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铁军专利>正文

一种机动车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65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车轮,主要由Ⅰ层的轮鼓、内轮圈整圈,Ⅱ层的内轮圈三块“T”型轮圈、空心固定螺销、平衡销,Ⅲ层的立式扩张螺旋弹簧1、2、3、4组,Ⅳ层的实心橡胶轮带小万向节、连接块、钢丝网圈、加厚轮带带纹外层等部件所构成。使用本车轮可以避免在现有车轮上经常发生的爆胎、扎胎、漏气等突然情况而造成的车毁人亡事故,一经装配,可永久使用。且结构简单、耐高低温、坚固、实用安全可靠、无需充气、永戳不破、抗冲击、弹力强、减震缓冲效果高,能适用于各种机动车辆。(*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交通运输工具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车轮。尤其是一种无内外胎、具有较高的弹性、永久性的用于机动车的车轮。汽车、自行车及各种车辆的使用的轮胎产生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技术改进,无论从技术,质量,制造工艺、材料结构、爆胎、扎胎、漏气、气压不平衡,气压高低不均,轮胎易老化,而多次更换轮胎等缺点,仍不能解决。近几年来在车轮
中虽然出现了无内胎式充气式汽车车轮、弹性车轮等、但对轮胎所存在的缺点仍未能解决,如无内胎式充气汽车车轮、未能解决轮胎的缺点、弹性车轮所述的原理、并未能在实践中对车轮在高速、制动中所产生的巨大纵向惯性速度冲力、和车轮在行驶中转弯中产生的横向惯性冲力,进行完全的解决。长期以来在各种路况所行驶的各种车辆,在行驶中或停放时,因爆胎、扎胎、气压不平衡、漏气等轮胎因素、造成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和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汽车在行驶途中,某一个前轮或后轮因出现爆胎、扎胎、漏气等突然情况而造成1车辆侧翻;2失去平衡而撞击其它物体;3甚致造成车毁人亡等重大交通事故;4长途行驶的车辆因出现扎胎、漏气情况而更换的备胎也已扎破时,如破损面积较大、又不能及时修补和进行及时充气时,经常出现不能自救,只能向其它过往车辆求援,否则无可奈何;5轮胎受天候地理的局限性较大,如在恶劣的气候中出现扎胎时无论更换备胎或修补、充气都给人们带来困难和不便;7当轮胎气压高时或载重车辆空驶时失去良好的减振效果,气压不足时增加轮胎的磨损和气油消耗;8车辆多次更换轮胎增加经济费用消耗,降低时间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缺点,提出取消以任何胎状形式而制成的轮胎、杜绝因轮胎因素造成交通事故。达到使用安全可靠性,提高行车效率,增强各种天候地理的通过性。