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3729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2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设于一模具,顶出跨距较大且对应软胶浇口较长的软胶产品,该模具具有依序设立的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相互固定的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该顶出结构包括:常规顶针,其一端抵持于所述软胶产品下方,另一端固定夹设于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之间;浇口顶针,其一端抵持于所述软胶浇口下方,另一端具有挂台,所述挂台活动式设于所述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对应所述挂台位置设有供所述挂台运动一第一距离的活动槽。可见,由于所述浇口顶针的延迟顶出,从而达成所述软胶浇口与所述软胶产品先断裂分离,进而可以先顶出所述软胶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
】[0001 ] 本技术涉及顶出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
技术介绍
】软胶(一般指热塑性弹性体)和硬胶(一般指热塑性塑料)的二次注塑不仅可以使一些产品的表面充满柔感,还可以增加产品美观、功能性及附加值。软胶经常会使用软胶潜伏流道从公模侧潜伏进胶。当软胶产品的跨距过大,浇口需要设计较长时,因软胶的弹性大,直接用顶针无法顶出软胶产品。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软胶产品跨距过大,软胶浇口较长时,直接用顶针无法顶出软胶产品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设于一模具,顶出跨距较大且对应软胶浇口较长的软胶产品,该模具具有依序设立的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相互固定的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该顶出结构包括:常规顶针,其一端抵持于所述软胶产品下方,另一端固定夹设于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之间;浇口顶针,其一端抵持于所述软胶浇口下方,另一端具有挂台,所述挂台活动式设于所述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对应所述挂台位置设有供所述挂台运动一第一距离的活动槽。可选地,所述常规顶针为若干个。相较于现有技术,利用本技术的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成型后,公母模开模,机台带动顶杆顶出所述第二顶针板及所述第一顶针板,所述常规顶针被带动顶出;由于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之间设有活动槽,所述浇口顶针的所述挂台可以在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之间活动一端距离,此时所述浇口顶针未被顶出,所述软胶浇口与所述软胶产品断裂,而所述常规顶针带动所述软胶产品向上运动;当所述浇口顶针的所述挂台抵持于所述第二顶针板时,所述第二顶针板带动所述浇口顶针进而带动所述软胶浇口向上运动;之后,所述常规顶针及所述浇口顶针继续顶出,直至所述软胶产品及所述软胶浇口被完全顶出。可见,由于所述浇口顶针的延迟顶出,从而达成所述软胶浇口与所述软胶产品先断裂分离,进而可以先顶出所述软胶产品。【【附图说明】】图1绘示为本技术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一较佳实施例合模状态示意图。图2绘示为本技术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一较佳实施例部分顶出状态示意图。图3绘示为本技术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一较佳实施例完全顶出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1绘示为本技术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一较佳实施例合模状态示意图。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设于一模具,顶出跨距较大且对应软胶浇口 11较长的软胶产品10,该模具具有依序设立的母模板101、母模仁102、公模仁103、公模板104、相互固定的第一顶针板105与第二顶针板106,该顶出结构包括:常规顶针107,其一端抵持于所述软胶产品10下方,另一端固定夹设于所述第一顶针板105与所述第二顶针板106之间;浇口顶针108,其一端抵持于所述软胶浇口 11下方,另一端具有挂台109,所述挂台109活动式设于所述第一顶针板105与第二顶针板106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顶针板105与所述第二顶针板106对应所述挂台109位置设有供所述挂台109运动一第一距离的活动槽110。其中,所述常规顶针107可以为若干个,以达到多处施力顶出所述软胶产品10。请再结合参阅图2,图2绘示为本技术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一较佳实施例部分顶出状态示意图。本技术的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所述软胶产品10成型后,公母模开模,机台带动顶杆顶出所述第二顶针板106及所述第一顶针板105,所述常规顶针107被带动顶出;由于所述第一顶针板105与所述第二顶针板106之间设有活动槽110,所述浇口顶针108的所述挂台109可以在所述第一顶针板105与所述第二顶针板106之间活动一端距离,此时所述浇口顶针108未被顶出,所述软胶浇口 11与所述软胶产品10断裂,所述常规顶针107带动所述软胶产品10向上运动;当所述烧口顶针108的所述挂台109抵持于所述第二顶针板106时,所述第二顶针板106带动所述浇口顶针108进而带动所述软胶浇口 11向上运动。请再结合参阅图3,图3绘示为本技术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一较佳实施例完全顶出状态示意图。承上所述,之后,所述常规顶针107及所述浇口顶针108继续顶出,直至所述软胶产品10及所述软胶浇口 11被完全顶出。可见,由于所述浇口顶针108的延迟顶出,从而达成所述软胶浇口 11与所述软胶产品10先断裂分离,而所述常规顶针107带动所述软胶产品10向上运动。需指出的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技术方案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设于一模具,顶出跨距较大且对应软胶浇口较长的软胶产品,该模具具有依序设立的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相互固定的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其特征在于,该顶出结构包括:常规顶针,其一端抵持于所述软胶产品下方,另一端固定夹设于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之间;浇口顶针,其一端抵持于所述软胶浇口下方,另一端具有挂台,所述挂台活动式设于所述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对应所述挂台位置设有供所述挂台运动一第一距离的活动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胶浇口延迟顶出结构,设于一模具,顶出跨距较大且对应软胶浇口较长的软胶产品,该模具具有依序设立的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相互固定的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其特征在于,该顶出结构包括: 常规顶针,其一端抵持于所述软胶产品下方,另一端固定夹设于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