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224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08:58
在制冷剂的排出口(41)设置有抑制制冷剂从制冷剂排出空间(52)向排出室(26b)回流的排出阀(44),端板部件(7)中,使与形成制冷剂排出空间(52)的气缸室(26)之间的一部分的厚壁部(7t)的厚度比与形成油保持部(53)的气缸室(26)之间的最小厚壁部(7wmin)的厚度大。即,使排出阀(44)附近的需要高刚性的排出制冷剂空间(52)的端板部件(7)的厚度较厚,相反使在被比排出制冷剂或贮油部(22)的油低温的油所充满、而在吸入制冷剂附近想要发挥隔热效果的形成油保持部(53)的端板部件(7)的厚壁部(7w)的厚度较薄。由此,抑制吸入制冷剂的受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旋转式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空调机、冷冻机、鼓风机、热水机等的双缸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旋转式压缩机广泛用于空气调节装置、供暖装置、热水机等电产品。作为用于改善旋转式压缩机的效率的结构之一,提出了一种抑制吸入到压缩室中的制冷剂(吸入制冷剂)从周围受热所致的效率下降即抑制热损失的技术。 专利文献1的旋转式压缩机在气缸的吸入侧部分具有密闭空间,作为抑制吸入制冷剂的受热的机构。该密闭空间抑制热量从密闭容器内的高温的制冷剂传递到气缸的内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404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在气缸形成密闭空间肯定不容易。因此,期待研发能够有效抑制吸入制冷剂的受热的其他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为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安装在端板(轴承)部件上的、与端板(轴承)部件一起形成能够使通过排出口从排出室排出的制冷剂滞留的制冷剂排出空间的分隔部件,在端板(轴承)部件上的从包括叶片最向气缸的中心轴突出时的叶片的中心和气缸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看与吸入口相同一侧形成有凹部,贮留在贮油部的油的一部分浸入凹部,由此形成油保持部,在排出口,设置有用于抑制制冷剂从制冷剂排出空间向排出室回流的排出阀,端板部件中,与形成制冷剂排出空间的气缸室之间的一部分的厚壁部比与形成油保持部的气缸室之间的最小厚壁部厚。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使排出阀附近的需要高刚性的排出制冷剂空间的端板部件的厚壁部较厚,相反,使由比排出制冷剂或贮油部的油温度低的油所充满的希望在吸入制冷剂附近发挥隔热效果的形成油保持部的端板部件的厚壁部薄。因此,能够同时实现材料费削减和油保持部的厚度的增加所致的隔热效果提高两者。特别是在本专利技术中提高隔热效果的部位是直接影响吸入制冷剂的受热的部位,所以其效果显著。 另外,本专利技术进行的端板(轴承)部件的厚度的变更应用于不具有油保持部而整体为制冷剂排出空间的端板(轴承)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关系到吸入制冷剂的受热的端板(轴承)的厚度构成得较薄。然而,在压缩机内部处于最高温的排出空间的制冷剂和吸入制冷剂经由构成得较薄的端板(轴承)部件进行热交换,所以受热损失反而会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纵截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沿IIA-1IA线的横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沿IIB-1IB线的横截面图。 图4是表示该旋转式压缩机的连通路的位置的放大截面图。 图5是该旋转式压缩机的下轴承部件的仰视图。 图6是表示u-v间的厚度变化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u-v间的厚度变化的概略图。 图8是表示u-v间的厚度变化的概略图。 附图标记 1密闭容器 2电动机 3第一压缩气缸体 4 轴 4a第一偏心部 4b第二偏心部 5 第一气缸 6 上轴承部件(第一端板部件) 7 下轴承部件(第二端板部件) 7p连通部 7s厚壁部 7t厚壁部 7w厚壁部 8 第一活塞 9 第一闭塞部件 10第二闭塞部件 11排出管 13内部空间 14第一吸入管 15第二气缸 16第二吸入管 17 定子 18 转子 19 第一吸入口 20 第二吸入口 21 端子 22忙油部 25第一气缸室 25a第一吸入室 25b第一排出室 26第二气缸室 26a第二吸入室 26b第二排出室 28第二活塞 30第二压缩气缸体 32第一叶片 33第二叶片 34第一叶片槽 35第二叶片槽 36第一弹簧 37第二弹簧 38中间板 40第一排出口 41第二排出口 43第一排出阀 44第二排出阀 46贯通流路 51、52制冷剂排出空间 53油保持部 100旋转式压缩机 102压缩机构 H1第一基准平面 H2第二基准平面 H3第三基准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专利技术是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贮油部的密闭容器;配置在密闭容器的内部的气缸;配置在气缸的内部的活塞;以在气缸与活塞之间形成气缸室的方式安装在气缸上的端板(轴承)部件;将气缸室分隔为吸入室和排出室的叶片;将要压缩的制冷剂导入吸入室的吸入口 ;形成在端板(轴承)部件上的、从排出室排出经压缩的制冷剂的排出口 ;和安装在端板(轴承)部件上的、与端板(轴承)部件一起形成能够使通过排出口从排出室排出的制冷剂滞留的制冷剂排出空间的分隔部件,在端板(轴承)部件的从包括叶片最向气缸的中心轴突出时的叶片的中心和气缸的中心轴的基准平面看与吸入口同一侧形成有凹部,贮留在贮油部的油的一部分浸入凹部而形成油保持部,在排出口设置有用于抑制制冷剂从制冷剂排出空间向排出室回流的排出阀,端板部件中与形成制冷剂排出空间的气缸室之间的一部分的厚壁部比与形成油保持部的气缸室之间的最小厚壁部厚。