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计德森专利>正文

不充气的弹性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92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以不充气的弹性车轮代替充气的车轮。不充气的弹性车轮主要由轮圈、弹簧、内衬等组成。不充气的弹性车轮结构简单,安全坚固,使用寿命长,不需要充气。广泛适于自行车、摩托车等车辆使用。这种不充气的弹性车轮能满足这些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要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型是一种以不充气的弹性车轮代替充气的车轮。目前,交通一般都是使用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在现有这些交通工具中都少不了用由气门嘴(1′)、外胎(2′)、内胎(3′)、轮圈(4′)等组成的车轮(如附图说明图1),对内胎(3)而言,它存在需要充气,易被刺穿,故障多,维修量大,使用寿命短。本专利技术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不充气的弹性车轮。本专利技术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不充气的弹性车轮,它包括有弹簧(4)、内衬(7)及其轮圈(9),其特征在于轮圈(9)周底上排列分布着弹簧(4),使得弹簧(4)一端的球体(2)与外胎(1)、内衬(7)紧紧相弹压;在轮圈(9)周底洞孔处固结螺管(8),螺管(8)穿有球体(2)、棒体(3)、弹簧(4),球体(2)与棒体(3)固结成一体,弹簧(4)另一端与螺母(6)里的垫片(5)相抵压。本专利技术型通过排列分布在轮圈周底的洞孔处的弹簧使内衬与外胎紧紧相弹压,这种内衬的弹性与弹簧的弹性相叠加,使车轮具有良好的弹性承受力,安全坚固,使用寿命长,不需要充气。广泛适于自行车、摩托车等车辆使用,能满足这些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要求。图1是现有车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型中车轮与弹性机构放大示意图。如图2、3,本专利技术型的弹簧(4),通过外胎(1)、球体(2)、棒体(3)、垫片(5)、螺母(6)、内衬(7)、螺管(8)相固结,构成弹性机构。这样当自行车、摩托车等车轮在转动时,即使有锋利物刺进车轮内衬里,则由于内衬是不充气的,它仍能承受这种刺穿后承受力不减,不会损坏。权利要求一种不充气的弹性车轮,它包括有弹簧(4)、内衬(7)及其轮圈(9)。其特征在于轮圈(9)周底上排列分布着弹簧(4),使得弹簧(4)一端的球体(2)与外胎(1)、内衬(7)紧紧相弹压;在轮圈(9)周底洞孔处固结螺管(8),螺管(8)穿有球体(2)、棒体(3)、弹簧(4),球体(2)与棒体(3)固结成一体,弹簧(4)另一端与螺母(6)里的垫片(5)相抵压,构成弹性机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以不充气的弹性车轮代替充气的车轮。不充气的弹性车轮主要由轮圈、弹簧、内衬等组成。不充气的弹性车轮结构简单,安全坚固,使用寿命长,不需要充气。广泛适于自行车、摩托车等车辆使用。这种不充气的弹性车轮能满足这些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要求。文档编号B60B9/02GK1176899SQ9710711公开日1998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9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计德森 申请人:计德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充气的弹性车轮,它包括有弹簧(4)、内衬(7)及其轮圈(9),其特征在于轮圈(9)周底上排列分布着弹簧(4),使得弹簧(4)一端的球体(2)与外胎(1)、内衬(7)紧紧相弹压;在轮圈(9)周底洞孔处固结螺管(8),螺管(8)穿有球体(2)、棒体(3)、弹簧(4),球体(2)与棒体(3)固结成一体,弹簧(4)另一端与螺母(6)里的垫片(5)相抵压,构成弹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计德森
申请(专利权)人:计德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