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的散热器配置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545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良机动二轮车的外观性。在搭载了水冷式的发动机(12)的机动二轮车中,使其前面(75a)指向车辆前后方向地将散热器(75)立起配置于发动机(12)与后轮(16)之间的空间(87),由车架(11)支承,这样,与将散热器配置于车架的前部的场合相比,可使得不易从外部看到散热器(75),例如,使得发动机的外观设计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二轮车的散热器配置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的散热器配置构造的改良。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机动二轮车的散热器配置构造,例如已知有日本特开2003-89349号公报的在发动机前方的车架间配置散热器的构造。下面说明该日本特开2003-89349号公报。符号使用记载于该公报中的符号。如该公报的图1和图40所示那样,机动二轮车1在头管21的后部安装角撑板32,从该角撑板32朝大体下方延伸左右1对的下伸管33,在这些下伸管33间配置散热器10,该散热器10位于发动机9的前方。散热器10在发动机9前方配置于左右下伸管33间的、从车辆前方最容易看到的位置。为此,例如即使提高发动机的外观设计性,发动机9可从车辆侧方看到,但也不易从车辆前方或车辆前方斜侧方看到。因此,在考虑将散热器设于车身后部的场合,如设于摇臂,则向散热器的水配管等需要考虑该水配管的可动性的设计。或者,当将散热器设在车身内部时,需要确保冷却性能。另外,散热器10由于在发动机9的前方配置于左右的下伸管33间这样的从车辆可最容易看到的位置,所以,即使例如提高了发动机9的外观设计性,发动机9可从车辆两侧方看到,但也不易从车辆前方或车辆前方斜侧方看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良机动二轮车的散热器配置构造,从而-->在提高机动二轮车的外观性的同时,确保散热器的冷却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搭载水冷式的发动机的机动二轮车中,使散热器的冷却面指向车辆前后方向地将散热器立起配置于发动机与后轮之间的空间里,用车架进行支承。通过使冷却面指向车辆前后方向地将散热器配置在发动机与后轮之间的空间,从而由发动机覆盖散热器的前方,由后轮覆盖散热器的后方。因此,散热器不易从车辆前后方向看到。另外,散热器仅可从车辆侧方看到厚度量,不明显。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构成中,最好用罩覆盖空间的侧面。用罩覆盖空间的侧面,使得散热器不露出到车身侧方。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构成中,最好从可自由操纵地支承前叉的头管朝后方延伸左右1对的主构架,将该主构架的内部形成为管道形状,从而将行驶风从头管近旁通过主构架内引导至空间。由内部为管道形状的主构架,从头管近旁将行驶风引导至空间,使大量的行驶风接触到散热器。结果,由散热器对冷却水进行的冷却得到促进。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各构成中,最好在罩设置用于将行驶风引导至空间的吸气管。通过在罩设置吸气管,从而将较多的行驶风引导至空间内。结果,大量的行驶风接触到散热器,由散热器对冷却水进行的冷却得到促进。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各构成中,最好在构成车架的左右的枢轴板之间支承散热器。通过在左右的枢轴板间支承散热器,从而可由左右的枢轴板牢固地支承散热器。本专利技术的第6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各构成中,最好在侧面视图下大体重合于左右的枢轴板地配置散热器。由左右的枢轴板使得在侧面视图下不易看到散热器,可提高外观-->性。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的专利技术中,由于将散热器配置于发动机与后轮之间的空间,所以,与将散热器配置于车架的前部的场合相比,可使得不易从外部看到散热器,另外,使其冷却面指向车辆前后方向地立起配置散热器,所以,从车身侧方仅看到散热器的厚度量,可使得散热器更不不明显。因此,散热器不易露出到外部,而且,当提高了发动机的外观设计性时,发动机不由散热器覆盖,所以,可提高车辆的外观性。另外,由于将散热器固定在发动机与后轮之间的车身,所以,散热器不可动,水配管的自由度提高,而且安装构造也可较简单。在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面的专利技术中,用罩对配置了散热器的空间的侧面进行覆盖,所以,散热器不露出到外部,这样,不产生搭载了水冷式发动机的印象。例如,如在发动机设置空冷式的那样的翅片,则可产生空冷式的发动机的印象。在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面的专利技术中,由内部为管道形状的主构架,可增大引导至发动机与后轮间的空间的行驶风量,促进由散热器进行的水冷却。在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面的专利技术中,由设于罩的吸气管,将更大量的行驶风引导至发动机与后轮间的空间。可进一步促进由散热器进行的水冷却。在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构成车架的左右的枢轴板间支承散热器,所以,可由左右的枢轴板牢固地支承散热器,可抑制散热器的振动等。在本专利技术的第6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侧面观看时大体重合左右的枢轴板地配置散热器,所以,由左右的枢轴板使得不易在侧面观看时看到散热器,可提高机动二轮车的外观性。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散热器配置构造的机动二轮车的-->透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要部侧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要部平面图。图5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车架的透视图。图6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散热器配置构造的作用的第1作用图。图7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散热器配置构造的作用的第2作用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要部侧面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要部平面图。图1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散热器配置构造的作用的第1作用图。图12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散热器配置构造的作用的第2作用图。图13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散热器配置构造的另一实施形式的说明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要部侧面图。图16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散热器配置构造的透视图。图17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散热器配置构造的平面图。图18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后挡泥板的截面图。图19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散热器配置构造的作用的第1作用图。图20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散热器配置构造的作用的第2作用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要部侧面图。-->图23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散热器和后挡泥板的透视图。图24为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要部平面图。图25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散热器配置构造的作用的第1作用图。图26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散热器配置构造的作用的第2作用图。图27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散热器配置构造的作用的第3作用图。图28为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图29为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的下罩和排气管的侧面图。图30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的下罩和消声器的透视图。图31为图29的5-5线截面图。图32为图29的6-6线截面图。图33为图30的7-7线截面图。图34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散热器配置构造的机动二轮车的透视图。图35为本专利技术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图36为本专利技术机动二轮车的要部侧面图。图37为说明本专利技术驱动力传递机构的透视图。图38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驱动装置的截面图。图39A为示出比较例的皮带张紧器的作用的作用图。图39B为示出实施例的皮带张紧器的作用的作用图。图40为示出本专利技术散热器冷却机构的另一实施形式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形式。附图按符号的方向观看。(第1实施例)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散热器配置构造的机动二轮车的透视图,机动二轮车10为美式车辆,在车架11搭载由水冷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二轮车的散热器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搭载水冷式的发动机的机动二轮车中,使散热器的冷却面指向车辆前后方向地将散热器立起配置于所述发动机与后轮之间的空间,以车架进行支承。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9-30 2004-285874;JP 2004-9-30 2004-286635;1.一种机动二轮车的散热器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搭载水冷式的发动机的机动二轮车中,使散热器的冷却面指向车辆前后方向地将散热器立起配置于所述发动机与后轮之间的空间,以车架进行支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散热器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罩覆盖着所述空间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散热器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木照也网野秀夫岩田正行西明茂树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