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后尾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931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0:56
提供一种车辆用后尾门结构,其中,即使为室内放置,平衡器也不会突出至车室内,从而能够减少车室内的不可用空间。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后尾门结构的代表性构造为一种车辆用后尾门结构,其中,后尾门安装至车体且上端部可转动自如,后尾门具有树脂制成的内板,平衡器(130)配置在车室内侧,平衡器在后尾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沿车辆上下方向配置,平衡器的一端部联接至车体,当后尾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该一端部成为平衡器的上端侧,平衡器的另一端部联接至内板,当后尾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该另一端部成为平衡器的下端侧,其中,内板设置有当后尾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收纳平衡器的凹部(124),在凹部中配置有联接到平衡器的另一端部的联接构件(球头销12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平衡器和树脂制成的内板的车辆用后尾门结构
技术介绍
在车辆开发中,使车辆轻量化和改善燃油效率是重要的。例如,舱背式(hatchback-type)车辆的后尾门由金属制成,但是能够预期为了车辆的轻量化,将来会广泛使用树脂制成的后尾门。在后尾门安装有保持全开的后尾门处于打开状态的后尾门平衡器(以下简称为“平衡器”)。在平衡器的配置方法中,取决于安装位置来区分“室外放置”和“室内放置”。此外,取决于平衡器端部联接位置来区分“反转式”和“倒立式”。基于各种组合,构想出总共四种类型的配置方法。根据车辆的设计和目的使用不同的组合,并不存在哪一种优越的结论性的决定因素。图5A和图5B示出说明平衡器的配置的示意图。后尾门500的车门接缝线502与实际的开口部504不相同,存在两者重叠的部分,这被称为“重叠边缘”。图5A是室外放置倒立式的示例。在室外放置的情况下,平衡器510配置于重叠边缘。此外,在倒立式的情况下,当后尾门500开闭时,平衡器510的筒体512和杆514的上下关系不颠倒。图5B是室内放置反转式的示例。在室内放置的情况下,平衡器510配置在重叠边缘的室内侧。换言之,在室内放置的情况下,平衡器510配置在密封条506的内侧。此外,在反转式的情况下,当后尾门500关闭时以及当后尾门500打开时,筒体512与杆514的上下关系颠倒。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室外放置倒立式的平衡器的构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3065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168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需要重叠边缘来配置诸如密封条(weather strip)、门锁和平衡器等的部件。然而,重叠边缘面积越増大,车辆重量越増大。在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那样使用室外放置的平衡器的情况下,为了收纳平衡器,柱508a(参照图5A)需要变厚,重叠边缘需要变大。因此,存在着将出现车辆重量増大、后方的视野减小的风险。另一方面,在使用将平衡器配置在车室内的室内放置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柱508b(参照图5B)细,这有助于车辆的轻量化。当后尾门打开时不存在问题,然而,当后尾门关闭时,平衡器将突出至车室内部,可能与行李干涉。图6A是示出具有室内放置的平衡器的后尾门的关闭状态的后视图,图6B是沿着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6C是沿着图6A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图6D是沿着图6A的线C-C截取的截面图。如图6B、图6C和图6D所示,存在着在平衡器510(筒体512、杆514)的周围产生不可用空间、车室的容量减小的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用后尾门结构,其中,即使为室内放置,平衡器也不会突出至车室内,从而能够减少车室内的不可用空间。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后尾门结构的代表性构造为一种车辆用后尾门结构,其包括:后尾门,其安装至车体且上端部可转动自如,所述后尾门具有安装至车室内侧的树脂制成的内板;密封条,其密封车辆的后尾门用开口部;和平衡器,其安装在所述密封条的车室内侧,所述平衡器的一端部联接至车体,另一端部联接至所述内板,其中,所述内板设置有当所述后尾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收纳所述平衡器的凹部,并且在所述凹部中配置有联接到所述平衡器的另一端部的联接构件。在上述构造中,利用树脂制成的内板的有利点,在内板设置凹部并将平衡器收纳于凹部。