由此,能够提高设有排出阀的排出制冷剂空间侧的端板(轴承)刚性,并且引起吸入制冷剂的受热。进而,在不影响排出阀附近的刚性的油保持部,通过减少端板(轴承)部件的厚度,油保持部的容积变大,能够提高隔热效果,抑制吸入制冷剂的受热。 第二专利技术在第一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密闭容器内部被与制冷剂的排出压力大致相同压力的油或制冷剂充满。由此,运转中的密闭容器整体的温度上升至与排出制冷剂大致相同的温度,第一专利技术的吸入制冷剂的隔热效果发挥得更为显著。 第三专利技术特别在第一或第二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中,与形成油保持部的气缸室之间的端板部件的厚壁部在靠近吸入口的位置形成最小厚壁部。由此,能够获得较大的吸入制冷剂的受热下降效果相对于形成油保持部的端板部件的刚性下降的比例,所以能够实现更高质量和高性能的旋转式压缩机。 第四专利技术特别在第一至第三中任一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中,与形成油保持部的气缸室之间的端板部件的厚壁部随着靠近吸入口,厚度变薄。由此,能够将油保持部的吸入制冷剂的受热下降效果比例提高至最大限度。 第五专利技术特别在第一至第四中任一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中,端板部件由烧结材料形成。由此,能够在排出制冷剂空间和油保持部的各部位,自由地选择端板部件的厚度,能够不增加成本地以低价格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另外,烧结材料在材料内部具有多个微小的空孔,能够实现烧结材料自身的隔热效果和本专利技术的隔热结构的协和效果。 第六专利技术特别在第一至第四中任一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中,端板部件由锻造成型的材料形成。由此,能够在排出制冷剂空间和油保持部的各部位,在锻造阶段调整端板部件的厚度。因此,与对锻造成型的材料进行加工相比,能够不增加成本地以低价格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效果。 第七专利技术特别在第一至第六中任一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中,使用例如二氧化碳那样的高压制冷剂作为制冷剂。由此,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的温度上升而增加了吸入制冷剂的受热,但本专利技术中利用隔热效果更高的油保持部进行隔热,所以能够更显著地抑制吸入制冷剂的受热,提供闻效率的压缩机。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不受该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100包括密闭容器1、电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贮油部的密闭容器;配置在所述密闭容器的内部的气缸;配置在所述气缸的内部的活塞;以在所述气缸与所述活塞之间形成气缸室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气缸上的端板部件;将所述气缸室分隔为吸入室和排出室的叶片;将需要压缩的制冷剂导入所述吸入室的吸入口;形成在所述端板部件上,从所述排出室排出经压缩的制冷剂的排出口;和分隔部件,其安装在所述端板部件上,与所述端板部件一起形成能够使通过所述排出口从所述排出室排出的所述制冷剂滞留的制冷剂排出空间,在所述端板部件的从基准平面看与所述吸入口同一侧设置有凹部,贮留在所述贮油部的油的一部分浸入所述凹部,由此形成所述油保持部,其中,所述基准平面是包括所述叶片最向所述气缸的中心轴突出时的所述叶片的中心和所述气缸的所述中心轴的平面,在所述排出口设置有抑制所述制冷剂从所述制冷剂排出空间向所述排出室回流的排出阀,所述端板部件中,该端板部件与形成所述制冷剂排出空间的所述气缸室之间的一部分的厚壁部比该端板部件与形成所述油保持部的所述气缸室之间的最小厚壁部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6.26 JP 2012-142632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贮油部的密闭容器; 配置在所述密闭容器的内部的气缸; 配置在所述气缸的内部的活塞; 以在所述气缸与所述活塞之间形成气缸室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气缸上的端板部件; 将所述气缸室分隔为吸入室和排出室的叶片; 将需要压缩的制冷剂导入所述吸入室的吸入口; 形成在所述端板部件上,从所述排出室排出经压缩的制冷剂的排出口 ;和分隔部件,其安装在所述端板部件上,与所述端板部件一起形成能够使通过所述排出口从所述排出室排出的所述制冷剂滞留的制冷剂排出空间, 在所述端板部件的从基准平面看与所述吸入口同一侧设置有凹部,贮留在所述贮油部的油的一部分浸入所述凹部,由此形成所述油保持部,其中,所述基准平面是包括所述叶片最向所述气缸的中心轴突出时的所述叶片的中心和所述气缸的所述中心轴的平面, 在所述排出口设置有抑制所述制冷剂从所述制冷剂排出空间向所述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井启晶尾形雄司盐谷优吉田裕文船越大辅苅野健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