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四连杆后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926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汽车的四连杆后桥,该后桥包括:    -一个纵拉杆(4)和三个横向连杆(6、7、8),它们至少部分地通过弹性运动的轴承(5、9、10、11)作用在汽车车身上,    -其中两个横向连杆(6、7)位于下方,一个横向连杆(8)位于上方,    -位于下方的横向连杆中的沿汽车方向位于前方的那一个(6)与其轴承一起的整体刚度比其它横向连杆-轴承布置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四连杆后桥
技术介绍
多连杆后桥通常已知与汽车有关。那么例如在Reimpell的《底盘技术基础》(Fahrwerktechnik Grundlagen)中(Vogel出版社1995年第三版第14页)公开了以一个双横向连杆的车轮悬架形式的多连杆后轴,该后轴在汽车每侧各具有一个纵拉杆,该纵拉杆由两个横向连杆引导。该纵拉杆同时用作车轮支架并分别通过一个弹性运动的轴承顶靠到汽车车身上。该横向连杆上下布置。微段弹簧(Miniblockfeder)使位于上方的横向连杆支撑到汽车车身上。另外设置两个轴承上方辅助弹簧的减震器。这些减震器在车轮中心的后方作用在纵拉杆的端部处并且在横向连杆的后方基本上垂直向上地延伸。在已知的多连杆后桥中,横向连杆在车辆纵向和汽车横向上倾斜地延伸,以便与轴承的不同的橡胶硬度共同实现有利的行驶性能。在这里尤其是力求一种在制动力的情况下的前束效果、在转弯行驶时的侧向力转向不足或者至少一种中性特性、阻止负荷交变反应以及一种良好的换道和直线滑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该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任务是提出一种替代的多连杆后桥,该后桥具有一种良好的行驶动力性和一种较高的行驶舒适性。本专利技术尤其是想要创造一种后桥,其中在侧向力的作用下避免出现车轮外倾转向过量(Nachspuruebersteuern)。为了解决这个任务,建议一种用于汽车的四连杆后桥,其中一个纵拉杆和三个横向连杆作用到汽车车身上,它们至少部分地通过弹性动力的轴承支撑在汽车车身上。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横向连杆布置在下方,一个横向连杆布置在上方。位于下方的横向连杆中的沿行驶方向位于前方的那一个与其轴承一起具有一个比其它横向连杆-轴承布置小的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允许通过多个连杆而在行驶动力性和行驶舒适性方面使底盘调节具有高度灵活性。所建议的连杆布置尤其允许在纵向连接和横向连接之间很大程度上分开。这可以使在汽车车身上的纵拉杆轴承结构较软,以此对于行驶舒适性是有利的,因此基本上不会损害行驶动力性。更确切地说,行驶动力性的优化可以通过横向连杆的方案来进行。根据本专利技术,前下方的横向连杆-轴承布置的整体刚度明显比其它横向连杆-轴承布置软。这表明,在这样一种规定的前提下在较高的行驶舒适性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一种中性的或者略微转向不足的行驶性能,该性能使汽车司机感到灵敏。前下方的横向连杆的横向连杆-轴承布置的整体刚度在优选的方案中分别小于其它横向连杆-轴承布置的整体刚度的80%。在单个横向连杆上的刚度的差别最好通过每一个在车身侧的连杆轴承的结构来获得。在使用橡胶-金属轴承时,在这里橡胶刚度是明显的调整手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横向连杆分别通过一个铰链连接在一个车轮支架上。在这里该车轮支架可以与纵拉杆集成在一起,然而它最好是一种独立的连接到纵拉杆上的元件。通过横向连杆的单独的连接,可以在大批量生产中连杆角度的一次确定的配置的情况下,通过只改变连杆轴承弹性而就不同的需求对底盘进行调节。由此例如可以比较简单地在获得批量类型外提供底盘调节的运动款式。前下方的横向连杆最好在车轮中心的前方和下方作用到车轮支架上。有利的特别是这样一种布置,其中前下方的横向连杆以与汽车横向呈一个10至60度的角度、最好是10至30度的角度从车轮支架处倾斜向前地延伸。后下方的横向连杆也最好在车轮中心的下方作用到车轮支架上,然而作用点位于车轮中心的后方。