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森墉专利>正文

可调整刹车力的安全同步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4948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整刹车力的安全同步刹车装置,该装置的上半部为与左右把手相连的刹车线相结合的滑轮。当左右任一手按下刹车扳手时,此滑轮会带动与的结合的调整座向上移动。而该调整座为一座体,包含有一调整螺杆及活动调整块,活动调整块两侧分别与前后轮的刹车线相接,可对前、后轮刹车力大小的比例作任意调整。该滑轮与调整座间是可转动的,此滑轮与调整座间的转动配合,可自动地产生调整作用,使之不发生卡死的现象。当没刹车动作时,固定在定位夹上的前后轮刹车线亦将配合活动调整块的移动而移动所调整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骑士于行驶刹车时的安全性、选择性及娱乐性。(*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刹车装置,尤其是这样一种主要运用于脚踏车或机车上,具有可调整刹车力的同步安全刹车装置,其除了可使前、后轮同步刹车外(左右任一手可同步控制前后轮刹车),更可藉由调整装置,达到任意调整前、后轮刹车力的比例,此外当任一侧的刹车把手处的刹车线断裂时,乃可保证具有安全功能。2、当仅能单手刹车时(如一手提东西),则可能刹车力不足或刹车不当(如左手拿东西,右手则只能,刹前轮)二、为单手双轮刹车的装置,如台湾公告号为316571的新型专利“自行车前后轮同步刹车构造(三)”(指定某一手可作单手双轮刹车),此装置的缺点为 1、前、后轮刹车力的比例不可调整,但实际上a.当下坡行驶时,后轮刹车力的比例需调高,才能达到良好又安全的刹车效果。若不能调整该后轮刹车力的比例,其刹车效果不佳且不易及时将脚踏车刹住而造成危险。b.当平地行驶时,前、后轮刹车力的比例可调整为近乎相等。c.在业余休闲的花式娱乐行驶时,需将前轮刹车力的比例调高,以达到可平衡作花式表演。2、如前后轮的刹车间隙不一样,一旦拉动刹车时,只有刹车间隙较小的一轮会刹车,另一轮则因刹车杆不具调整性而完全没刹到车。所以虽然声称单手双轮刹车,但操作起来,实际上只有一轮刹车。3某一手提有物品或暂时需有离手的动作发生时,若当时所握的把手非单手双轮刹车的装置则会出问题。三、双手任一手可刹前后轮的刹车装置。如台湾公告号为383718的新型专利“自行车同步煞车装置”,该连动机构的两端均为滑轮,上滑轮与来自两边的刹车把手的钢索相接。下滑轮则与接到前后煞车器的钢索相接。当左右任一手刹车时,上滑轮上的钢索带动连动机构移动,同时拉紧接在下滑轮上的钢索,进而拉动煞车器。该连动钢索均可于该滑轮上滚动,而使该连动钢索二端的拉力达到平衡。因此该前、后轮的刹车力是相同,其缺点如下所述1、前、后轮刹车力的比例不可调整,但实际上a.当下坡行驶时,后轮刹车力的比例需调高,才能达到良好又安全的刹车效果。若不能调整该后轮刹车力的比例,其刹车效果不佳且不易及时将脚踏车刹住而造成危险。b.当平地行驶时,前、后轮刹车力的比例可调整为近乎相等。c.在业余休闲的花式娱乐行驶时,需将前轮刹车力的比例调高,以达到可平衡作花式表演。2、当左右任一刹车把手处的的刹车钢索断裂时,则该车便安全失去刹车功能。有鉴于此,本设计人藉多年从事相关技术的研究设计经验,乃萌思可同步刹车且对于前、后轮刹车力的大小作调整的本技术,期能创造出一种确实符合广大使用者于使用上兼具有极度安全性且具有良好使用效果的创作。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整刹车力的安全同步刹车装置,其中该刹车装置具有主箱体、滑轮及调整装置,该主箱体内组设有调整座,于前后板上则设有滑槽,且于后板面上的适当位置处凸设有承接座,该承接座所对应刹车线处设有安全挡块,该主箱体一侧板底部设一穿孔,顶板上则有出线孔,底板则设一穿槽;该调整座上半部的穿孔枢设有一滑轮,下半部的两侧板上设有穿孔组设一调整装置,底板则设一穿槽;该滑轮枢设于调整座的上半部穿孔内,滑轮的轮轴可于主箱体的滑槽内位移作动;该调整装置包含有调整杆、活动调整块及定位夹;所述调整装置中的调整杆可旋转调整,活动调整块在调整杆产生位移,所述位移的距离可调整前、后轮刹车线的长度;上述某一侧的刹车线断裂时,该承接座可抵撑安全挡块。所述的可调整刹车力的安全同步刹车装置中,该主箱体的前板上设有滑槽,该调整座上半部一侧对应主箱体滑槽处设有穿孔,并设一枢设杆,穿越调整座的穿孔及主箱体的滑槽作一枢设固定,该枢设杆后半段为螺纹杆体,其前半段设有定位孔,所述刹车线定位于此,并导出接设于左右把手上。