一经装配,永不会发生爆胎、扎胎、漏气等情况,可永久使用乃至于与车同时报废,甚至翻新车轮外带、带纹后仍可使用,其寿命超过车辆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附图说明图1-9,本技术它包括I、II、III、IV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结构层,由轮鼓轴头内孔1、轮鼓固定螺孔2、轮鼓3、内轮圈整圈与“T”型轮圈固定螺销4、内轮圈整圈5所构成,II层由内轮圈三块“T”型轮圈6、立式扩张螺旋弹簧固定空心螺销7、三块“T”型轮圈中立圈8、立式扩张螺旋弹簧平衡销9所构成,III层由立式扩张螺旋弹簧旋心10、立式扩张螺旋弹簧一组11、立式扩张螺旋弹簧2、3、4组12、立式扩张螺旋弹簧弯轴13所构成,IV层由小万向节与立式扩张螺旋弹簧弯轴轴套14、实心橡胶轮带小万向节纵向活节15、小万向节横向活节16、实心橡胶轮带内层17、小万向节与实心橡胶轮带连接臂18、实心橡胶轮带内层与小万向节连接块19、实心橡胶轮带内层钢丝网圈20、实心橡胶轮带加厚带纹底部中层21、实心橡胶轮带加厚带纹外层22所构成,其中所述的、I层的轮鼓轴头内孔1是安装在前后车轴两端结合的部分、轮鼓固定螺孔2、通过六个螺丝将轮鼓与前后车轴两端相固定,轮鼓3、与内轮圈整圈内层5、相连接固定;所述的II层由I层内轮圈整圈外部5、通过内轮圈整圈与三块“T”型轮圈固定螺销4、与三块“T”型轮圈6、相固定、且三块“T”型轮圈6、8、中的一圈立式扩张螺旋弹簧11、12、通过空心螺销7、固定,其中“T”型轮圈中立圈8、外缘设置一圈平衡销9;所述的III层的立式扩张螺旋弹簧11、固定在“T”型轮圈中立圈8、的两侧、且固定一圈纵向交错的弹簧网,由立式扩张螺旋弹簧11、的两臂前端弯轴13、左、右固定在小万向节上部纵向活节14、轴套内15。也就是说上述用于机动车的车轮,采用以含碳量较高、弹性很强的金属材料制成的立式扩张螺旋弹簧,替代气压轮胎和其它所有轮胎,并由弹性很强的立式扩张螺旋弹簧组合成以“T”型内轮圈与外轮带之间的轮簧网圈,构成一个弹力很强的外轮带,替代轮胎。其功能超过轮胎的弹性二倍以上,并能适应各种高低不平的路面,吸收各种障碍物,在通过障碍物时车辆与人的感觉震动微呼其微,因此增强减震效果,达到通过性和平稳性的目的。较之现有的技术本技术用于机动车车轮的优点1它无任何内外胎,从而杜绝了爆胎、扎胎、漏气等现象,并大幅度提高行车效率;2车轮外带是由弹力性、耐高低温、耐腐蚀、耐拉力都很强的橡胶和金属链环、小万向节连接块、纵横交错钢丝网圈组成。因无任何内外胎,所以不怕任何的金属锐器穿刺、永不被戳破;3车轮外带与内轮圈之间是由弹性很强的立式扩张螺旋弹簧组成一圈伸缩性很强弹力很大的轮簧网圈组成,它能在限定负荷内适应各种高低不平的路面、能吸收各种障碍物对车和人体产生的震动、而增加减震效果,降低因车辆震动产生的机械损耗,从而使车的行驶更加平稳、舒适,所以它具有高质量的弹性;4车轮内圈是由高强度合金钢材制成的“T”型车轮内圈它主要是连接轮鼓固定立式螺旋弹簧及弹簧固定销组成,车轮“T”型内圈与轮鼓是固定形成一体、而又连接立式扩张螺旋弹簧纵横交错组成轮圈和轮带,并形成一个整体的车轮,所以它具有稳定性、可靠性;5车轮外轮带是由小万向节连接块、链环、纵横交错钢丝网组成轮带内层、其外层采用耐腐蚀抗拉力橡胶制成带纹、其厚度比普通带纹厚度增厚四倍到六倍,其耐磨损、寿命超过了车辆本身使用寿命、同时立式扩张螺旋弹簧和“T”型内轮圈等是由金属合成材料制成、其寿命也超过车辆使用寿命,所以它是永久性的。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1是机动车车轮平面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机动车车轮侧面断层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是机动车车轮侧面单组“T”型结构与立式扩张螺旋弹簧断层剖视图图3-1立式扩张螺旋弹簧前端弯轴与内轴套断层剖视图图3-2立式扩张螺旋弹簧前端弯轴轴套剖视图图4是机动车车轮侧面单组“T”结构未装配部件剖视图图4-1内轮圈“T”型轮圈中立圈空心固定螺