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友勋专利>正文

汽车灯同步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782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灯同步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设计一垂臂与直拉杆,垂臂一端与方向机横轴端部固接,另一端与直拉杆连接,直拉杆另一端与连接板一端活动连接,连接板另一端与横拉杆一端活动连接,横拉杆另一端与另一连接板活动连接,两个连接板分别与套接于汽车前部支撑体上的轴套内的灯栓轴下端固接,灯栓轴上端部与灯座下侧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夜间行车安全系数,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运行可靠。(*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照明构件,尤其是一种汽车灯同步转向装置。传统的汽车前灯都固定联接于汽车前部,灯光只能照射在车身正前方,且只能随车身直射,不能随方向盘转动,在夜晚行驶时,车身侧面情况是看不清楚的,尤其在汽车转弯时,驾驶员无法看清弯道内侧,就会出现事故。为让驾驶员夜间有一个清晰的视线,人们采用了侧灯或多灯等形式来尽量弥补。但是由于侧灯往往在拐弯时才打开,拐弯后还得关闭,在拐弯时驾驶人员本应集中精力掌握方向盘,但为了开关侧灯,驾驶员不得不抽出一只手来操作开关,对安全行车极为不利。侧灯与多灯在运行中给对方又造成不安全因素,侧灯与多灯光芒四射,对方见了眼花缭乱,一时看不清公路情况,同时,用侧灯与多灯,增大电能消耗,影响电瓶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随方向盘转向而转向的汽车灯同步转向装置。该装置能保证车身尚未转向而方向盘转动时汽车前灯即转向,便于驾驶员随时了解路面情况,且不需分散精力去考虑车灯开关操作。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设计一垂臂与直拉杆,垂臂一端与方向机横轴端部固接,垂臂另一端与直拉杆连接,直拉杆另一端与连接板一端活动连接,连接板另一端与横拉杆一端活动连接,横拉杆另一端与另一连接板活动连接,两个连接板分别与套接于汽车前部支撑体上的轴套内的灯栓轴下端固接,灯栓轴上端部与灯座下侧固接,灯座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灯座内安装有灯泡。灯栓轴以空心轴为佳,以便作导线通道。上述直拉杆、横拉杆与连接板的活动连接可以是铰链铰接,也可以是将拉杆端部设计成弯头,直接与连接板上的通孔相插接,或者两者通过其上的插销孔通过栓销活动连接。为使灯栓轴转动灵活轻便,可将轴套设计成轴承座。所述灯栓轴与轴套间还可增设一衬套,衬套长于外套0.1-0.15毫米。所说的支撑体可以是大梁前端的横梁或保险杠。本技术主要是利用方向机转动时带动其横轴前后摆动,即方向机向左转时,横轴向后摆动并通过垂臂和直拉杆拉动连接板,使车灯向左转,反之亦一样。从上述情况可知本技术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优点(1)车灯能与方向机转向同步进行,便于驾驶员在车辆拐弯时较清晰的见到弯处路面情况,提高了安全系数;(2)本技术与方向机连为一体,不需另行操作;(3)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运行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图;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设计一垂臂1与直拉杆2,垂臂应和方向机垂臂下垂角度相同,且二者长度相等,垂臂一端与方向机横轴固接,另一端与直拉杆一端连接,直拉杆另一端与连接板3端部一侧活动连接,连接板另一端与横拉杆8一端活动连接,横拉杆另一端与另一连接板9活动连接,垂臂、直拉杆可以是两条直杆通过中间的球关节相连,也可将两条直接设计成一L形整体,本实施例选用前者。所说的连接板以梯形或三角形为佳,本实施例选用梯形,其与垂臂拉杆可以是铰链活动连接,也可在连接板上设有插孔,拉杆端部设计成弯头,弯头插入连接板上开设的插孔内。当然二者通过各自上开设的栓销孔通过栓销使两者活动连接也可,本实施例选用拉杆弯头与插孔插接结构,两连接板分别与套接于汽车前部支撑体4上的二个轴套5内的灯栓轴6下端固接,所说的固接可以是焊接、铆接或将灯栓轴下部设计成螺纹,通过螺母使之与连接板固接,本实施例选用前者。灯栓轴上部与灯座7下侧固接,灯座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灯座内安装有灯泡。上述的支撑体为汽车大梁前部的横梁或保险杠,本实施例为横梁。考虑到灯栓轴与轴套套接后不至下滑,将灯栓轴上部设计成膨出的台阶状,或灯栓轴上下部均设有螺纹和螺母,在轴套与灯栓轴间设有一衬套,衬套比外轴套长0.1或0.15毫米,螺母上紧后灯栓轴转动照样灵活,并保证车灯轴不会上下跳动。当然也可将轴套设计成轴承座,本实施例选用前者。权利要求1.汽车灯同步转向装置,包括灯座、导线和灯泡,其特征在于设计一垂臂(1)与直拉杆(2),垂臂一端与方向机横轴端部固接,垂臂另一端与直拉杆连接,直拉杆另一端与连接板(3)一端活动连接,连接板另一端与横拉杆(8)一端活动连接,横拉杆另一端与另一连接板(9)活动连接,两个连接板分别与套接于汽车前部支撑体(4)上的轴套(5)内的灯栓轴(6)下端固接,灯栓轴上端部与灯座(7)下侧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灯同步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栓轴为空心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灯同步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拉杆、横拉杆与连接板的活动连接为铰链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灯同步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拉杆端部设计成弯头,直接与连接板上的通孔相插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灯同步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与拉杆端部设有插销孔,二者通过栓销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灯同步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设计成轴承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灯同步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栓轴下部设有螺纹,并通过螺母与连接板固接,在灯栓轴与轴套间增设一衬套,衬套长于外套0.1-0.15毫米。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灯同步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体为大梁前端的横梁或保险杠。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灯同步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设计一垂臂与直拉杆,垂臂一端与方向机横轴端部固接,另一端与直拉杆连接,直拉杆另一端与连接板一端活动连接,连接板另一端与横拉杆一端活动连接,横拉杆另一端与另一连接板活动连接,两个连接板分别与套接于汽车前部支撑体上的轴套内的灯栓轴下端固接,灯栓轴上端部与灯座下侧固接,本技术提高了夜间行车安全系数,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运行可靠。文档编号B60Q1/04GK2381536SQ9923204公开日2000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何友勋 申请人:何友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灯同步转向装置,包括灯座、导线和灯泡,其特征在于:设计一垂臂(1)与直拉杆(2),垂臂一端与方向机横轴端部固接,垂臂另一端与直拉杆连接,直拉杆另一端与连接板(3)一端活动连接,连接板另一端与横拉杆(8)一端活动连接,横拉杆另一端与另一连接板(9)活动连接,两个连接板分别与套接于汽车前部支撑体(4)上的轴套(5)内的灯栓轴(6)下端固接,灯栓轴上端部与灯座(7)下侧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友勋
申请(专利权)人:何友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