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改变光束方向的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7469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具,特别适用于交通工具上用的灯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反光镜的原理,结构上类似于百叶窗,可安装在车灯外壳外部或内部。反光片装在反光片支架上,并用销钉与一活动杆相连,通过操纵机构带动活动杆运动,使反光片偏转一定的角度,改变车灯光束的方向。特别是司机在夜间行驶到弯道时,需要观察预转弯道上的情况,这样利用反光片反射光的方向与汽车需转向的方向一致,保证了行驶的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可在原有车灯的结构上加以改进即可实现。(*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特别适用于交通工具上用的灯具。目前一般的交通工具如汽车车灯都是固定安装在车体上,灯具本身不能转动。这样当汽车需要转向时,司机必须观察预转弯道上的情况,但由于某些路段没有照明设备,而车灯又无法转向,致使司机在夜间行驶不便,尤其在弯道行驶时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目前有些越野车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安装了一个手控的可以转动的辅助灯,但这种灯较苯重,而且增加了车上附件,使操纵复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能改变光束方向的车灯。本技术的具体解决方案是一种能改变光束方向的车灯,包括有外壳、灯泡、反光罩,其特征在于外壳上或外壳内装有反光片支架,反光片装在反光片支架上,并用销钉与活动杆相连。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一为反光片装在外壳外及外壳内的立体图。图二为反光片与反光片支架的装配示意图。图三为反光片的操纵示意图。图四为反光片的工作原理图。本技术利用反光镜的原理,结构类似百叶窗。包括有外壳(1)、灯泡(2)、反光罩(3),其特征在于外壳上或外壳内装有反光片支架(4),反光片(6)装于反光片支架(4)上,并用销钉(30)与活动杆(5)相连。反光片由钢片镀铬制成,可以反光。反光片呈长条形,在其中部由两边向中间冲开,但不冲断(如附图二右上角所示)。冲开的两个窄条,一个向中心卷成轴(7),另一个向上翻至水平(8),其上打孔(9)。反光片支架(4)上加工有孔(10),安装时,将孔(10)的一边冲开一条缝(11),然后将冲开部(12)向上翻起,将反光片的轴(7)插入孔(10),再将冲开部(12)翻平到原来位置,这样就将反光片(6)安装在孔(10)中。反光片支架(4)两端加工有孔(13),通过它用螺钉将反光片支架安装在车灯外壳(1)的外部或内部。反光片(6)能绕其轴(7)转动靠活动杆(25)来实现,活动杆(25)上加工有孔(14),孔的个数根据所需安装的反光片数而定。这样用销钉(30)将反光片上的孔(9)与活动杆上的孔(14)连接,当活动杆左右运动时,就可带动反光片绕其轴转动。活动杆左右的运动靠钢索(15)来实现。钢索(15)穿过反光片支架上的孔(16)和弹簧(17),再从活动杆上的孔(18)穿过,最后插入固定套(31)内,固定套(31)上加工有螺孔(19),用一螺钉(20)旋入螺孔(19)内,压住钢索,使之不致脱落。而活动杆在钢索的拉力及弹簧的张力作用下实现左右运动。另一条钢索(21)穿过反光片支架的孔(22)内,同钢索(15)的安装相同,将它拉紧即可将反光片偏转90度,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可以保护车灯,避免碰撞。操纵机构见附图三。钢索(15)与转换器(23)一端相连,转换器通过轴(24)固定在汽车底盘的前部任意位置,转换器的作用是使横拉杆的动作幅度与反光片的转动角度相匹配。转换器的另一端连接钢索(25),钢索(25)的另一端穿入固定夹(26)的孔(27)内,孔(27)与孔(28)相通,孔(28)加工有螺纹,用螺钉旋入而固定钢索(25)。固定夹(26)用螺栓固定在汽车横拉杆(32)上。钢索(21)直接与驾驶室内的开关(29)相连,通过开关(29)实现反光片的完全关闭或反光。反光片垂直于车灯时,与车灯的光束平行,不改变光束的照射方向。当汽车要转向时,通过操纵机构使反光片偏转一定角度,使车灯光束照射到反光片后,反射出去,反射光的方向与汽车需改变的方向一致,使司机能提前观察路面情况,采取对应措施,保证了行驶的安全。操作时,司机打方向盘,横拉杆(32)左右移动,牵动钢索(25),钢索(25)牵动转换器(23)绕其轴(24)转动,转换器的转动又牵动钢索(15),钢索(15)带动活动杆(5)使反光片(6)偏转,实现车灯光束的变向。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可在原有车灯的结构上加以改进即可实现。这样当汽车在夜间行驶在弯道时,司机可观察到预转弯道的情况,及时做出应急措施,保证了行驶的安全。 附图说明1-外壳2-灯泡3-反光罩4-反光片支架5-活动杆6-反光片7-轴8-水平9-孔10-孔11-缝12-冲开部13-孔14-孔15-钢索16-孔17-弹簧18-孔19-螺孔20-螺订21-钢索22-孔23-转换器24-轴 25-钢索26-固定夹27-孔28-孔29-开关30-销钉31-固定套32-横拉杆权利要求1.一种能改变光束方向的车灯,包括有外壳(1)、灯泡(2)、反光罩(3),其特征在于车灯外壳上或外壳内装有反光片支架(4),反光片(6)装在反光片支架(4)上,并用销钉(30)与活动杆(5)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特别适用于交通工具上用的灯具。本技术利用反光镜的原理,结构上类似于百叶窗,可安装在车灯外壳外部或内部。反光片装在反光片支架上,并用销钉与一活动杆相连,通过操纵机构带动活动杆运动,使反光片偏转一定的角度,改变车灯光束的方向。特别是司机在夜间行驶到弯道时,需要观察预转弯道上的情况,这样利用反光片反射光的方向与汽车需转向的方向一致,保证了行驶的安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可在原有车灯的结构上加以改进即可实现。文档编号B60Q1/12GK2038863SQ8821540公开日1989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88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1988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蓝晓锦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改变光束方向的车灯,包括有外壳(1)、灯泡(2)、反光罩(3),其特征在于车灯外壳上或外壳内装有反光片支架(4),反光片(6)装在反光片支架(4)上,并用销钉(30)与活动杆(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晓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