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进气引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3381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冷却导管(1)发动机进气引气管(2),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进气引气管(2)集成有冷却导管(1),其安装在发动机进气引气管(2)的左侧或右侧,并一起安装在车体前脸进风口处,冷却导管(1)的截面为矩形,出口为微扩喇叭形,并对准舱内需要冷却的部件,用以冷却发动机舱内的部件。通过在进气引气管处集成冷却导流管,可以将环境空气直接引导到需冷却部件,能够有针对性的降低局部高温部件,而且在引气管处集成导流管,布置起来简单易行,管道截面与长度可以根据被冷却部件较方便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冷却导管的发动机进气引气管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改进,整车设计越来越紧凑,各零部件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发动机舱热辐射越来越大,使得线束、传感器、油封、蓄电池、燃油系统等部件的温度也越来越高。发动机舱内靠近排气系统的部件,如蓄电池、电器盒等很容易出现温度超标。怎样使得发动机舱内温度保持在合适范围内已经成为众多汽车制造商面临的挑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前格栅引入冷空气来冷却这些高温件是有效易行的方法。发动机引气管入口通常嵌入汽车前脸进风口处,为了保证发动机足够的进气量,引气管入口面积设计时追求越大越好,这样虽然保证了进气量,但也会阻碍冷空气流入发动机舱内冷却某些高温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冷却导管的发动机进气引气管。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的冷却导管与进气引气管集成在一起安装在前脸进风口处,导管出口为微扩张口,出口方向对准需冷却的高温部件,这样使得一部分冷却空气直接由此导管进入需冷却的高温部件表面区域,从而增加换热,降低该部件表面温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有独立进口的冷却导管与引气管集成在一起,进口段共同嵌入汽车前脸进风口处。冷却导管截面形状根据引气管的截面以及进风口截面形状可以适-->当调整,截面面积在保证引气管进气量充分的情况下足够大。冷却导管长度根据空间与需冷却部件的布置位置而定。出口段为微扩张口。该带冷却导管的发动机进气引气管。根据需冷却部件的布置位置,该冷却导管可以布置在引气管左侧或者右侧,长度与出口方向也可以适当调整,原则是对准需冷却部件的高温部位。此方法已经应用到某发动机舱温度场降低方案中,使得蓄电池表面温度降低了十度左右。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进气引气管,该发动机进气引气管集成有一个冷却装置,用以冷却发动机舱内的部件,部件涉及线束、传感器、油封、蓄电池、燃油系统,或/和其他舱内部件。所述冷却装置可以为一冷却导管,该冷却导管的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他平面形状,其出口为微扩张口或直管或其他形状,优选微扩喇叭形,对准需要冷却的部件,并将外部空气导入需要冷却部件的表面区域,并且冷却导管截面形状、长度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行调整。该冷却导管布置在进气引气管的左侧或右侧,集成在一起并安装在车体前脸进风口处。所述冷却装置可以为水冷装置,向外散热装置以及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其他冷却系统,其安装方式与导管有所不同,但根据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发动机进气引气管还可集成有多个冷却装置,用以冷却发动机舱内的部件,所述冷却装置为冷却导管,其安装在发动机进气引气管的左侧和/或右侧,并一起安装在车体前脸进风口处,冷却导管的截面为矩形,出口为微扩喇叭形,并对准舱内需要冷却的部件。-->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通过在进气引气管处集成冷却导流管,可以将环境空气直接引导到需冷却部件,能够有针对性的降低局部高温部件。(2)在引气管处集成导流管,布置起来简单易行,管道截面与长度可以根据被冷却部件较方便的调整。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带冷却导管的发动机进气引气管的前视图(左)和俯视图(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其为本专利技术多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图1给出了一种带冷却导管(1)的发动机进气引气管(2)示意图。有独立进口的冷却导管(1)与引气管(2)集成在一起,进口段共同嵌入汽车前脸进风口处。图中冷却导管(1)结构为矩形孔。根据不同的引气管以及进风口截面形状,冷却导管截面形状可以适当调整,截面面积在保证引气管进气量充分的情况下足够大。冷却导管长度根据空间与需冷却部件的布置位置而定。出口段可以为直管也可以为微扩张口。所述冷却装置可以为水冷装置,向外散热装置以及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其他冷却系统,其安装方式与导管有所不同,但根据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此外,发动机进气引气管(2)可以集成多个冷却导管(1),其安装在发动机进气引气管(2)的左侧和/或右侧,并一起安装在车体前脸进风口处,冷却导管(1)的截面为矩形,出口为微扩喇叭形,并对准舱内需要冷却的部件。-->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进气引气管,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进气引气管(2)集成有一个冷却装置,用以冷却发动机舱内的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进气引气管,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进气引气管(2)集成有一个冷却装置,用以冷却发动机舱内的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引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为一冷却导管(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引气管,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导管(1)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他平面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引气管,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导管(1)的出口为微扩张口或直管或其他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引气管,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导管(1)的出口方向对准需要冷却的部件,并将外部空气导入需要冷却部件的表面区域。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引气管,其特征在于,冷却导管(1)的截面形状、长度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行调整。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引气管,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导管(1)的出口为微扩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庆陈鸿明陶丽芳郭勇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