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双相内激波式纯滚动汽车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8107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3:49
双相内激波式纯滚动汽车差速器,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差速器,其外齿内保持架的外部是锥齿轮,内部是移动式套筒滚柱的保持架,动力由外齿内保持架外部的锥齿轮输入,经保持架传给移动式套筒滚柱,移动式套筒滚柱再将动力传给与左车轮固连的左半轴中心轮和与右车轮固连的右半轴两相内凸轮,从而使左右车轮实现差速。该差速器省去了传统汽车差速器中的行星齿轮系统,其移动式套筒滚柱与保持架、左半轴中心轮和右半轴两相内凸轮之间均为多齿啮合,而且均构成纯滚动接触啮合副,故该差速器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多齿啮合、重合度大,承载能力强,传动效率高,可广泛用于需要差速器的各种轮式车辆,如汽车、工程车辆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一种双相内激波式纯滚动汽车差速器,用于轮式车辆的差速,属于机 械传动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汽车差速器均采用由多个直齿圆锥齿轮组成的行星齿轮系统来实现 差速的目的,虽然该系统能够实现汽车左、右半轴差速的功能,但该系统构件较多,轴向及 径向尺寸都大、体积大、重量较重,特别是对于重型汽车而言,为了能实现差速并传递足够 的动力,则体积和重量会进一步增加;直齿圆锥齿轮传动还具有重合度低,故承载能力低, 传动效率不高,直齿圆锥齿轮加工困难,工艺性较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汽车差速器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紧凑、轴向和径向尺寸小、重量轻、重合度高、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的新型汽车差速 器一一双相内激波式纯滚动汽车差速器。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相内激波式纯滚动汽车差 速器,主要由外齿内保持架(1)、左半轴中屯、轮(2)、圆锥滚子轴承(3)、右半壳(4)、移动式套 筒滚柱(5)、右半轴两相内凸轮(6)、深沟球轴承(7)、螺钉(8)、深沟球轴承(9)、滚针(10)、端 块(12)、销(13)、滚针套筒(14)、滚针(15)、销轴(16)、套筒垫片(17)、深沟球轴承(18)组成, 其特征在于:擬弃了传统汽车差速器的行星齿轮系统,代之W "外齿内保持架一一滚柱一一 右半轴两相内凸轮"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外齿内保持架(1)、移动式套筒滚柱(5)、左半轴 中屯、轮(2)、右半轴两相内凸轮(6),W此系统实现差速,构成差速器;外齿内保持架(1)的外 部是直齿圆锥齿轮、内部是套筒结构,沿该套筒结构周向开有Zi个径向导槽,在该导槽内装 有移动式套筒滚柱(5),故称该套筒结构为保持架,所W外齿内保持架(1)既是主减速器的 一个锥齿轮,又是差速器机构中的保持架,外齿内保持架(1)将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有机地合 为一体,外齿内保持架(1)与右半壳(4)通过螺钉(8)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并由一对圆锥滚 子轴承(3)支撑在机架上;左半轴中屯、轮(2)的左端为左半轴,左半轴中屯、轮(2)通过左半轴 与左边车轮(19)相固连,左半轴中屯、轮(2)的右端为具有多个凸出部分的外齿轮,左半轴中 屯、轮(2)的外齿轮齿廓曲线是移动式套筒滚柱(5) -方面随外齿内保持架(1)转动,另一方 面又在外齿内保持架(1)的径向导槽中移动的过程中所处一系列位置的包络线,左半轴中 屯、轮(2)内嵌于外齿内保持架(1)的套筒结构内,左半轴中屯、轮(2)最右端通过深沟球轴承 (9)支承于右半轴两相内凸轮(6)之内,左端通过深沟球轴承(18)支撑于外齿内保持架(1) 之内;右半轴两相内凸轮(6)的右端为右半轴,该右半轴与右边车轮(20)固连在一起,右半 轴两相内凸轮(6)的内部是双相内凸轮,即双偏屯、圆或楠圆形两相内凸轮,其自身质量完全 平衡,外齿内保持架(1)的套筒结构内嵌于右半轴两相内凸轮(6)之内,右半轴两相内凸轮 (6)由一对深沟球轴承(7)支撑在右半壳(4)中;上述移动式套筒滚柱(5)由端块(12)、销 (13)、滚针套筒(14)、滚针(15)、销轴(16)组成,端块(12)和销轴(16)的大端均为长方块结 构,滚针套筒(14)被端块(12)和销轴(16)的大端限制在销轴(16)上,并与销轴(16)通过滚 针(15)组成转动副;在外齿内保持架(1)的套筒结构的径向导槽内壁上沿径向开有用W装 滚针(10)的沟槽,在该沟槽内装有若干根滚针(10),移动式套筒滚柱巧)装在外齿内保持架 (1) 的套筒结构的径向导槽内,其端块(12)和销轴(16)的大端可在外齿内保持架(1)的径向 导槽中径向移动并通过导槽内的若干根滚针(10)与外齿内保持架(1)的径向导槽组成滚动 联接关系,使移动式套筒滚柱(5)与外齿内保持架(1)之间的接触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 擦;移动式套筒滚柱(5)的滚针套筒(14)的外圆柱表面与左半轴中屯、轮(2)的外齿轮齿廓和 右半轴两相内凸轮(6)的两相内凸轮轮廓分别相晒合各组成一个滚动高副;左半轴中屯、轮 (2) 的齿数Z2和移动式套筒滚柱巧)的数目Zi相差为2。 本专利技术差速器其它未提及的地方,如左半轴中屯、轮(2)、右半轴两相内凸轮(6)与 车辆车轮的联接等均采用现有技术。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专利技术点在于: ①本专利技术用"外齿内保持架一一滚柱一一右半轴两相内凸轮"系统代替传统汽车 差速器的行星齿轮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外齿内保持架、移动式套筒滚柱、左半轴中屯、轮、 右半轴两相内凸轮,W此系统实现差速,构成差速器。 ②外齿内保持架的外部是直齿圆锥齿轮、内部为套筒结构,沿该套筒周向开有Zi 个径向导槽,在该导槽内装有移动式套筒滚柱,故称该套筒结构为保持架,所W外齿内保持 架既是主减速器的一个锥齿轮,又是差速器机构中的保持架,外齿内保持架将主减速器和 差速器有机地合为一体;左半轴中屯、轮的左端为左半轴,左半轴中屯、轮通过左半轴与左边 车轮相固连,左半轴中屯、轮的右端是具有多个凸出部分的外齿轮,左半轴中屯、轮的外齿轮 齿廓曲线是移动式套筒滚柱一方面随外齿内保持架转动,另一方面又在外齿内保持架的径 向导槽中移动的过程中所处一系列位置的包络线,左半轴中屯、轮内嵌于外齿内保持架的套 筒结构内,左半轴中屯、轮的最右端通过深沟球轴承支撑于右半轴两相内凸轮中,左端通过 深沟球轴承支撑于外齿内保持架中;将一个两相内凸轮与右半轴设计为一体,称为右半轴 两相内凸轮,该两相内凸轮的内部是双偏屯、圆或楠圆形的两相内凸轮,其自身质量完全平 衡,外齿内保持架的套筒结构内嵌于右半轴两相内凸轮之中,右半轴两相内凸轮的右边为 右半轴,右半轴两相内凸轮通过右半轴与右边车轮相连,右半轴两相内凸轮通过一对深沟 球轴承支撑于右半壳内。 ③移动式套筒滚柱由端块、销、滚针套筒、滚针、销轴组成,端块和销轴的大端均为 长方块结构,滚针套筒被端块和销轴的大端限制在销轴上,并与销轴通过滚针组成转动副; 在外齿内保持架的套筒结构的径向导槽内壁上沿径向开有用W装滚针的沟槽,在该沟槽内 装有若干根滚针,移动式套筒滚柱装在外齿内保持架的套筒结构的径向导槽内,其端块和 销轴的大端可在外齿内保持架的径向导槽中径向移动并通过导槽内的若干根滚针与外齿 内保持架的径向导槽组成滚动连接关系,使移动式套筒滚柱与外齿内保持架之间的接触由 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移动式套筒滚柱的滚针套筒的外圆柱表面与左半轴中屯、轮的外齿 轮齿廓和右半轴两相内凸轮的内轮廓分别相晒合各组成一个滚动高副。 ④驱动力传递给外齿内保持架后经移动式套筒滚柱传给左半轴中屯、轮和右半轴 两相内凸轮,从而传递给左、右车轮,而移动式套筒滚柱与左半轴中屯、轮、外齿内保持架及 右半轴两相内凸轮之间均为滚动摩擦联接,故本专利技术差速器的传动效率高。 ⑤移动式套筒滚柱与左半轴中屯、轮、外齿内保持架及右半轴两相内凸轮之间均为 多齿晒合,故重合度大,承载能力大,可实现大功率、大扭矩差速传动。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常用汽车差速器相比,具有W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结构紧凑,轴向和径向尺寸小,体积小,重量更轻 本专利技术采用"外齿内保持架一一滚柱一一右半轴两相内凸轮"系统代替传统汽车差速 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相内激波式纯滚动汽车差速器

【技术保护点】
双相内激波式纯滚动汽车差速器,主要由外齿内保持架(1)、左半轴中心轮(2)、圆锥滚子轴承(3)、右半壳(4)、移动式套筒滚柱(5)、右半轴两相内凸轮(6)、深沟球轴承(7)、螺钉(8)、深沟球轴承(9)、滚针(10)、端块(12)、销(13)、滚针套筒(14)、滚针(15)、销轴(16)、套筒垫片(17)、深沟球轴承(18)组成,其特征在于:摒弃了传统汽车差速器的行星齿轮系统,代之以“外齿内保持架一一滚柱一一右半轴两相内凸轮”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外齿内保持架(1)、移动式套筒滚柱(5)、左半轴中心轮(2)、右半轴两相内凸轮(6),以此系统实现差速,构成差速器;外齿内保持架(1)的外部是直齿圆锥齿轮、内部是套筒结构,沿该套筒结构周向开有个径向导槽,在该导槽内装有移动式套筒滚柱(5),故称该套筒结构为保持架,所以外齿内保持架(1)既是主减速器的一个锥齿轮,又是差速器机构中的保持架,外齿内保持架(1)将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有机地合为一体,外齿内保持架(1)与右半壳(4)通过螺钉(8)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并由一对圆锥滚子轴承(3)支撑在机架上;左半轴中心轮(2)的左端为左半轴,左半轴中心轮(2)通过左半轴与左边车轮(19)相固连,左半轴中心轮(2)的右端为具有多个凸出部分的外齿轮,左半轴中心轮(2)的外齿轮齿廓曲线是移动式套筒滚柱(5)一方面随外齿内保持架(1)转动,另一方面又在外齿内保持架(1)的径向导槽中移动的过程中所处一系列位置的包络线,左半轴中心轮(2)内嵌于外齿内保持架(1)的套筒结构内,左半轴中心轮(2)最右端通过深沟球轴承(9)支承于右半轴两相内凸轮(6)之内,左端通过深沟球轴承(18)支撑于外齿内保持架(1)之内;右半轴两相内凸轮(6)的右端为右半轴,该右半轴与右边车轮(20)固连在一起,右半轴两相内凸轮(6)的内部是双相内凸轮,即双偏心圆或椭圆形两相内凸轮,其自身质量完全平衡,外齿内保持架(1)的套筒结构内嵌于右半轴两相内凸轮(6)之内,右半轴两相内凸轮(6)由一对深沟球轴承(7)支撑在右半壳(4)中;上述移动式套筒滚柱(5)由端块(12)、销(13)、滚针套筒(14)、滚针(15)、销轴(16)组成,端块(12)和销轴(16)的大端均为长方块结构,滚针套筒(14)被端块(12)和销轴(16)的大端限制在销轴(16)上,并与销轴(16)通过滚针(15)组成转动副;在外齿内保持架(1)的套筒结构的径向导槽内壁上沿径向开有用以装滚针(10)的沟槽,在该沟槽内装有若干根滚针(10),移动式套筒滚柱(5)装在外齿内保持架(1)的套筒结构的径向导槽内,其端块(12)和销轴(16)的大端可在外齿内保持架(1)的径向导槽中径向移动并通过导槽内的若干根滚针(10)与外齿内保持架(1)的径向导槽组成滚动联接关系,使移动式套筒滚柱(5)与外齿内保持架(1)之间的接触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移动式套筒滚柱(5)的滚针套筒(14)的外圆柱表面与左半轴中心轮(2)的外齿轮齿廓和右半轴两相内凸轮(6)的两相内凸轮轮廓分别相啮合各组成一个滚动高副;左半轴中心轮(2)的齿数和移动式套筒滚柱(5)的数目相差为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尚明陈飞宇徐毅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