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搭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0774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7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搭扣装置,其将安装在第二排或第三排的座椅上的座椅安全带固定至车辆的车身地板。所述搭扣装置可以包括:搭扣支架和线固定支架,所述搭扣支架具有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具有用于与安全带连接的孔,所述下端通过搭扣连接螺栓连接至车身地板上的轨道;所述线固定支架连接在所述搭扣支架的一侧和座椅框架的一侧之间,并且吸收座椅的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搭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搭扣装置,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将车辆第二或第三排座椅的安全带固定到车身地板上的轨道的搭扣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车辆的安全带是设计用于在车辆碰撞期间通过将乘客固定来减小由于惯性力而造成的伤害程度的安全装置。安全带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座椅上,有一种仅能够保持住乘客腰部的2点式安全带和一种能够保持住乘客胸部和腰部的3点式安全带。此外,安全带包括用于缠绕安全带的牵引器,将安全带拉出并引导至车辆内部的上锚定板,固定到座椅侧面的搭扣,以及固定到搭扣并能够使得安全带保持住乘坐者的腰部和胸部的舌片。搭扣的一侧通过铰链固定到座椅的侧面,搭扣带有舌片的另一侧从座椅向上突出。同时,例如运动型多功能车(SUV)的车辆的第二排座椅配备有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操作为通过乘坐者在座椅上的控制而向前/向后移动该座椅,以使他们更加舒适。搭扣也联接到所述轨道,从而能够根据乘坐者在安全带被扣紧的情况下随着座椅移动的位置而自动地移动,从而避免安全带给乘坐者的身体(例如肩部)施加过度的拉力。那些搭扣的各种安装结构公开于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11-0029981号、韩国专利登记第10-0756957号以及韩国技术公开第20-2010-0011724号等。图4A至4C显示了相关技术的由6-侧座椅和4-侧座椅组成的第二排座椅以及搭扣的前视图、侧视图和立体图。如图4A至4C所示,座椅(LH/RH座椅)都具有用于提升第三排的引入(work-in)功能,并且搭扣也能够随着(在6-侧座椅的侧面处的)中央座椅的移动而移动。亦即,用于座椅移动的轨道100安装在车身地板上,用于固定安全带的搭扣支架110的下端通过搭扣连接螺栓120a而连接至轨道100,并且上端也通过搭扣连接螺栓120b连接至座椅连接支架130,连接线150连接在搭扣支架110一侧上的延伸部140和搭扣连接螺栓120b之间。上面并未陈述的附图标记160表示在搭扣支架110的上端部分处形成的孔,从而将安全带与舌片扣紧。但是,由于在相关技术的座椅结构中,6-侧座椅170和4-侧座椅180之间的搭扣组件通过连接线联接至座椅,当车辆行驶在颠簸的道路上或经过道路上的突起时,该搭扣组件产生噪声。亦即,当车辆上/下振动时,6-侧座椅的搭扣组件比其他部分更剧烈地颤动,从而减小了乘坐舒适性并且产生了噪声。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已经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搭扣装置,其能够通过一种新型的搭扣结构来改进乘坐舒适性并减小噪声,同时有效地吸收例如座椅的上下振动的振动,所述新型的搭扣结构具有连接在座椅框架和用于固定座椅安全带的搭扣支架之间的缆线,以能够吸收座椅的颤动并能够抵抗超出预定拉伸强度的负载。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搭扣装置,其包括:搭扣支架,所述搭扣支架具有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具有用于与安全带连接的孔,所述下端通过搭扣连接螺栓连接至车身地板上的轨道;和线固定支架,所述线固定支架连接在所述搭扣支架的一侧和座椅框架的一侧之间,并且吸收座椅的振动。因此,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搭扣装置能够抵抗超过预定拉伸强度的负荷,同时利用线固定支架吸收座椅的振动或颤动。所述线固定支架可以包括:线构件,所述线构件由一根线或多根线制成;和支架部件,所述支架部件分别联接至所述线构件的两端并且通过螺栓孔紧固至所述搭扣支架和所述座椅框架。通过形成在所述线构件上的突出部和形成在所述支架部件上的凹槽可以避免所述线固定支架的所述线构件和所述支架部件在线的纵向方向上分离,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凹槽彼此互相锁定。