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摩托车的护罩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45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轮摩托车的护罩安装结构,其可以将护罩只安装到燃料箱上,而且,具有可以承受行驶风压的结构。该二轮摩托车的护罩安装结构用于将护罩(100)安装到该燃料箱(11)的前部,且在燃料箱(11)的前部具有可将燃料箱(11)安装到车架(2)上的安装部,护罩(100)具有,在车体内侧部位用于将之安装到燃料箱(11)的内侧安装部(118)和在车体外侧部位将之安装的至少两个外侧安装部(119a、119b),该外侧安装部(119a、119b)上下夹着燃料箱(11)的安装部(105),同时配置在比燃料箱(11)的安装部(105)靠后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把护罩安装到车体上的二轮摩托车的护罩安装结构,其中,该护罩用于将行驶中迎面吹来的风导向车辆后方。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时在二轮摩托车的燃料箱的前侧部分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护罩。该护罩用于将行驶风导向车辆后方,需要能承受行驶风压的结构。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护罩的安装结构是,例如,在二轮摩托车的车架上设置有托架,在该托架上安装护罩,这样,风压产生的外力可由车架承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开平5-69872号公报但是,在采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在将燃料箱从车体上取下时,必须要卸下托架和护罩的安装部分,在燃料箱的装卸上要花费工夫。另外,托架必须通过螺栓等连接部件或焊接等方式才能安装在车架上,存在着零件数增加、组装工时增加之类的问题。因此,可以考虑将护罩只安装在燃料箱上,但需要是燃料箱和护罩不会由于行驶风压的影响而振动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轮摩托车的护罩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可以使护罩只安装在燃料箱上,而且,具有可以承受行驶风压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该安装结构包括燃料箱,其前部具有将其安装到车架上的安装部;护罩,其被安装在该燃料箱的前部,且具有车体内侧的安装部和车体外侧的多个安装部,与将燃料箱安装到车架上的安装部相比,上述车体外侧的多个安装部不仅配置在靠后的位置,而且还配置成上下夹着上述将燃料箱安装到车架上的安装部。采用该结构,可以使因迎面风压而受到的外力高效地分散到至少2个外侧安装部。另外,上述外侧安装部可以夹着内侧安装部上下配置。采用该结构,可以防止由于迎面风压而使护罩在内侧安装部被扭歪。这种情况下,上述内侧安装部可形成为可以从车体前方由连接部件连接。采用该结构,可以由螺栓等连接部件的剪切力保持护罩,使之抵抗由于迎面风压而受到的外力。另外,上述护罩在上述外侧安装部间的导流面是缺口形状。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护罩轻量化。另外,上述护罩在上述导流面上有格栅开口,该格栅开口部内至少配置一个上述外侧安装部。采用该结构,例如,在安装用于将风导入格栅开口部的散热片时,外侧安装部可以由散热片遮掩。另外,上述燃料箱上与上述护罩重合的部分是凹部。采用这种结构,可以给人以护罩和燃料箱是一体的感觉,并且可允许护罩形状上的误差。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外侧安装部被配置成上下夹着上述燃料箱的安装部,所以因迎面的风压而受到的外力可以被高效地分散到至少2个外部安装部。另外,由于外侧安装部被配置在比上述燃料箱的安装部靠后的位置,所以可以增大燃料箱安装部和外侧安装部的前后跨距,可以将因迎面风压而受到的外力高效地分散到至少2个外侧安装部。其结果,护罩可被更坚固地安装在燃料箱上,且可减弱由行驶风带来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二轮摩托车的侧视图,该二轮摩托车具有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二轮摩托车的护罩安装结构。图2是图1的燃料箱的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3是从前侧看图2的燃料箱的图。图4是图2所示的燃料箱个体的侧视图。图5是从下侧看图2的燃料箱的图。图6是表示护罩的内侧部件个体的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图7是表示护罩的外侧部件个体的主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外侧部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二轮摩托车的护罩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护罩安装结构的二轮摩托车的示意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是表示以图1为基准的方向,左右方向是从驾驶者所视的方向。