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衡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1845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平衡吊具,特征在于:包括固接有吊耳的吊盘和钢丝绳,吊盘底部设有三组耳板,每组耳板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相等,且任意两组耳板与吊盘的中心夹角相等,每组耳板上安装有定滑轮轴,每个定滑轮轴上滚动安装有定滑轮,在定滑轮甲、定滑轮乙和定滑轮丙上穿装有钢丝绳,钢丝绳首尾端相连,且依次穿过定滑轮甲、动滑轮甲、定滑轮乙动滑轮乙、定滑轮丙和动滑轮丙,动滑轮甲、动滑轮乙和动滑轮丙上均装有用于吊挂工件的吊钩。优点是:本吊具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自动利用重力原理保持自身平衡,有效解决工件或产品的坠落问题,保证了工件吊装操作安全可靠,避免工件在吊装过程中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平衡吊具
本技术属于输送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平衡吊具。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机械制造车间重型工件提升及输送的设备一般是采用起重机或电动葫芦。当所调运的工件或者产品的形状不规则、且重心不容易确定时,此时提升工件或产品容易出现不平衡或发生偏斜而导致工件或产品坠落,这样不仅影响吊装工件运输,而且还会造成工件或产品的损坏;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自动利用重力原理保持自身平衡、有效解决工件或产品坠落,且可避免工件损坏的自平衡吊具。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自平衡吊具,包括其上端面中心处固接有吊耳的吊盘和钢丝绳,所述吊盘底部设有三组耳板,每组耳板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相等,且任意两组耳板与吊盘的中心夹角相等,所述每组耳板上安装有定滑轮轴,每个定滑轮轴上滚动安装有定滑轮,在定滑轮甲、定滑轮乙和定滑轮丙上穿装有钢丝绳,所述首尾端相连,且依次穿过定滑轮甲、动滑轮甲、定滑轮乙动滑轮乙、定滑轮丙和动滑轮丙,所述动滑轮甲、动滑轮乙和动滑轮丙上均装有用于吊挂工件的吊钩。 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自平衡吊具,包括其上端面中心处固接有吊耳的吊盘和钢丝绳,所述吊盘底部设有两组耳板和钢丝绳固定环,两组耳板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相等,所述钢丝绳固定环与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等于耳板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两组耳板之间的夹角为120°,每组耳板与钢丝绳固定环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每组耳板上安装有定滑轮轴,每个定滑轮轴上滚动安装有定滑轮,钢丝绳的首端与尾端均固定在钢丝绳固定环上,且依次穿过动滑轮甲、定滑轮乙、动滑轮乙、定滑轮丙和动滑轮丙,所述动滑轮甲、动滑轮乙和动滑轮丙上均装有用于吊挂工件的吊钩。 自平衡吊具,包括其上端面中心处固接有吊耳的吊盘和钢丝绳,所述吊盘底部设有三组耳板,每组耳板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相等,且任意两组耳板与吊盘的中心夹角相等,所述每组耳板上滚动安装有定滑轮轴,每个定滑轮轴上滚动安装有定滑轮,在定滑轮甲、定滑轮乙和定滑轮丙上穿装有钢丝绳,所述首尾端相连,且依次穿过定滑轮甲、动滑轮甲、定滑轮乙动滑轮乙、定滑轮丙和动滑轮丙,所述动滑轮甲、动滑轮乙和动滑轮丙上均装有用于吊挂工件的吊钩。 自平衡吊具,包括其上端面中心处固接有吊耳的吊盘和钢丝绳,所述吊盘底部设有两组耳板和钢丝绳固定环,两组耳板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相等,所述钢丝绳固定环与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等于耳板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两组耳板之间的夹角为120°,每组耳板与钢丝绳固定环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每组耳板上滚动安装有定滑轮轴,每个定滑轮轴上滚动安装有定滑轮,钢丝绳的首端与尾端均固定在钢丝绳固定环上,且依次穿过动滑轮甲、定滑轮乙、动滑轮乙、定滑轮丙和动滑轮丙,所述动滑轮甲、动滑轮乙和动滑轮丙上均装有用于吊挂工件的吊钩。 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吊装不规则工件或产品时,将3个吊钩同时挂到不规则的工件上,3个吊点处的定滑轮和动滑轮上的钢丝绳受力相同,借鉴三角形的稳定性,3个吊点组成的三角形将受力重心包括进去,解决了工件重心不同问题,进而实现自平衡。