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宏裕专利>正文

脚踏车轮圈与幅条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571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踏车轮圈与幅条固定新颖结构,其利用一连接件一端接设一幅条轮圈段于轮圈上,且于连接件另一端分向接设二幅条花毂段以卡固于花毂固定盘两侧穿伸孔上,而组成一轮圈与幅条固定结构;借由上述两段式幅条结构组成,可提高幅条刚性,且可简化结构与制造程序,并可减少幅条数目以提升视觉美观效果,从而实现产业创新与实用性效益。(*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踏车轮圈与幅条固定结构,特别是一种两段式幅条结构,其于轮圈接设一幅条,使该幅条通过一连接件另外接设二幅条,并使该二幅条分别卡固于花毂两侧,以增加幅条的刚性,且可有效简化结构及具简洁的视觉美感。
技术介绍
目前的自行车的结构设计,朝轻量化、功能性与精致化等诉求发展,以符合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其中,轮圈、幅条与花毂等相关结构设计关系到轮圈运转的平稳性与顺畅度,因此为相关产业研发极为重视的一环。传统的轮圈与幅条结构,其轮圈与车体的安装架设,是透过轮圈内环缘的各螺合件与幅条锁固,幅条的头端并卡固于花毂穿伸孔内,以形成一轮圈结构,该幅条为单一的单线结构,其侧向的抗弯强度较差,使其支撑的轮圈于运转过程中,容易因震动冲击而造成弯曲变形或扭曲偏位。因此,有如图10所示的现有幅条结构,其于花毂60左右两侧固定盘61上设有若干穿伸孔62,再将各幅条63以交叉方式搭接于固定盘61与轮圈70间,使各幅条63相对轮圈64而言,可产生轴向与径向的相互牵制,使轮圈70得以在真圆及不产生偏位的情况下,可准确定位于花毂60上,而达到确保轮圈70平衡的功效。现有幅条的交互搭叠结构中,由于传统幅条皆为长圆柱型结构,故使两两幅条的交互搭叠处无法呈平直状态相互叠置,且彼此相抵造成一弯弧状变形,使各幅条对轮圈内径缘的拉撑施力无法平顺传导,进而影响轮圈的真圆度与撞击承受力;且由于各幅条以交叉方式搭接于花毂两侧,对轮圈而言,需设有多处螺孔以供组设螺合件与幅条锁固,然而该螺孔数目愈多,会导致轮圈整体结构强度愈低,且其幅条间的交互搭叠状,形成一错综紊乱的视觉效果,而影响视觉美感,以上所述的各项缺限,确有亟待改良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幅条连接件设计,由轮圈处接设一幅条,幅条一端与连接件接设,使该连接件另一端分别接设有二幅条,且将该二幅条的另一端穿伸卡固于花毂两侧固定盘上,以形成一两段式且呈人字状的轮圈与幅条固定结构,可增加幅条的刚性,其易组装且可简化制造程序,可减少幅条数目并提供一简洁的视觉美感,使整体极具实用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脚踏车轮圈与幅条固定结构,该轮圈通过幅条为媒介以与花毂准确定位连接,以提供一脚踏车轮圈与幅条结构,利用一连接件一端接设一幅条并锁固于轮圈上,且于连接件另一端接设有二幅条,该二幅条的另一端分别卡固接设于花毂两侧固定盘上,以形成一两段式的轮圈与幅条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借由上述两段式轮圈与幅条固定结构组成,可增加幅条的刚性,提高幅条组装的效率与灵敏性,且可据以减少幅条数目,提高结构强度,同时具有简洁的视觉美感,从而实现产业实用性与创新效益。所述的脚踏车轮圈与幅条固定结构,其中,该连接件中央贯设一上宽下窄且具有斜面的套孔,于中央套孔二侧反向设有呈向外放射状且具有斜面的上窄下宽套孔,其可设使一幅条轮圈段借其一端锥状的接设端穿套卡固于中央套孔内,使其另一端的连接部设与组设于轮圈的结合件相互锁固,并设置二幅条花毂段一端的锥状接设端穿套卡固于连接件二侧套孔内,且使其另一端呈对称连接卡固于花毂二侧固定盘上并形成一人字状,以提供幅条锁紧连接的功效。其中,该幅条轮圈段一端为具有内螺纹的连接部,以可供与一穿伸接设于轮圈的结合件相互锁固,而其另一端为一锥状的接设端以供穿套卡固于连接件套孔内。