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可变式防伪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8809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9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保护贵重物品的视觉可变式防伪元件(12),其具有显示出至少两个不同的视觉可变效应的特征区域(14)。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此规定,特征区域(14)在第一分区(16)中配备微型结构(34),所述微型结构具有第一视觉可变式效应,在特征区域(14)的第二分区(18)中不存在微型结构,所述特征区域(14)配备覆盖所述微型结构(34)的、具有干涉层结构的薄层元件(40),所述薄层元件在第二分区中产生色移效应作为第二视觉可变效应,并且薄层元件(40)的干涉层结构在第一和第二分区(16,18)中具有印制的介电层(44),通过所述介电层而使色移效应在具有微型结构(34)的第一分区中对于裸眼而言被抑制,因此在第一分区(16)中仅存在微型结构的第一视觉可变效应,并且在第二分区(18)中存在薄层元件(40)的色移效应作为第二视觉可变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保护有价物品的视觉可变式防伪元件,其具有特征区域,该特征区域显示至少两个不同的视觉可变式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防伪元件的方法和相应配置的数据载体。数据载体、例如有价文件或证明文件,或者其他有价物品、例如名牌商品,为了保护而常常具有防伪元件,所述防伪元件允许验证数据载体的真实性并且同时用于防止不被允许的复制。在真实性保护中,具有依赖观察角度的效果的防伪元件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因为其自身以最现代的复制设备也不能被复制。这些防伪元件在此配备视觉可变式元件,所述元件对于观察者在不同观察角度下呈现出不同的图像印象并且例如根据观察角度显示出另外的颜色印象或者亮度印象和/或其他的图形式图案。在这种背景下已知的是,具有多层薄层元件的防伪元件被使用,其颜色印象对于观察者而言随着观察角度变化(以下称为色移效应)。还已知的是,既为了提高安全性也出于构造原因而将色移区域与微结构化的表面区域(例如全息图)组合。由于在分开的具有不同制造过程的工序中进行制造,其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匹配波动(Passerschwankungen),因此当前不能实现的是,以精确套准的方式精确匹配地生产出微结构化的表面区域和颜色倾斜区域。以此为出发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前述形式的防伪元件,其中不同的视觉可变式效果正好匹配地相互布置。所述技术问题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扩展设计是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按照本专利技术在此类防伪元件规定,-特征区域在第一分区中配备微型结构,所述微型结构具有第一视觉可变式效应,-在特征区域的第二分区中不存在微型结构,-特征区域配备覆盖所述微型结构的、具有干涉层结构的薄层元件,所述薄层元件在第二分区中产生色移效应作为第二视觉可变效应,并且-薄层元件的干涉层结构在第一和第二分区中具有印制的介电层,通过所述介电层而使色移效应在具有微型结构的第一分区中对于裸眼而言被抑制,因此在第一分区中仅存在微型结构的第一视觉可变效应,并且在第二分区中存在薄层元件的色移效应作为第二视觉可变效应。不希望束缚于特定的解释,对在第一分区中的色移效应的抑制按照当前的理解归结于介电层材料在印制(Ausdrucken)时以一定尺寸延伸并且电介质的表面不会、或者至少不会完全地跟随微型结构的突起和凹陷。因此形成了局部上不同的电介质层厚。因为电介质的局部厚度决定了颜色(其中形成构建性和破坏性的干涉)并且进而也决定了发射光线的颜色,所以色移的层系统根据介电材料的局部厚度而反射不同的颜色。这些不同的颜色在较大的面积上平均地、根据亮度形成灰白的或银色的色调。在此,原理上所有形式的可印制的液态漆均可以被用作介电层。被印上的漆在涂覆之后被硬化,其中所有已知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干燥方法都可以考虑。因为介电层以同样方式施加在第一和第二分区中,然而薄层元件的色移效应仅在第二分区中可见,而该色移效应在第一分区中正好在微型结构的区域中被抑制,因此产生的优点在于,第一和第二分区的不同的视觉可变效应自动地、且无需附加措施地相互精确匹配。第一分区有利地示出非彩色的、金属状的、通常银色的外观。通过使用有色金属或者有色的贵金属然而还可以获得其他的、非银色的金属的颜色印象。例如薄层元件的反射层由铜构成,其在第一分区中产生红色的金属式外观。被印制的介电层在具有微型结构的第一分区中有利地具有局部不规则的层厚,以及优选具有10%或更多、特别优选的是20%或更多、40%或更多和尤其是60%或更多的厚度变化。所述厚度变化在此基于最大层厚,因此例如介电层的厚度在240nm至300nm之间变化,则具有20%的厚度波动。在一种有利的技术方案中,薄层元件的干涉层结构包含反射层、吸收层和在反射层和吸收层之间设置的介电间隔层。所述干涉层结构也可以有利地包含两个吸收层和在两个吸收层之间设置的介电间隔层。如以下更精确的描述,介电间隔层必须不仅通过印制的介电层构成,而且还可以包含两个或更多的分层,尤其气相蒸镀的介电层和印制的介电层。第一分区优选具有在放大时可见的微观的彩虹色移效应。微观的彩虹色移效应优选由不同色彩的多个微观色点组成,其中微观色点的最大尺寸在1μm至80μm之间,优选在1μm至20μm之间,特别优选地在2μm至5μm之间。这种微观的彩虹色移效应可以用作更高级的真实性标志,其仅能借助特殊的辅助器件、如较大的放大镜或者显微镜被查验。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扩展设计,第一分区在其内部具有凹缺区域,在凹缺区域中省去所述薄层元件的干涉层结构中的介电间隔层。