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7699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3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其主要包含一散热座、一光源电路板及一反射片。所述光源电路板上设有一第一石墨层,以及所述反射片上设有一第二石墨层。所述光源电路板上的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元件所产生的热能主要通过所述第一石墨层传导至所述第二石墨层,并通过所述第二石墨层来进行散热,因此所述散热座的体积可以大幅地缩小,可节省所述发光二极管车灯的制作成本及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石墨层进行热能的传导及散热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
技术介绍
随着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技术的日渐进步成熟,并且具有寿命长、反应时间快及环保等优点,因此LED灯也逐渐被应用于车用灯具中来替代传统灯泡,例如用于车前方照明用的头灯(大灯)及雾灯。然而,用于照明用的车灯必须使用高功率LED灯,但由于高功率LED灯会产生高热量,在电路板上的接面温度例如可高达摄氏80度以上,因此还必须通过功能足够强大的散热构造才能满足其在散热方面的需求。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图1是一种现有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的立体示意图,及图2是所述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的侧视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一现有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90主要包含一散热座91,所述散热座91的下表面一体成形的具有数个散热鳍片92,所述散热座91的上表面贴设一光源电路板93,所述光源电路板93上设置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元件94。此外,所述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90另包含一曲面反射片95,其设置于所述散热座91的一侧边上,用于反射所述发光二极管元件94的光线,并具有聚光效果(如图2中箭头方向)。然而,如前述的所述发光二极管元件94是一高功率LED灯,所述散热座91与所述散热鳍片92为金属材质,其所产生的高温主要通过所述散热座91向下传递,并通过该些散热鳍片92进行散热。再者,根据热传导及热对
流的原理,散热的面积是越大越好,所以对于照明用的高功率LED车灯而言,必须具有大型的散热座91及散热鳍片92才能符合所述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90的散热需求。因此,这样不但使得所述散热座91及所述散热鳍片92的体积变得庞大,而增加制作成本,并且因为其重量也相对地大幅增加,在较大的车辆震动的情况下,会造成车灯损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石墨层进行热能传导及散热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发光二极管元件产生的高温大部分都能通过石墨层横向传导的特性被传到至一反射片的外侧面进行散热,因此散热座的体积可以大幅地缩小,从而节省其制作成本及重量。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其包含:一散热座;一第一石墨层,设于所述散热座的一上表面;一光源电路板,包含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元件,设于所述第一石墨层上;一反射片,包含一底部及一顶部,所述反射片的底部设于所述散热座的至少一侧边上,所述反射片的顶部朝向所述散热座弯曲形成至少一曲面状,所述反射片的一内侧面用于反射所述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光线;及一第二石墨层,设于所述反射片的一外侧面;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元件产生的热能主要通过所述第一石墨层横向地传递至所述反射片的底部,再通过所述第二石墨层横向地传递至所述反射片的顶部,并通过所述第二石墨层向所述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的外侧进行散热。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石墨层与所述第二石墨层直接相连。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石墨层与所述第二石墨层是一种石墨贴附膜层或是一种石墨喷涂膜层。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石墨层与所述反射片之间还设有一隔热层。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石墨层上设有多个开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石墨层是一图案化的膜层。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石墨层从所述反射片的底部朝向所述反射片的顶部的方向形成一梳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座的一下表面设有数个散热鳍片。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为一耐热材质的反射片。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片的一内侧面上设有一反射镀层。【附图说明】图1:一种现有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的立体示意图。图2:一种现有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的侧视示意图。图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的立体示意图。图4: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的侧视示意图。图5: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的侧视示意图。图6: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的侧视示意图。图7: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的侧视示意图。图8: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的侧视示意图。图9A-9C: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的第二石墨层的形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幷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为让本技术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再者,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照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请参照图3及图4所示,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的立体示意图,及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的侧视示意图。如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100主要包含:一散热座10、一第一石墨层20及一光源电路板30。其中,所述散热座10的下表面设有数个散热鳍片12;所述第一石墨层20设于所述散热座10的上表面;以及所述光源电路板30设于所述第一石墨层20上,并包含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元件32,所述发光二极管元件32是一高功率LED元件。另外,所述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100另包含一反射片40及一第二石墨层50。其中,所述反射片40为包含至少一个曲面的反射片,可能是车灯的灯杯的一部分或全部,图中仅以示意的方式呈现。所述反射片40包含一底部40a及一顶部40b,所述反射片的底部40a设于所述散热座10的至少一
侧边上,所述反射片的顶部40b朝向所述散热座弯曲形成至少一曲面状,所述反射片40的内侧面用于反射所述发光二极管元件32的光线,并具有聚光效果(如图4中大型箭头方向);所述第二石墨层50设于所述反射片40的外侧面。由于石墨(Graphite)层是一种新型的导热散热材料,具有独特的晶粒取向,可使大部分的热能沿其水平方向传导,因此能均匀传导热能,使热能平均散出,避免局部高温的现象。并且,石墨的导热系数高达1600W/Mk,而铜金属的导热系数为400W/Mk,也就是石墨的导热系数为铜的的导热系数的四倍。因此,本技术充分利用上述的石墨的特性来进行热的传导及散热。如图4所示,所述发光二极管元件32产生的热能(高温)主要通过以下的途径来进行热的传导及散热:请参照图4中小型箭头方向,首先所述发光二极管元件32产生的热能向下传递至所述光源电路板30,从而继续向下传递至所述第一石墨层20,接着大部分的热能通过所述第一石墨层20横向地(向图的右方)传递至所述反射片的底部40a;由于所述第一石墨层20与所述第二石墨层50是通过所述反射片的底部40a间接相连,因此热能可通过所述反射片的底部40a向上传导至所述第二石墨层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包含:一散热座;一第一石墨层,设于所述散热座的一上表面;一光源电路板,包含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元件,设于所述第一石墨层上;一反射片,包含一底部及一顶部,所述反射片的所述底部设于所述散热座的至少一侧边上,所述反射片的所述顶部朝向所述散热座弯曲形成至少一曲面状,所述反射片的一内侧面用于反射所述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光线;及一第二石墨层,设于所述反射片的一外侧面;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元件产生的热能主要通过所述第一石墨层横向地传递至所述反射片的所述底部,再通过所述第二石墨层横向地传递至所述反射片的所述顶部,并通过所述第二石墨层向所述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的外侧进行散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包含:一散热座;一第一石墨层,设于所述散热座的一上表面;一光源电路板,包含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元件,设于所述第一石墨层上;一反射片,包含一底部及一顶部,所述反射片的所述底部设于所述散热座的至少一侧边上,所述反射片的所述顶部朝向所述散热座弯曲形成至少一曲面状,所述反射片的一内侧面用于反射所述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光线;及一第二石墨层,设于所述反射片的一外侧面;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元件产生的热能主要通过所述第一石墨层横向地传递至所述反射片的所述底部,再通过所述第二石墨层横向地传递至所述反射片的所述顶部,并通过所述第二石墨层向所述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的外侧进行散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墨层与所述第二石墨层直接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车灯的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峰洪铭灿陈嘉佑
申请(专利权)人:堤维西交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