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876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引擎吊架,是以一螺杆穿设过车架的第一、第二联结座及引擎吊架内部的第一、第二轴衬套,再以螺帽锁合于车架一侧,该螺杆的前段为非圆形的螺杆,而螺杆的后段为圆形的螺杆,且第一联结座的联结孔及第一轴衬套为非圆形孔,借此以提高引擎吊架的组立性,并可维持组立车架与引擎时的定位功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引擎吊架,特别是关于一种提高引擎吊架的组立性,并可维持组立车架与引擎时的定位功能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各车厂所设计的摩托车,其引擎吊挂的方式如图1所示,是于引擎1前端利用一吊架3与车架2连结,引擎1的末端是连结于避震器P上。其中,请参阅图2、3所示,公知的引擎吊架3包括有一杆体31、第一轴衬套32、第二轴衬套33及螺杆4。该杆体31,是为一中空状,杆体31上设有一对吊耳311、312,于吊耳311、312外侧向上延设有止挡柱313、314,该止挡柱313、314装设有弹性体3131、3141,另于杆体31二侧分别装设有第一轴衬套32及第二轴衬套33。该第一、二轴衬套32、33,设有一中空管体321、331,该中空管体321、331一般是由金属等刚性材料所制,该中空管体321、331在其内缘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弹性介质322、332,该等第一、第二弹性介质322、332是由如橡胶…等具弹性的材料所制,又,于第一、第二弹性介质322、332内缘设有一非圆形管体323、333,该等管体323、333亦由刚性材料如金属等制成,其中该等管体323、333、弹性介质322、332及中空管体321、331形成紧密结合。该车架2二侧的下方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联结座21及第二联结座22,该第一、二联结座21、22设有联结孔211、221,该联结孔211、221是为非圆形孔,该联结孔211、221是与第一轴衬套32及第二轴衬套33的非圆形管体323、333相配合,于第一、二联结座21、22的上方设有第一止挡部23及第二止挡部24,该第一止挡部23及第二止挡部24是与止挡柱313、314相对应。该螺杆4,该螺杆4的杆体41是与联结孔211、221及非圆形管体-->323、333相配合,且该螺杆4末端设有螺纹42,该螺杆4于组合时,是穿设过第一联结座21、引擎吊架3及第二联结座22,并在第二联结座22的外侧借由螺帽43与螺杆4相螺合。公知的引擎吊架3于安装时,是先将螺杆4对齐穿设过车架2的第一联结座21的联结孔211,再分别对齐穿设过引擎吊架3第一轴衬套32的非圆形管体323,及第二轴衬套33的非圆形管体333,最后穿过第二联结座22的联结座孔221的一侧后,再借螺帽43与螺杆4相螺合,而引擎1则分别借由螺固元件S锁固于引擎吊架3上的吊耳311、312上,如图3所示,来令引擎1获得稳定的吊挂。另当摩托车行驶于颠簸的路面时,会造成摩托车的剧烈震动,该剧烈的震动则可被引擎吊架3的第一轴衬套32及第二轴衬套33内的第一、第二弹性介质322、332吸收,并借由引擎吊架3上的止挡柱313、314的弹性体3131、3141恰好可抵顶于车架2的第一止挡部23及第二止挡部24,来防止引擎1摇摆幅度过大,借此,来令引擎1可车架2上获得稳定及适当的吊挂。公知的引擎吊架3为了能使引擎1吊挂在预定的位子及预定的角度上,因此该车架2的第一、第二联结座21、22的联结孔211、221,以及第一、第二轴衬套32、33的管体323、333皆以非圆形孔方式来实施,而该螺杆4必须配合该等非圆形孔而以非圆形杆体实施。公知的引擎吊架3的第一、第二联结座21、22的联结孔211、221,以及第一、第二轴衬套32、33的管体323、333皆以非圆形孔方式来实施,主要是非圆形孔便于引擎1吊挂时的定位,公知的引擎吊架3的各构件是以非圆形孔方式来作穿设动作,固然可以达到引擎1的定位的稳定性。然而,由于该车架2的第一、第二联结座21、22的联结孔211、221,以及第一、第二轴衬套32、33的管体323、333是为非圆形孔,因此,在螺杆4在做穿设动作时,必须逐一对准每个非圆形孔后再穿设,然如吾人所知非圆形其对准再穿设,其困难度远比穿圆形难得多,公知引擎吊架3的各构件是以非圆形孔方式,明显会造成组立的困难度提升,且使得引擎吊架3的各构件的精度相对要求提高,因此更会造成引擎吊架3的各构件的不良率亦随的提高。