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这样一种布置是有利的,其中后下方的横向连杆以一个与汽车横向呈10至30度的角度从车轮支架处倾斜向后地延伸。在这种情况下,两个连杆可以撑开一个共同的下方连杆平面。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的方案中,上方的横向连杆在汽车纵向上、在下方横向连杆之间、在车轮中心的上方作用到车轮支架上。这最好如此实现上方的横向连杆以一个与汽车横向呈0至60度的角度、最好是10至30度的角度从车轮支架处沿汽车横向或者倾斜向前地延伸。为了在车轮剧烈地弹性跳动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极端的转弯行驶时改善行驶稳定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四连杆后桥最好进行如下改进纵拉杆的弹性运动的轴承沿汽车纵向是弹性的,汽车每一侧设置一个减震器,该减震器以一个端部在车轮中心的后方和下方作用到车轮支架上,并以其上方的连接在汽车车身上的端部向前倾斜。减震器的布置以及尤其是它沿着汽车纵向的倾斜在剧烈的弹性跳动以及上述的连杆配置的情况下导致一种附加的、校正的前束效果,利用该效果即使在极端的行驶条件下也可以保证一个中性的或者转向不足的行驶性能。此外相应的独立悬架尺寸保持紧凑,并可以使一个较高的连续载重宽度(Durchladebreite)和较低的承载梁(Ladekante)成为可能。已经显示对此特别有利的是,减震器沿汽车纵向与竖直面的倾斜角度处于10至30度的范围内。根据另一种优选的方案,减震器如此布置减震器的力作用线沿汽车横向在车轮接地点的内侧上与车轮接地面相交。这允许在汽车横向上狭窄的结构,并保证在弯道中的连续行驶性能。通过减震器的向前倾斜来反作用于因侧向力所产生的沿汽车纵向的、造成车轮外倾的倾翻力矩。最好如此来实现对于减震器沿汽车纵向和沿汽车横向的倾斜角的调整在最大的弹性跳动的情况下,由于沿汽车纵向的倾翻力矩所产生的车轮外倾作用通过由减震器的前倾角所产生的一个前束效果来补偿。附图说明下面借助于一个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示出图1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以一辆汽车的一个独立悬架的形式示出的四连杆后桥的示意性空间视图,图2根据图1的在静止状态下的四连杆后桥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根据图1的在侧向力影响下的四连杆后桥的示意性俯视图,图4根据图1的在静止状态下的四连杆后桥的示意性后视图,图5根据图1的在静止状态下的四连杆后桥的示意性侧视图,图6根据图1的在侧向力影响下的四连杆后桥的位于下方的横向连杆的示意性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至图6中示出的实施例示出一个与一个汽车车轮2相关的汽车四连杆后桥1。在这里汽车车轮2不是驱动轮。然而下面所说明的四连杆后桥也可以安装在驱动后桥上。如图1可以获知汽车车轮2轴承在一个车轮支架3上。车轮支架3通过四个车轮导向元件支撑在没有详细示出的汽车车身上。在这种情况下,汽车每一侧设置一个围绕汽车轴易弯曲的纵拉杆4,该纵拉杆与车轮支架3刚性连接。可选择的是,一个抗弯的纵拉杆也可弹性地与车轮支架相连接。起决定性的是,纵拉杆或者其连接不允许车轮支架的转向运动。通过一个弹性运动的轴承5实现在汽车车身上的联接、为了获得较高的驾驶舒适性该轴承沿汽车纵向设计得较软,以便减缓或者抑制从汽车车轮到汽车车身的冲击或者振动的传递。另外汽车每侧设置三个横向连杆6,7,8,该连杆分别用一个端部通过一个弹性动力的轴承9、10或者11支撑在汽车车身上,并且用其另一个端部分别通过一个铰链12、13或者14连接到车轮支架3上。横向连杆中的两个6和7布置在车轮中心M下方的一个下部受力平面内,与此相反第三横向连杆8位于车轮中心M的上方一个第二受力平面内。在这种情况下,在这里设计成转向横拉杆的前下方的横向连杆6在车轮中心M的前面作用到车轮支架3上。该横向连杆以与汽车横向呈一个10至60度的角度、最好是10至30度的角度从车轮支架3处倾斜向前地延伸。后下方的横向连杆7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欣策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