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仿生足趾关节的完全被动双足步行机。
技术介绍
由于双足步行机器人具有类人的行走特征,能够快速适应人类生存环境,从而更好地服务人类。因此,近年来,有关双足步行机器人的研究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完全被动双足机器人是双足步行机器人的一种,其能够利用自身重力实现在斜坡上的稳定行走,与传统的主动步行机器人相比具有步态自然、结构简单、低能耗的优点。完全被动双足机器人虽然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仅靠重力行走),但其只能在斜面上行走,实用性欠佳,故研究人员开始着手半被动双足机器人的研发。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荷兰戴尔福特理工大学(DelftUniversityofTechnology)等开发出系列半被动双足机器人,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能耗指标,十分节能,但所开发样机所采用的躯干等分机构结构较复杂,这增加了整机的能耗,加大了制作物理样机的难度。同时,现有的半被动双足机器人多使用弧型的整体足,弧型整体足虽然能够实现在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仿生跖趾关节的半被动双足步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髋部总成(1)、腿部总成(2)和足部总成(3);所述的髋部总成(1)包含第一机架(11)、第二机架(12)、上肢(16)、第一轴(17)、第一齿轮(18)、髋腿连接件(121)和舵机(123);第二机架(12)、第三机架(13)、一对第四机架(14)、一对第五机架(15)由内向外对称地布置在第一机架(11)的两侧,同时,第二机架(12)、第三机架(13)通过第一内六角螺钉与(127)与第六机架(124)固连;第一轴(17)布置在第三机架(13)、与第三机架(13)同侧的第四机架(14)之间,并与第三机架(13)、第四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仿生跖趾关节的半被动双足步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髋部总成(1)、腿部总成(2)和足部总成(3);所述的髋部总成(1)包含第一机架(11)、第二机架(12)、上肢(16)、第一轴(17)、第一齿轮(18)、髋腿连接件(121)和舵机(123);第二机架(12)、第三机架(13)、一对第四机架(14)、一对第五机架(15)由内向外对称地布置在第一机架(11)的两侧,同时,第二机架(12)、第三机架(13)通过第一内六角螺钉与(127)与第六机架(124)固连;第一轴(17)布置在第三机架(13)、与第三机架(13)同侧的第四机架(14)之间,并与第三机架(13)、第四机架(14)构成转动副,第一齿轮(18)、第八齿轮(119)固连在第一轴(17)的两端;第二轴(110)布置在第二机架(12)和与第二机架(12)同侧的第四机架(14)之间,并与第二机架(12)、第四机架(14)构成转动副,第二齿轮(19)、第三齿轮(111)固连在第二轴(110)的两端;两个第三轴(112)分别布置在同侧的第四机架(14)、第五机架(15)之间,并与第四机架(14)、第五机架(15)构成转动副,第四齿轮(113)、第九齿轮(120)分别布置在两侧的第四机架(14)、第五机架(15)之间,并分别与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三轴(112)固连,同样对称分布的上肢(16)分别固连在两侧的第三轴(112)的一端;第四轴(114)一端与第五齿轮(115)固连,另一端与第二机架(12)构成转动副;第五轴(117)布置在第二机架(12)、第三机架(13)之间并与第二机架(12)、第三机架(13)构成转动副,第六齿轮(116)、第七齿轮(118)分布在第二机架(12)、第三机架(13)之间并与第五轴(117)固连;这里,第一齿轮(18)与第七齿轮(118)啮合,第五齿轮(115)分别与两侧的第二齿轮(19)、第六齿轮(116)啮合,第三齿轮(111)与第四齿轮(113)啮合,第八齿轮(119)与第九齿轮(120)啮合;第三齿轮(111)、第四齿轮(113)、第八齿轮(119)和第九齿轮(120)的模数、齿数一致,第一齿轮(18)和第七齿轮(118)的模数、齿数一致,第五齿轮(115)、第二齿轮(19)和第六齿轮(116)的模数、齿数一致;对称分布的髋腿连接件(121)分别与第一轴(17)、第二轴(110)固连;最后,步行机的动力由舵机(123)通过第十齿轮(122)与第七齿轮(118)的啮合来传递,这里,舵机(123)通过对称分布的两对螺母(125)、内六角螺栓(126)固定在第六机架(124)上;所述的腿部总成(2)包含第一连杆(21)、第一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志辉,周亮,任雷,任露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