因此,即使为室内放置,平衡器也不再突出至车室内,所以能够减少车室内的不可用空间。还可以包括增强肋,所述增强肋形成在所述内板的后侧并且增强所述凹部。能够容纳如上所述的平衡器的凹部是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槽。因此,相对于沿着凹部的壁面的方向上的弯曲,刚性增大,但是相对于横向(整体扭曲的方向),刚性未增大。鉴于此,通过形成用于增强凹部的增强肋,能够确保凹部的用于支撑平衡器的动作的刚性。还能够包括:轴套,其形成在所述内板的背面且在所述凹部的附近;增强肋,其形成在所述内板的背面并联接所述凹部和所述轴套;和增强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内板的背面的所述联接构件的安装位置处,所述增强构件紧固至所述轴套。因此,能够增大联接构件在内板上的安装位置处的刚性。此外,轴套因其为圆筒形状,所以是高刚性部,通过使用增强肋联接凹部和轴套,能够显著改善凹部的刚性。此外,所述轴套能够形成在所述内板的基面的背面且在所述凹部的两侧,所述增强构件能够在该两侧处紧固至所述轴套,所述凹部能够被所述增强肋和所述增强构件围成U字形截面而使得其强度被增强。因此,从截面图看,凹部的所有三个面都能够增强,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凹部的刚性。所述联接构件可以为球头销,所述球头销可以安装至所述凹部的侧面,所述平衡器围绕所述球头销的轴转动。这消除了对平衡器的销座(socket)相对于球头销(ball stud)的转动角的限制,所以去除了对后尾门的张开角和平衡器的安装角度等的限制,增大了设计的自由度。所述凹部、所述平衡器和所述球头销可以设置在所述后尾门的车辆左右方向两侧,所述球头销可以安装在所述凹部的在车辆左右方向上位于相反侧的侧面。各平衡器的一端部安装至车体侧的球头销,车体侧的球头销安装至车室的左右内板(后侧围内板),并且安装成向车室内侧突出。因此,车体侧的球头销的取向在车辆的左右侧相反。鉴于此,如上所述,通过将后尾门侧的球头销沿左右相反的方向安装,能够使左右平衡器的上下销座的方向彼此一致,因此在左右侧能够使用相同类型的平衡器。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实现生产率的改善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车辆用后尾门结构,其中,即使为室内放置,平衡器也不会突出至车室内,从而能够减少车室内的不可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车辆用后尾门结构的后视图。图2是说明后尾门的车室内侧的立体图。图3A、图3B和图3C示出说明内板和平衡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4A和图4B示出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后尾门结构的图。图5A和图5B示出说明平衡器的配置的示意图。图6A、图6B、图6C和图6D包括后视图,示出具有室内放置的平衡器的后尾门的关闭状态。图7A和图7B分别是示出图4A中示出的内板的车辆左侧的平面截面图和说明与图4B中说明的平衡器对应的车辆右侧的平衡器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车辆、102…柱、104…车门接缝线、106…开口部、108…密封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后尾门结构,其包括:后尾门,其安装至车体且上端部可转动自如,所述后尾门具有安装至车室内侧的树脂制成的内板;密封条,其密封车辆的后尾门用开口部;和平衡器,其安装在所述密封条的车室内侧,所述平衡器的一端部联接至车体,另一端部联接至所述内板,其中,所述内板设置有当所述后尾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收纳所述平衡器的凹部,并且在所述凹部中配置有联接到所述平衡器的另一端部的联接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16 JP 2013-1479461.一种车辆用后尾门结构,其包括:
后尾门,其安装至车体且上端部可转动自如,所述后尾门具有安装至车
室内侧的树脂制成的内板;
密封条,其密封车辆的后尾门用开口部;和
平衡器,其安装在所述密封条的车室内侧,所述平衡器的一端部联接至
车体,另一端部联接至所述内板,
其中,所述内板设置有当所述后尾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收纳所述平衡器的
凹部,并且
在所述凹部中配置有联接到所述平衡器的另一端部的联接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后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还
包括增强肋,所述增强肋形成在所述内板的后侧并且增强所述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后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还
包括:
轴套,其形成在所述内板的背面且在所述凹部的附近;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田义之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