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机动车的腿部保护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22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轮机动车的腿部保护器结构,其能够使驾驶者的脚部适度地吹到行驶风,而且,具有轻快的外观。腿部保护器(16、17)分别具有自头管前方横跨主框架(37)且大致沿车辆前后方向的主曲面(141)、前部倾斜面(142),且从侧面看在与主框架(37)重叠的部分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凹状弯曲面(143)及后部弯曲面。利用凹状弯曲面(143),在确保与以往相同的鞍座状的骑乘便利性的同时,能够使驾驶者的腿部(15a)适度地吹到行驶风,另外,腿部保护器(16、17)成为大致沿行驶风流向的形状,具有轻快的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两轮机动车的腿部保护器结构的改善。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两轮机动车的腿部保护器结构公知有这样的结构即、腿部 保护器配置在车体前部左右、覆盖驾乘的驾驶者腿部前方、从侧面看大致纵 长地形成。专利文献1:(曰本)特开2006-96233号公报 以下对专利文献1的图1~图3及图8进行说明。腿部保护器38为拆装自如地安装在左右一对主管侧罩37上的截面为V 字形状的部件,该主管侧罩37从侧方覆盖构成车架的主管20、发动机E的 一部分、空气滤清器27等,腿部保护器38自构成车架15的前端的头管l6 的侧方向大致下方延伸,且从车体侧方伸出,腿部保护器38和头管侧罩37 形成封闭截面形状。由于腿部保护器38的前面为在车体侧方边扩展边后退的倾斜面,因此 吹到腿部保护器38的行驶风由于流向车体侧方斜后方,故不易接触到位于 腿部保护器38后方的驾驶者的腿部,在例如夏季等气温高的天气时,希望 在得到凉爽感的基础上使行驶风能够适度地吹到腿部。另外,由于腿部保护器38从侧面看大致纵长,故难以得到轻快的外观。 进而,由腿部保护器38和主管侧罩37形成的封闭截面形状占据车体前部大 的空间,其内部没有被特别利用,故希望有效利用该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轮机动车的腿部保护结构,其使驾驶者的 腿部适度地吹到行驶风,并且具有轻快的外观。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两轮机动车的腿部保护器结构,该两轮机动车的主 框架自头管向后方斜下方延伸,在该主框架后部支承有发动机,在车体前部设有覆盖驾驶者腿部前方的左右一对腿部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腿部保护器 具有自头管前方横跨主框架且大致沿车辆前后方向的面,且从侧面看在与主 框架重叠的部分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面。其作用为通过从侧面看在与主框架重叠的部分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面,而保持与以往相同的鞍座状的骑乘便利性。另外,行驶风通过自头管前方横跨主框架且大致沿车辆前后方向的面、易于沿腿部保护器流动,故而即使驾驶者的腿部前方被腿部保护器覆盖,行驶风也能够回流至驾驶者的腿部,可使行驶风适度地吹到腿部。另外,腿部保护器由于自头管前方横跨主框架前后较长地形成,因此成为大致沿着行驶风流动的形状,具有轻快的外观。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腿部保护器上面设有开口部。其作用为自开口部可面对腿部保护器附近的主框架周边,通过开口向 腿部保护器下方例如插入工具,通过该工具对主框架周边配置的零部件进行 维护。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腿部保护器在从侧面看配置在前后大致水 平延伸的发动机的上方。其作用为由于腿部保护器配置在两轮机动车比较高的位置,因此增加 了两轮机动车的轻快感。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包围主框架的主框架罩延伸至腿部保护器 的后缘,主框架罩的后端部与腿部保护器的后端部结合。其作用为腿部保护器与主框架罩结合,只要是封闭截面的结构,则在 该封闭截面内可作为小物品盒而利用。根据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由于腿部保护器具有自头管前方横跨主框架且大 致沿车辆前后方向的面,且从侧面看在与主框架重叠的部分具有向车宽度方 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面,因此通过腿部保护器可保持与以往相同的骑乘便利 性、且将行驶风引导至驾驶者的腿部,可给予驾驶者清凉感。另外,由于腿部保护器为大致沿行驶风流向的形状,可使两轮机动车具 有轻快的外观。根据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由于在腿部保护器上面设有开口部,可自腿部保 护器上方通过开口部对例如主框架周边配置的零部件进行维护,而不需要拆 下腿部保护器或其他车体罩,故可提高维护性能。根据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由于腿部保护器在从侧面看配置在前后大致水平 延伸的发动机的上方,由于腿部保护器配置在两轮机动车比较高的位置,因 此使两轮机动车的外观更加轻快。