该幅条花毂段其借一端的锥状接设端穿套卡固于连接件二侧套孔内,而另一端的螺栓部与一穿套接设于花毂固定盘穿伸孔的螺合件相互锁固。而该组设于轮圈内的结合件具有一螺栓与一滑丝,以达到锁紧调整连接的功效。该结构中可设置该连接件中央贯设一上宽下窄的套孔,于中央套孔二侧反向设有呈向外放射状的上窄下宽套孔,其可于各套孔内嵌套有螺合件以使幅条螺栓部锁紧连接的功效。还可使该两段式幅条结构设为一体成型,形成一人字状幅条,使其一端可接设于轮圈,而其另一端呈分叉的幅条可分别接设于花毂两侧固定盘上,以形成一两段式轮圈与幅条固定结构。同时还可使该幅条的轮圈段与连接件呈一体成型制成;于连接件内二侧贯设有向外呈放射状且具有斜面的上窄下宽套孔,以可供幅条的锥状接设端嵌套卡固定位,以达到幅条卡固定位的功效。同时,其可于连接件内二侧贯设有向外呈放射状的上窄下宽套孔,以嵌套有螺合件,并可供幅条锁紧连接;可于该轮圈内缘设有一复合材料成型的内圈结构,其设有数个穿孔以供结合件穿套组设,以达到轮圈与幅条固定结构稳固连接定位;其中的该复合材料可为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制成。由以上说明得知,本技术的结构具有如下诸多优点1、增加幅条的刚性本技术两段式且呈人字状的幅条结构,使分叉的幅条分别穿伸卡固于花毂两侧固定盘上,可改善现有轮圈幅条交互搭叠变形失衡的缺限,使具有极佳的刚性,可借以提高其侧弯的承受强度;2、具创意组设的功效本技术的幅条与连接件的组设方式可为两段式接设,或可为一体成型制成,亦或可设置该幅条轮圈段与连接件形成一体成型,从而达到创意组设的功效;3、轮圈的调整组装灵敏、快速本技术的两段式幅条固定结构,可借螺栓部与连接件及轮圈螺合件间的锁紧固定,提高调整与组装的灵敏性,同时具有快速便利的功效;4、幅条置设平顺,易于达到轮圈平衡的效果借由本技术的两段式幅条设计,使其分叉状的二幅条分别接设于花毂两侧,而能避免交叉搭叠产生的突顶弯曲现象,从而确保轮圈运转的平衡性;5、减少幅条数目、简化制造程序本技术系将幅条形成一体式结构,可减少幅条数目,以简化轮圈的螺孔数目,同时提高组装便利性及简化加工制造程序;6、具视觉美观功效由于本技术的幅条可形成一体式结构,以减少幅条置设数目,可达到单一简洁的视觉美观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固定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装置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应用于脚踏车的实施例图;图10为现有轮圈与幅条的外观示意图。图号说明10、轮圈 11、结合件111、螺栓112、滑丝12、内圈20、连接件 21、中央套孔 22、套孔23、连接件24、中央套孔25、套孔30、幅条31、幅条轮圈段311、连接部 312、接设端32、幅条花毂段 321、接设端322、螺栓部 33、幅条轮圈段331、连接部 332、螺栓部34、幅条花毂段 341、螺栓部342、螺栓部40、花毂41、固定盘42、穿伸孔 43、螺合件50、幅条51、轮圈段52、花毂段 53、幅条轮圈段54、连接件 541、套孔60、花毂61、固定盘62、穿伸孔 63、幅条70、轮圈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3所示,为本技术脚踏车轮圈与幅条固定结构,其构成主要包括一轮圈10、一组幅条30与一花毂40所组成,其中,以该幅条30为媒介,使幅条30一端设与轮圈10内环缘接设的结合件1锁固,且将幅条30另一端穿伸卡固于花毂40固定盘41的穿伸孔42内,使轮圈10准确定位于花毂40上,而本技术的主要改良在于使轮圈10与花毂40间通过一连接件20连接幅条30,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踏车轮圈与幅条固定结构,该轮圈通过幅条为媒介与花毂准确定位连接,形成一脚踏车轮圈与幅条结构,其特征在于:一连接件一端接设一幅条并锁固于轮圈上,且于连接件另一端接设置二幅条,所述二幅条的另一端分别卡固接设于花毂两侧固定盘上,形成 一两段式的轮圈与幅条固定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宏裕
申请(专利权)人:郑宏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