所述凹缺区域具有10μm至200μm、优选20μm至150μm的最大尺寸。所述凹缺区域可以提供另外的隐藏的真实性特征,因为凹缺区域和第一分区的剩余部分在以裸眼观察时具有相同的外观,但是在借助辅助器件进行放大观察时可以在凹缺区域中确定微观的彩虹色移效应的缺失。具有更大尺寸(几毫米)的更大的凹缺区域也可以考虑。这种较大的凹缺区域虽然以平常的显微镜不能检测到整体,但是真实性检验可以在凹缺区域的边缘进行,在那可以在显微镜中看到无色的区域和“彩虹”区域的过渡。本专利技术另外的扩展设计在于,防伪元件的特征区域除了第一和第二分区以外还具有第三和第四分区,其中,-特征区域在第三分区中配备微型结构,所述微型结构具有视觉可变式效应,-在特征区域的第四分区中不存在微型结构,并且-薄层元件的干涉层结构在第三和第四分区中包含气相蒸镀的介电层、但是不包含印制的介电层,因此薄层元件在第三和第四分区中产生色移效应,所述色移效应在第三分区中与微型结构的视觉可变效应相叠加。如以下更详细地描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产生具有四个不同的、相互匹配的、视觉可变效应的特征区域。薄层元件的干涉层结构有利地在所有四个分区均包含气相蒸镀的介电层,因此所述气相蒸镀的介电层在第一和第二分区中与印制的介电层一起构成薄层元件的介电间隔层。在此有利地规定,第三分区的微型结构与第一分区的微型结构相同地构成并且产生相同的视觉可变效应。总体上第一和第三分区显示出不同的外观,这是因为薄层元件在第三分区中产生色移效应,而在第一分区中的色移效应被抑制。第一分区因此仅示出由微型结构产生的视觉可变效应,而这种视觉可变效应在第三分区中与薄层元件的色移效应结合。第一分区的微型结构有利地由衍射的浮雕结构(例如全息结构)、通过微镜结构、通过微透镜结构或者通过微腔结构构成。若特征区域包含上述第三分区,则第三分区的微型结构也可以作为备选或补充通过上述结构之一构成。如所述那样,第一和第三分区的微观结构优选设计为相同的。本专利技术还包含一种具有前述形式的防伪元件的数据载体。数据载体尤其是有价文件(例如钞票、尤其是纸质钞票、聚合物钞票或薄膜复合物钞票)、股票、债券、证书、优惠券、支票、昂贵的门票,但也可以是证件(例如信用卡、银行卡、支付卡、资格卡、身份证或护照姓名页)。本专利技术还包含用于制造上述形式的视觉可变式防伪元件的方法,其中-载体基底在特征区域的第一分区中配备微型结构,所述微型结构具有第一视觉可变效应,-在特征区域的第二分区中不存在微型结构,-特征区域配备覆盖所述微型结构的、具有干涉层结构的薄层元件,所述薄层元件在第二分区中产生色移效应作为第二视觉可变效应,并且-薄层元件的干涉层结构在第一和第二分区中具有印制的介电层,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视觉可变式防伪元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保护贵重物品的视觉可变式防伪元件,所述防伪元件具有特征区域,所述特征区域显示出至少两种不同的视觉可变效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区域在第一分区中配备微型结构,所述微型结构具有第一视觉可变效应,‑在所述特征区域的第二分区中不存在微型结构,‑所述特征区域配备覆盖所述微型结构的、具有干涉层结构的薄层元件,所述薄层元件在第二分区中产生色移效应作为第二视觉可变效应,并且‑所述薄层元件的干涉层结构在第一和第二分区中具有印制的介电层,通过所述介电层而使色移效应在具有微型结构的第一分区中对于裸眼而言被抑制,因此在第一分区中仅存在微型结构的第一视觉可变效应,并且在第二分区中存在薄层元件的色移效应作为第二视觉可变效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03 DE 102014013049.51.一种用于保护贵重物品的视觉可变式防伪元件,所述防伪元件具有特征区域,所述特征区域显示出至少两种不同的视觉可变效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区域在第一分区中配备微型结构,所述微型结构具有第一视觉可变效应,-在所述特征区域的第二分区中不存在微型结构,-所述特征区域配备覆盖所述微型结构的、具有干涉层结构的薄层元件,所述薄层元件在第二分区中产生色移效应作为第二视觉可变效应,并且-所述薄层元件的干涉层结构在第一和第二分区中具有印制的介电层,通过所述介电层而使色移效应在具有微型结构的第一分区中对于裸眼而言被抑制,因此在第一分区中仅存在微型结构的第一视觉可变效应,并且在第二分区中存在薄层元件的色移效应作为第二视觉可变效应。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被印制的介电层在具有微型结构的第一分区中具有局部不规则的层厚,优选具有10%或更多、特别优选的是20%或更多、40%或更多和尤其是60%或更多的厚度变化。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薄层元件的干涉层结构包含反射层、吸收层和在反射层和吸收层之间设置的介电间隔层,或者所述干涉层结构包含两个吸收层和在两个吸收层之间设置的介电间隔层。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分区的不同的视觉可变效应相互匹配。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分区具有仅在放大时可见的微观的彩虹色移效应。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微观的彩虹色移效由不同色彩的多个微观色点组成,其中所述微观色点的最大尺寸为1μm至10μm,优选地为2μm至5μm。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分区在其内部具有凹缺区域,在凹缺区域中省去薄层元件的干涉层结构中的介电间隔层。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缺区域具有10μm至200μm、优选20μm至150μm的最大尺寸。9.按照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恩格尔曼W霍夫米勒T伯查德R利布勒A劳赫C富瑟
申请(专利权)人: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