在所述线构件的所述突出部和所述支架部件的所述凹槽锁定的区域中可以形成挤压部分,所述挤压部分将所述线构件和所述支架部件固定,将要锁定至所述搭扣支架和所述座椅框架的弯钩可以形成在所述支架部件上。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搭扣装置包括以下优点。首先,由于缆线连接在下端固定至轨道的搭扣支架与座椅框架之间,有可能适当地吸收在座椅上/下颤动期间的振动,并由此有可能改进乘坐舒适性并减小噪声。其次,因为由一根线或多根线制成的线缆被设置用于连接,因此有可能抵抗超过预定拉伸强度的负荷,并且在正常状态下或在碰撞中保持适当的耐久性。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附图说明图1A和图1B分别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搭扣装置的立体图和前视图,并且图1D为所述搭扣装置的缆线结构的侧视图,图1C为图1D中的A-A线横截面视图。图2A和2B分别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搭扣装置中的示例性线固定支架的前视图和横截面图,其中图2B为图2A中的B-B线截面视图。图3A和3B为显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搭扣装置中,分别在正常状态下和碰撞状态下的搭扣锁定和未锁定状态的前视图。图4A、4B和4C分别示出了显示相关技术的由6-侧座椅和4-侧座椅组成的第二排座椅以及搭扣装置的平面图、前视图和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具体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专利技术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图1A和图1B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搭扣装置的立体图和前视图,图2A和2B为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搭扣装置中的线固定支架的前视图和侧视图。如图1A至图1D及图2A和2B所示,用于安全带的搭扣装置具有能够主动应对座椅的上/下振动的结构,在该结构中搭扣支架和座椅框架通过缆线结构连接,因此其能够吸收座椅的颤动并具有合适的耐久刚度。为此目的,设置了搭扣支架12,该搭扣支架12为用于将安全带连接有搭扣的一侧固定的构件,所述搭扣支架12的下端支撑于安装在车身地板上的轨道22上。例如,搭扣支架12的下端能够通过搭扣连接螺栓11紧固至轨道22上的锁止板(图3中的26)且支撑在轨道上,并且能够沿着轨道22随着座椅的移动而移动用于调节乘坐者的位置。孔10形成在搭扣支架12的上端部处并且在上端处带有搭扣的安全带的下端紧固至所述孔10。用于螺栓连接的孔例如形成在搭扣支架12的中部的一侧处,用于将线固定支架14(下文进行描述)的一端紧固至搭扣支架12的螺栓25可以装配到所述孔中。此外,锁定孔24形成在搭扣支架12的另一侧处(例如接近于用于螺栓连接的孔),并且用于锁定线固定支架14的弯钩21。线固定支架14设置为能够特别吸收在座椅上/下颤动期间的振动的构件。线固定支架14由线构件15和两个支架部件17a和17b组成,所述线构件15由一根线或多根线制成,所述两个支架部件17a和17b分别与搭扣支架12和座椅框架13连接,并且所述线固定支架14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搭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搭扣装置,包括:搭扣支架,所述搭扣支架具有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具有用于与安全带连接的孔,所述下端通过搭扣连接螺栓连接至车身地板上的轨道;和线固定支架,所述线固定支架连接在所述搭扣支架的一侧和座椅框架的一侧之间,并且吸收座椅的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1.19 KR 10-2013-01404061.一种用于车辆安全带的搭扣装置,包括:搭扣支架,所述搭扣支架具有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具有用于与安全带连接的孔,所述下端通过搭扣连接螺栓连接至车身地板上的轨道;和线固定支架,所述线固定支架连接在所述搭扣支架的一侧和座椅框架的一侧之间,并且吸收座椅的振动,其中,所述线固定支架包括:线构件,其包括至少一根线;第一支架部件,其包括第一孔;以及第二支架部件,其包括第二孔,所述第一支架部件联接至所述线构件的第一端部,第二支架部件联接至所述线构件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支架部件通过第一孔而紧固至所述搭扣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相文金昌熙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有限会社三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