 ο 销轴4-6与底座4-3接触部位设有挡圈4-7。【主权项】1.一种连续油管四驱注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框架(5),设置于作业平台上; 四个液压马达(I),设置于安装框架(5)上; 四条闭合的传动链(2),每两条传动链(2)位于同一平面,且两个平面相互垂直,四条传动链(2)之间形成油管通道; 夹持块(4),沿传动链(2)周向配置于传动链(2)上,所述夹持块(4)面向油管的底面为弧形; 四组传动机构,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油管四驱注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5),设置于作业平台上;四个液压马达(1),设置于安装框架(5)上;四条闭合的传动链(2),每两条传动链(2)位于同一平面,且两个平面相互垂直,四条传动链(2)之间形成油管通道;夹持块(4),沿传动链(2)周向配置于传动链(2)上,所述夹持块(4)面向油管的底面为弧形;四组传动机构,被配置于用于连接液压马达(1)和传动链(2);以及四个推板(9),设置于传动链(2)圈内且与外部油缸连接,被配置用于向油管的方向推动传动链(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巧平王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