销左右螺母结构剖视图图4-2内轮圈“T”型轮圈中立圈空心固定螺销与左右螺母分解图图、5是机动车车轮立式扩张螺旋弹簧未装配平面图、图5-1立式扩张螺旋弹簧侧面左视图图5-2立式扩张螺旋弹簧侧面右视图图6是机动车轮内轮圈三块“T”型轮圈平面结构未装配图图6-1内轮圈三块“T”型轮圈侧面立视图图7是轮鼓平面结构剖视图图7-1机动车车轮轮鼓与轮圈整圈断层结构剖视图图8是机动车车轮实心橡胶轮带小万向节平面结构剖视图图8-1小万向节与连接臂侧面结构剖视图图9是机动车车轮轮带平面未装配部件断面橡胶小万向节连接块、钢丝网圈剖视图图中1轮鼓轴头内孔、2轮鼓固定螺孔、3轮鼓、4内轮圈整圈与“T”型内轮圈固定螺销、5内轮圈整圈、6内轮圈三块“T”型轮圈、7立式扩张螺旋弹簧固定空心螺销、8“T”型轮圈中立圈;9立式扩张螺旋弹簧平衡销、10立式扩张螺旋弹簧旋心、11立式扩张螺旋弹簧1组、12立式扩张螺旋弹簧2、3、4组或多组、13立式扩张螺旋弹簧弯轴、14小万向节与立式扩张螺旋弹簧弯轴轴套、15实心轮带小万向节纵向活节、16小万向节横向活节17、实心轮带橡胶层内层、18小万节与实心轮带内连接臂、19实心轮带内层与小万向节连接块、20实心橡胶轮带内钢丝网圈、21实心橡胶轮带加厚带纹底部中层、22实心橡胶轮带加厚带纹外层。1、由图1-9,本技术它包括I、II、III、IV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结构层,由轮鼓轴头内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轮,它包括Ⅰ、Ⅱ、Ⅲ、Ⅳ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Ⅰ结构层,由轮鼓轴头内孔(1)、轮鼓固定螺孔(2)、轮鼓(3)、内轮圈整圈与“T”型轮圈固定螺销(4)、内轮圈整圈(5)所构成,Ⅱ层由内轮圈三块“T”型轮圈(6)、立式扩张螺旋弹簧固定空心螺销(7)、三块“T”型轮圈中立圈(8)、立式扩张螺旋弹簧平衡销(9)所构成,Ⅲ层由立式扩张螺旋弹簧旋心(10)、立式扩张螺旋弹簧一组(11)、立式扩张螺旋弹簧2、3、4组(12)、立式扩张螺旋弹簧弯轴(13)所构成,Ⅳ层由小万向节与立式扩张螺旋弹簧弯轴轴套(14)、实心橡胶轮带小万向节纵向活节(15)、小万向节横向活节(16)、实心橡胶轮带内层(17)、小万向节与实心橡胶轮带连接臂(18)、实心橡胶轮带内层与小万向节连接块(19)、实心橡胶轮带内层钢丝网圈(20)、实心橡胶轮带加厚带纹底部中层(21)、实心橡胶轮带加厚带纹外层(22)所构成,其中:所述Ⅰ层的轮鼓轴头内孔(1)是安装在前后车轴两端结合的部分、轮鼓固定螺孔(2)通过六个螺丝将轮鼓与前后车轴两端相固定,轮鼓(3)与内轮圈整圈内层(5)相连接固定;所述的Ⅱ层由Ⅰ层内轮圈整圈外部(5)通过内轮圈整圈与三块“T”型轮圈固定螺丝(4)与三块“T”型轮圈(6)相固定、且三块“T”型轮圈(6)、(8)中的一圈立式扩张螺旋弹簧(11)(12)通过空心螺销(7)固定,其中“T”型轮圈中立圈(8)外缘设置一圈平衡销(9);所述的Ⅲ层的立式扩张螺旋弹簧(11)固定在“T”型轮圈中立圈(8)的两侧、且固定一圈纵向交错的弹簧网,由立式扩张螺旋弹簧(11)的两臂前端弯轴(13)左、右固定在小万向节上部纵向活节(14)轴套内(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铁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铁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