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发动机气缸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7031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发动机气缸盖。其技术方案是:气缸盖底板的内壁为弧形,气缸盖中隔板也设计为弧形,中隔板将缸盖内水腔分为上下两层并形成冷却水道。冷却水由缸盖底板进水孔流入,从出水口流出。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很大的热量,为防止气缸盖的热变形,就需要增大气缸盖冷却能力。气缸盖最需冷却的地方是缸盖底板,冷却水流由进水口流入,由于气缸盖水腔带有中隔板,使水流先从水腔下部再流入上部。由于中间隔板设计为弯月面弧形,可使冷却水流在水腔内的传热得到强化,从而增加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解决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的由于热负荷及爆发压力产生的疲劳失效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多,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这就迫使发动机尾气排放控制技术不断更新。其中增大发动机的爆发压力,是有效降低排放污染的措施之一。发动机爆发压力的增大,就要求发动机零部件的强度增大、冷却性能增强,特别是气缸盖的强度和冷却性能。目前,发动机气缸盖多采用单层水套结构以及等壁厚底板设计。单层水套结构使得冷却水在气缸盖水套内流速较低,冷却效果不是很理想;等壁厚底板设计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气缸盖底板要承受很大的爆发压力及热负荷,此时很难平衡底板各处的受力变形,致使气缸盖在发动机高爆发压力及热负荷情况下,高周疲劳、低周疲劳寿命很低,容易因为疲劳而断裂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弧形底板及弧形中隔板的高强度发动机气缸盖。为实现此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气缸盖底板的内壁为弧形,气缸盖中隔板也设计为弧形,中隔板将缸盖内水腔分为上下两层并形成冷却水道。冷却水由缸盖底板进水孔流入,从出水口流出。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很大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强度发动机气缸盖,其特征是:气缸盖底板(1)的内壁为弧形,气缸盖中隔板(2)也设计为弧形,中隔板将缸盖内水腔分为上下两层并形成冷却水道,冷却水由缸盖底板进水孔(3)流入,从出水口(4)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度发动机气缸盖,其特征是:气缸盖底板(1)的内壁为弧形,气缸盖中隔板(2)也设计为弧形,中隔板将缸盖内水腔分为上下两层并形成冷却水道,冷却水由缸盖底板进水孔(3)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福忠胡雪松赵霄鹏臧真伟
申请(专利权)人:朝柴动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