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9125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有一同轴设置一马达轴、一输入轴以及一小齿轮轴等的结构,以改进在常规技术中基本外露的电动马达的结构,以便避免妨碍其他结构,从而形成的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布局是紧凑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有一同轴设置一马达轴、一输入轴以及一小齿轮轴等的结构,以改进在常规技术中基本外露的电动马达的结构,以便避免妨碍其他结构,从而形成的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布局是紧凑的。【专利说明】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美国法典第35部第119 (a)条的规定,要求将2013年5月30日提交的第10-2013-006179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在此以引用的方式纳入本文作为参考,如同本文完全阐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尤其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具有一同轴设置一马达轴、一输入轴以及一小齿轮轴等的结构,以改进在常规技术中基本外露的电动马达的结构,以便避免妨碍其他结构,从而形成的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布局是紧凑的。在该装置中,虽然一第一齿圈和一第二齿圈具有不同数量的轮齿,但是相同的行星齿轮分别与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齿啮合,因此,不仅能够改善行星轮系总成的装配的便捷性,而且能够获得一较大的齿轮减速比。
技术介绍
图1是一种传统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所不,用于车辆的传统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00包括:一转向系统,其从一方向盘101延伸至两个车轮108 ;以及一辅助动力机构120,用于提供一辅助转向动力至所述转向系统。 所述转向系统包括:一转向轴102,所述转向轴10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方向盘101,所述转向轴102的另一端通过一万向连接器103连接至一传动轴。 所述传动轴包括:一输入轴104,所述输入轴104连接至所述转向轴102 ;—小齿轮轴106,所述小齿轮轴106通过一扭杆(图中未示)连接至所述输入轴104 ;以及一小齿轮111,所述小齿轮111安装在所述传动轴的下端。 安装在小齿轮轴106上的所述小齿轮111与一形成在一齿条杆109外表面的齿条112齿啮合。所述齿条杆109的两端分别通过拉杆151和转向节臂153与车辆的车轮108相连。 所述辅助动力机构120包括:一扭矩传感器125,用于当一驾驶员转动方向盘101时,检测在输入轴104上所产生的一扭矩,并且输出与所检测到的扭矩成比例的一电信号;一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QJ)123,用于基于扭矩传感器125所传送的一电信号而生成一控制信号;一电动马达130,用于基于电子控制单元123所传送的一控制信号而生成一辅助动力;以及蜗杆141和蜗轮143,用于将电动马达130的一辅助动力传送至小齿轮轴106。 然后,在用于车辆的传统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所述电动马达、蜗杆和蜗轮等用于构成所述辅助动力机构120的一减速器。在此结构中,当所述电动马达、蜗杆和蜗轮等安装在车辆上时,所述电动马达基本上是外露的,容易妨碍其他结构。因此,在整个布局中存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上述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具有一同轴设置一马达轴、一输入轴以及一小齿轮轴等的结构,以改进在常规技术中基本外露的电动马达的结构,以便避免妨碍其他结构,从而形成的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布局是紧凑的。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在该装置中,虽然一第一齿圈和一第二齿圈具有不同数量的轮齿,但是相同的行星齿轮分别与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齿啮合,因此,不仅能够改善行星轮系总成的装配的便捷性,而且能够获得一较大的齿轮减速比。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不限于此,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下文描述将显而易见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一电动马达,支撑在一壳体的内表面上,所述电动马达具有一中空形状,并且包括一马达轴,在所述马达轴的一端的外表面上安装一子齿轮;一行星轮系总成,所述行星轮系总成包括一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装配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且在所述电动马达的一侧,一第二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齿圈的一侧且与所述电动马达相对,多个行星齿轮,其与所述子齿轮外啮合,同时分别与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内啮合,以及一托架,其耦接并且支撑所述行星齿轮的中间轴的两端;以及一小齿轮轴,所述小齿轮轴贯穿所述马达轴,并且一小齿轮安装在所述小齿轮轴的一端的外表面上,以与形成在一齿条杆的一齿条相哨合,所述小齿轮轴的另一端通过扭杆连接至所述输入轴,所述小齿轮轴与所述第二齿圈相连。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装置具有一同轴设置一马达轴、一输入轴以及一小齿轮轴等的结构,以改进在常规技术中基本外露的电动马达的结构,以便避免妨碍其他结构,从而形成的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布局是紧凑的。 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存有这样的优点,其中,虽然一第一齿圈和一第二齿圈具有不同数量的轮齿,但是相同的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齿啮合,因此,不仅能够改善行星轮系总成的装配的便捷性,而且能够获得一较大的齿轮减速比。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结合参考以下的附图和详细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的目的、特性和优势,其中:图1是一种传统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的一行星轮系总成的透视图;以及图6是图5所示的所述行星轮系总成的爆炸透视图。 图中的部分标号分别表不: 109、齿条杆;112、齿条; 210、电动马达;230、行星轮系总成;250、小齿轮轴;251、小齿轮; 290、输入轴;310、壳体; 311、马达轴;330、扭杆;351、子齿轮;353、第一齿圈; 354、托架;355、行星齿轮;359、第二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来具体描述。在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组件时,可以使用术语,例如第一、第二、A、B、(a)、(b)等类似词。这些术语仅是为了将一结构组件与其他结构组件区别出来,并且一相应结构组件的属性、次序、顺序等不应受限于该术语。在这种情况下,描述一特定结构组件与另一结构组件“连接” “耦接” “接合”,应该被解释为另一结构组件可以与多个结构组件“连接” “耦接” “接合”,如同所述特定结构组件与另一结构组件直连或直接接合。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的一行星轮系总成的透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所述行星轮系总成的爆炸透视图。 如附图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200,包括:一电动马达210,支撑在一壳体310的内表面上,所述电动马达210具有一中空的马达轴311,在所述马达轴311的一端的外表面上安装一子齿轮351 行星轮系总成230,其具有一第一齿圈353,第一齿圈353装配在壳体310内且在所述电动马达210的一侧,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动马达,支撑在一壳体的内表面上,所述电动马达具有一中空形状,并且包括一马达轴,在所述马达轴的一端的外表面上安装一子齿轮;一行星轮系总成,包括一第一齿圈,装配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且在所述电动马达的一侧,一第二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齿圈的一侧且与所述电动马达相对,多个行星齿轮,与所述子齿轮外啮合,同时分别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内啮合,以及一托架,耦接并且支撑所述行星齿轮的一中间轴的两端;以及一小齿轮轴,贯穿所述马达轴,并且一小齿轮安装在所述小齿轮轴的一端的外表面上,以与形成在一齿条杆的一齿条相啮合,所述小齿轮轴的另一端通过扭杆连接至所述输入轴,所述小齿轮轴与所述第二齿圈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汉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万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