该二轮摩托车1的构成包括车架2;左右一对的前叉3,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车架2的前部;转向用把手4,其安装在前叉3的顶部连接件3A上;前轮5,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前叉3上;发动机6,其在车体的大致中央位置被车架2支承;摆臂8,其以可上下摆动的方式被支承在发动机6的后端和车架2上;后轮9,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该摆臂8的后端部;左右后减震器10,其配置在摆臂8的后部和车架2之间;燃料箱11,其配置在车架2的上部;座垫12,其配置在该燃料箱11的后方。另外,在前叉3的顶部连接件3A和底部连接件3B之间安装有托架13,在该托架13上安装有前照灯14、转向信号灯15以及仪表类16。另外,在车架2的后部安装有后罩17、后提梁18以及后挡泥板19,在后挡泥板19上安装有尾灯21,另外,在车架2的下部设置有枢支板部,在该枢支板部的下部安装有主支架25以及侧支架26。车架2的构成包括从头管30向车体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主管31,从该主管31向车体斜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中间支架32,从头管30经过主管31的下侧向车体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管33。另外,在主管3 1的后端部连接有向车体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车座横支架37,该车座横支架37支承座垫12、后罩17、后提梁18等。发动机6的构成包括曲轴箱40,从曲轴箱40的前部大致向上方延伸出的气缸体41,连接在气缸体41上部的气缸盖42,连接在气缸盖42上部的气缸盖罩43。在气缸体41内,活塞以可在气缸内自由往返移动的方式被收容于其中,在曲轴箱40内,枢支有通过连杆连接到上述活塞上的曲轴和该发动机的输出轴45,同时,在曲轴箱40内收容有离合器机构和变速机构等,该离合器机构和变速机构构成该曲轴和输出轴45之间的动力传送机构。如图1所示,在上述输出轴45和后轮9上分别设置有链轮46、47,通过卷绕在这些链轮46、47上的驱动链48,发动机6的动力被传送到后轮9。在气缸盖42的前表面,设置有分别与气缸的排气孔相连通的排气口42A,在排气口42A上连接有排气管50。排气管50从各排气口42A开始向车体下方延伸,经过曲轴箱40的下方向车体后方延伸并与后部排气管51相连,该后部排气管51在后轮9的前方向右侧穿出,沿后轮9的右侧延伸,其后端部连接有排气消音器52。另外,在气缸盖42的背面,设置有分别与气缸的进气孔相连的进气口42B,在进气口42B上,中间隔着绝缘材料连接有节气门主体71。该节气门主体71的后方连接有空气滤清器80。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二轮摩托车的护罩安装结构的示意图,是从侧面看的在燃料箱的部分上安装护罩后的状态的图。在该图2中,头管30和车架2的主管31用双点划线表示。另外,图3是从前侧看图2的护罩安装结构的图。燃料箱11以跨越主管31的方式被安装,在该燃料箱11的前侧部分安装有护罩100。如图3所示,该护罩100被设置成相对燃料箱11左右对称,起到将左右两侧面部分的行驶风分别导向发动机6等的作用等。该左侧及右侧的护罩100通过组合内侧部件100a及外侧部件100b而分别构成。图4是从左侧面看上述燃料箱11单体的图,图5是从下侧看图4的燃料箱11的图。燃料箱11的中央部的底面上,形成从该底面向上方凹陷的凹槽部分11a,该凹槽部分11a贯穿车体前后方向而延展。当将燃料箱11安装在主管31上时,该凹槽部分11a从上方跨骑主管31。如图3和图5所示,在该凹槽部分11a的左右壁部11e、11d上,具有向前的开口的U字型锁止部件101分别朝向凹槽部分11a的内侧突出。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主管31上设置有从主管31分别向左右两侧突出的突部31a,该突部31a和锁止部件101构成了用于安装燃料箱11的前侧部分的燃料箱安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轮摩托车的护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安装结构包括:燃料箱,其在前部具有将其安装到车架上的安装部;护罩,其安装于该燃料箱前部,具有车体内侧的安装部和车体外侧的多个安装部,    与将燃料箱安装到车架上的安装部相比,上述车体外侧的多个安装部不仅配置在靠后的位置,而且还配置成上下夹着上述将燃料箱安装到车架上的安装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润子下地智丈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