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叙述如下1、本技术可调整刹车力的安全同步刹车装置中,藉该调整装置的设计,可以任意调整车子前、后轮的刹车力大小的比例,以配合实际的需求,如a.当下坡行驶时,后轮刹车力的比例需调高,才能达到良好又安全的刹车效果。若不能调整该后轮刹车力的比例,其刹车效果不佳且不易及时将脚踏车刹住而造成危险。b.当平地行驶时,前、后轮刹车力的比例系可调整为近乎相等。c.在业余休闲的花式娱乐行驶时,需将前轮刹车力的比例调高,以达到可平衡作花式表演。2、本技术可调整刹车力的安全同步刹车装置中,其左、两端的刹车线系皆对应设有一安全挡块及一承接座,若其中一端的刹车线产生断裂时,该刹车线上的安全挡块即会对应抵靠于承接座上。该刹车线的一端仍可保持原有的煞车效果,实为一具有高度安全性考量的设计。3、本技术中的滑轮与调整座之间走可转动的,当前后轮的刹车力间隙不一样,以及前后轮的刹车力道不一样,以至于刹车片的变形量不一同时,滑轮与调整座之间会自动转动而调整,使的不会发生如公知的(公告316571新型专利)般的卡死现象。4、因本技术为一对称的结构设计,使用时平衡效果好,故可提高使用的寿命。本技术的前、后轮的刹车力的比例可任意调整。该装置的上半部为与左右把手相连的刹车线相结合的滑轮。当左右任一手按下刹车板手时,此滑轮会带动与的结合的调整座向上移动。而该调整座为一座体,包含有一调整螺杆及活动调整块,活动调整块两侧分别与前后轮的刹车线相接,它可依使用者的需求,而对前、后轮刹车力大小的比例作任意调整。该滑轮与调整座问是可转动的,当前后轮的刹车间隙不一样,以及因前后轮的刹车力不一样,以致于刹车片变形量不同时,此滑轮与调整座间的转动配合,可自动地产生调整作用,使之不发生卡死的现象。当没刹车动作时,活动调整块将落在一定位夹内,在调整螺杆转动时,活动调整块将带著定位夹一同移动,此时,固定在定位夹上的前后轮刹车线亦将配合活动调整块的移动而移动所调整的位置。在该主箱体对应滑轮导出刹车线的适当位置处设有承接座,而该承接座所对应刹车线上设有安全挡块。藉由上等结构设置,当某一侧的刹车线断裂时,刹车线上的安全挡块会落在该承接座上,而另一侧刹车线将依然可维持原有的刹车效果。本技术具可任意调整前后轮刹车比例并具安全性的同步刹车装置,可提高驾驶者于行驶刹车时的安全性、力道控制性及娱乐性。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可调整刹车力的安全同步刹车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A、刹车装置1、主箱体 11、滑槽 12、承接座13、穿孔 14、出线孔 15、穿槽 16、安全挡块2、滑轮21、轮轴3、调整装置31、调整座311、穿孔 312、侧板 313、穿孔 314、穿槽32、调整杆 33、活动调整块 34定位夹实施例1a、主箱体11a、滑槽2a、枢设杆 21a、定位孔31a、调整座 311a、穿孔本技术为一种运用于机车或脚踏车上具可任意调整前后轮刹车力比例的同步安全刹车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合剖视图,该刹车装置A主要由主箱体1、滑轮2及调整装置3所组合而成,其中如图2A--F为各零件图,该主箱体1内组设有调整座31,于前后板上则设有滑槽11,且于后板面上的适当位置处凸设有承接座12,该承接座12所对应刹车线处设有安全挡块16,一侧板底部设一穿孔13,顶板上则有出线孔14,底板则设一穿槽15。该调整座31上半部的穿孔311枢设有一滑轮2,下半部的两侧板312上设有穿孔313并组设一调整装置3,底板则设一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刹车力的安全同步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刹车装置具有主箱体、滑轮及调整装置,其中:该主箱体内组设有调整座,于前后板上则设有滑槽,且于后板面上的适当位置处凸设有承接座,该承接座所对应刹车线处设有安全挡块,该主箱体一侧板底部设一穿 孔,顶板上则有出线孔,底板则设一穿槽;该调整座上半部的穿孔枢设有一滑轮,下半部的两侧板上设有穿孔组设一调整装置,底板则设一穿槽;该滑轮枢设于调整座的上半部穿孔内,滑轮的轮轴可于主箱体的滑槽内位移作动;该调整装置包含有调整杆、活动 调整块及定位夹;所述调整装置中的调整杆可旋转调整,活动调整块在调整杆产生位移,所述位移的距离可调整前、后轮刹车线的长度;上述某一侧的刹车线断裂时,该承接座可抵撑安全挡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森墉苏崇舜
申请(专利权)人:李森墉苏崇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