根据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由于包围主框架的主框架罩延伸至腿部保护器的 后缘,主框架罩的后端部与腿部保护器的后端部结合,因此,可以使腿部保 护器与主框架罩之间,例如作为封闭截面结构成为小物品盒等的收纳空间而 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两轮机动车腿部保护器结构的两轮机动车的侧视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两轮机动车的侧视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车体罩的侧视图4是本专利技术车体罩的分解立体图5是图3的5-5线的剖面图6是图3的6-6线的剖面图7是图3的7-7线的剖面图8是图3的8-8线的剖面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下罩的平面图;图IO是本专利技术的两轮机动车的主视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两轮机动车的车体前部的平面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腿部保护器与主框架罩结合的结构的立体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中心罩与车体罩结合的结构的立体图14 (a) ~图14 (d)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车体罩的结合部的说明图15 (a) 图15 (d)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车体罩前部的结合部的说明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车体罩的作用的第一作用图17 (a) ~图17 (c)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车体罩的作用的第二作用图1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车体罩第一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1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车体罩第二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2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车体罩第三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2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车体罩第四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车体罩第五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0 两轮机动车 15 驾驶者 15a腿部 16、 17腿部保护器 16a、 17a 开口部 37 主框架 38 发动机 211主框架罩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另外,附图是按照符 号的方向看到的图。图,两轮机动车10为自转向手柄11的周边及下方至双人座椅12的后方由 车体罩13覆盖的车辆,在车体罩13的前部具有覆盖驾驶者15的腿部15a 的前方、在前后方向呈长性的左右一对腿部保护器16、 17(仅表示面前一侧 的符号1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两轮机动车的侧视图,两轮机动车10包括车架31;操 纵自如地安装在构成该车架31的前端的头管32上的前叉33;安装于构成该 前叉33的转向轴34的上端的转向手柄11;经由车轴35支承于前叉33下端 部的前轮36;安装于自头管32向斜下方延伸、构成车架31的主框架37的 后部的发动机38;与构成该发动机38的前部的气缸部41上具备的气缸盖 42的上部连接的进气装置43;与气缸盖42的下部连接的排气装置44;安装 于主框架37的后端部的枢轴板46;经由枢轴46a上下摆动自如地安装于该 枢轴板46上的摇臂47;经由车轴48被支承于该摇臂47的后端部的后轮51; 安装于自主框架37的后部向斜后上方延伸构成车架31的左右一对座椅导轨 52、 53 (仅表示面前一侧的符号52)的双人座椅12;横跨安装于摇臂47的 后部及各座椅导轨52、 53之间的左右一对后緩沖单元56、 57(仅表示面前 一侧的符号56);覆盖车体的所述车体罩13。车体罩13包括由上罩71及下罩72构成的操作手柄罩73;覆盖头管 32的前方及前照灯74周围的前罩76;覆盖头管32的后方及主框架37的前 部上方的主框架罩77,与前罩76及主框架罩77的下侧邻接的腿部保护器 16、 17 (仅表示面前一侧的符号16);隔有间隙78在腿部保护器16、 H下 方配置的左右一对下罩81、 82 (仅表示面前一侧的符号81 );与这些腿部保 护器16、 17及下罩81、 82的后部邻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轮机动车的腿部保护器结构,该两轮机动车的主框架自头管向后方斜下方延伸,在该主框架后部支承有发动机,在车体前部设有覆盖驾驶者腿部前方的左右一对腿部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保护器具有自所述头管前方横跨所述主框架且大致沿车辆前后方向的面,而且,从侧面看在与所述主框架重叠的部分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窪岛显一郎坂本和宏西本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