有鉴于公知的引擎吊架具有上述的缺失,是以,要如何设计出降低部品的不良率并能达到方便组立的引擎吊架,实为目前摩托车制造业者所有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引擎吊架,具有便于组装,可提高引擎吊架的组装效率的优点,并可维持组立车架与引擎时的定位功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引擎吊架,其主要是以一螺杆穿设过车架的第一、第二联结座及引擎吊架内部的第一、第二轴衬套,再以螺帽锁合于车架一侧,其中,该螺杆的前段与第一联结座及第一轴衬套是设计为非圆形,而螺杆的后段则为圆形。利用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的引擎吊架,可提高引擎吊架的组立的便利性,并可维持组立车架与引擎时的定位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公知车架与引擎吊架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公知车架与引擎吊架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公知车架与引擎吊架的组立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引擎吊架与车架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引擎吊架与车架的组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能更易于了解本技术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4所示,本技术的引擎吊架6主要是固设于车架5上,该引擎吊架6包括有一杆体61、第一轴衬套62、第二轴衬套63及螺杆7。杆体61,是为一中空状,杆体61上设有一对吊耳611、612,于吊耳611、612外侧向上延设有止挡柱613、614,该止挡柱613、614装设有弹性体6131、6141,借由该止挡柱613、614的弹性体6131、6141恰好可抵顶于车架5的第一止挡部53及第二止挡部54上,可防止引擎摇摆幅度过大,另于杆体61二侧分别装设有第一轴衬套62及第二轴衬套63。第一、二轴衬套62、63,设有一中空管体621、631,该中空管体621、631一般是由金属等刚性材料所制,该中空管体621、631在其内缘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弹性介质622、632,该等第一、第二弹性-->介质622、632是由如橡胶…等具弹性的材料所制,又,于第一、第二弹性介质622、632内缘设有一管体623、633,该等管体623、633亦由刚性材料如金属等制成,其中该第一轴衬套62内的管体623是为非圆形管体,该管体623、633与弹性介质622、632及中空管体621、631是形成紧密结合,借由该第一、第二轴衬套62、63内的第一、第二弹性介质622、632,可将车架5所承受的震动力减低。该车架5二侧的下方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联结座51及第二联结座52,该第一、二联结座51、52设有联结孔511、521,其中,该第一联结座51的联结孔511、是为非圆形孔,该联结孔511是与第一轴衬套62的非圆形管体623相配合,于第一、二联结座51、52的上方设有第一止挡部53及第二止挡部54。螺杆7,借由杆体的形状界分非圆形杆体的前段杆71及圆形杆体的后段杆72,该螺杆7于后段杆72的后端设有螺纹73,该螺杆7于组合时,是穿设过车架5的第一联结座51、引擎吊架6及第二联结座52,并在第二联结座52一侧借螺帽74与螺杆7相螺合。本技术的引擎吊架6于安装时,是先将螺杆7后段杆72的圆形杆体穿过车架5的第一联结座51的联结孔511及引擎吊架6的第一轴衬套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擎吊架,是以一螺杆穿设过车架的第一、第二联结座及引擎吊架内部的第一、第二轴衬套,以螺帽锁合于车架一侧,其特征在于:该螺杆的前段为非圆形的螺杆,而螺杆的后段为圆形的螺杆,且第一联结座的联结孔及第一轴衬套为非圆形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擎吊架,是以一螺杆穿设过车架的第一、第二联结座及引擎吊架内部的第一、第二轴衬套,以螺帽锁合于车架一侧,其特征在于:该螺杆的前段为非圆形的螺杆,而螺杆的后段为圆形的螺杆,且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雅翰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