此外,本吊具可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自动利用重力原理保持自身平衡,保证了工件吊装操作安全可靠,进而避免了工件在吊装过程中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盘;2、吊耳;3、耳板;4、定滑轮轴;5、定滑轮甲;6、动滑轮甲;7、定滑轮乙;8、动滑轮乙;9、定滑轮丙;10、动滑轮丙;11、钢丝绳;12、吊钩;13、钢丝绳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自平衡吊具,包括其上端面中心处固接有吊耳的吊盘I和钢丝绳11。所述吊盘底部设有三组耳板3,每组耳板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相等,且任意两组耳板与吊盘的中心夹角相等。所述每组耳板3上安装有定滑轮轴4,每个定滑轮轴上通过滚动轴承滚动安装有定滑轮,所述钢丝绳11首尾端相连,且依次穿过定滑轮甲5、动滑轮甲6、定滑轮乙7、动滑轮乙8、定滑轮丙9和动滑轮丙10,所述动滑轮甲、动滑轮乙和动滑轮丙上均装有用于吊挂工件的吊钩12。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自平衡吊具,包括其上端面中心处固接有吊耳2的吊盘I和钢丝绳11,所述吊盘底部设有两组耳板和钢丝绳固定环13。所述两组耳板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相等,所述钢丝绳固定环13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等于耳板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两组耳板之间的夹角为120°,任一组耳板与钢丝绳固定环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每组耳板上安装有定滑轮轴,每个定滑轮轴上通过滚动轴承滚动安装有定滑轮,钢丝绳11的首端与尾端均固定在钢丝绳固定环13上,且依次穿过动滑轮甲6、定滑轮乙7、动滑轮乙8、定滑轮丙9和动滑轮丙10,所述动滑轮甲、动滑轮乙和动滑轮丙上均装有用于吊挂工件的吊钩12。 在吊装不规则工件或产品时,将3个吊钩同时挂到不规则的工件上,3个吊点处的定滑轮和动滑轮上的钢丝绳受力相同,借鉴三角形的稳定性,3个吊点组成的三角形将受力重心包括进去,解决了工件重心不同问题,进而实现自平衡。此外,本吊具可保证3个吊点受力均匀,保证了工件吊装操作安全可靠,进而避免了工件在吊装过程中受损。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例如,所述每组耳板上滚动安装有定滑轮轴,每个定滑轮轴上安装有定滑轮,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平衡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上端面中心处固接有吊耳的吊盘和钢丝绳,所述吊盘底部设有三组耳板,每组耳板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相等,且任意两组耳板与吊盘的中心夹角相等,所述每组耳板上安装有定滑轮轴,每个定滑轮轴上滚动安装有定滑轮,在定滑轮甲、定滑轮乙和定滑轮丙上穿装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首尾端相连,且依次穿过定滑轮甲、动滑轮甲、定滑轮乙动滑轮乙、定滑轮丙和动滑轮丙,所述动滑轮甲、动滑轮乙和动滑轮丙上均装有用于吊挂工件的吊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平衡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上端面中心处固接有吊耳的吊盘和钢丝绳,所述吊盘底部设有三组耳板,每组耳板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相等,且任意两组耳板与吊盘的中心夹角相等,所述每组耳板上安装有定滑轮轴,每个定滑轮轴上滚动安装有定滑轮,在定滑轮甲、定滑轮乙和定滑轮丙上穿装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首尾端相连,且依次穿过定滑轮甲、动滑轮甲、定滑轮乙动滑轮乙、定滑轮丙和动滑轮丙,所述动滑轮甲、动滑轮乙和动滑轮丙上均装有用于吊挂工件的吊钩。2.一种自平衡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上端面中心处固接有吊耳的吊盘和钢丝绳,所述吊盘底部设有两组耳板和钢丝绳固定环,两组耳板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相等,所述钢丝绳固定环与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等于耳板与吊盘中心处吊耳的距离,两组耳板之间的夹角为120°,每组耳板与钢丝绳固定环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每组耳板上安装有定滑轮轴,每个定滑轮轴上滚动安装有定滑轮,钢丝绳的首端与尾端均固定在钢丝绳固定环上,且依次穿过动滑轮甲、定滑轮乙、动滑轮乙、定滑轮丙和动滑轮丙,所述动滑轮甲、动滑轮乙和动滑轮丙上均装有用于吊挂工件的吊钩。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翔刘广周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思为机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