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后轮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8338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0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装在悬架机构上并使后轮转向的车辆的后轮转向装置,不需要防水连接器而恰当且容易地将电力线以及信号线连接在控制器上。该后轮转向装置具有:框体(12),以围绕从筒体(10)延伸的杆部(2)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筒体上,该框体具有与杆部平行的至少一个开口部,盖体(15),以对该开口部进行密闭的方式进行接合。在容置于框体内并驱动控制电动马达的控制器(4)上,在框体内电连接有电力线(80a、80b)以及3条信号线(90),并且电力线(80a、80b)以及3条信号线(90)由热收缩管(100)保持,并液密地支撑在筒体的连接孔(H)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装在悬架机构上并使后轮转向的车辆的后轮转向装置,不需要防水连接器而恰当且容易地将电力线以及信号线连接在控制器上。该后轮转向装置具有:框体(12),以围绕从筒体(10)延伸的杆部(2)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筒体上,该框体具有与杆部平行的至少一个开口部,盖体(15),以对该开口部进行密闭的方式进行接合。在容置于框体内并驱动控制电动马达的控制器(4)上,在框体内电连接有电力线(80a、80b)以及3条信号线(90),并且电力线(80a、80b)以及3条信号线(90)由热收缩管(100)保持,并液密地支撑在筒体的连接孔(H)内。【专利说明】车辆的后轮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在用于支撑车辆的后轮的悬架机构上并使该后轮转向的车辆的后轮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最近,作为构成车辆的四轮转向系统(4WS)的一部分的后轮转向装置,已知各种方式的装置,但是基本的结构为如下面的专利文献I所记载那样,包括“与车辆的后轮相连接的杆部、支撑杆部且固定在车辆的底盘上的壳体、容置于壳体内并且驱动所述杆部以使所述后轮转向的马达”。另外,用于支撑车辆的后轮的悬架机构也存在各种方式,安装在该悬架机构上的后轮转向装置也多种多样。例如,下面的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装置,与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装置相比,不仅基本结构不同,而且还具有用于将驱动力从电动马达向推杆传递或切断该传递的中断装置(blocking device),该中断装置与电动马达以及将电动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推杆的平移运动的传动装置一起支撑在模块壳体内。并且,还提及了用于控制上述结构的控制单元。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982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2 — 511465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装置中,电动马达、传动装置以及中断装置支撑在模块壳体上,因此不仅难以组装,而且要求壳体具有高强度,因此难以实现小型化。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在第0045段中记载了“形成控制单元20的电路板的一部分的电气接口 65”,而且记载了“与从制动控制单元或者车辆的CAN的母线延长的送出电缆32连接的外部电气接口 2”,并从专利文献2的图7的公开明确得知,外部电气接口 2以与盖2接合的状态连接在控制单元20上。因此,需要在模块壳体和盖之间形成防水接合结构,并且在盖和外部电气接口之间也形成防水接合结构,而且,在接合电缆时需要防水连接器。另一方面,虽然未在专利文献I中明确,但是用于驱动控制马达等的控制器(控制单元)一般配设在箱体内来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因此在箱体和壳体之间形成防水接合结构,在接合包括电力线以及信号线的电缆时采用防水连接器。无论在哪种装置中,都需要大型且价格高的防水连接器,因此与壳体等的防水结构一起成为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轮转向装置,为安装在用于支撑车辆的后轮的悬架机构上并使该后轮转向的车辆的后轮转向装置,能够不需要防水连接器而恰当且容易地将电力线以及信号线连接在控制器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车辆的后轮转向装置,安装在用于支撑车辆的后轮的悬架机构上,用于使该后轮转向,具有:壳体,其通过第一连接构件以及第二连接构件与所述悬架机构相连接,电动马达,其容置于构成该壳体的筒体内,减速机构,其容置于所述筒体内,对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进行减速,直线运动机构,其具有螺母构件以及杆部,将所述螺母构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杆部的直线运动,其中,所述螺母构件与该减速机构相连接来进行旋转,所述杆部与该螺母构件相螺合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相连接;框体,其构成所述壳体,以围绕从所述筒体延伸出的所述杆部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所述筒体上,该框体具有与所述杆部平行地开口的至少一个开口部,并且具有与该开口部不同的连通孔,盖体,其以对该框体的开口部进行密闭的方式进行接合,控制器,其容置于所述框体内,驱动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电力线以及信号线,在所述框体内与该控制器进行电连接,热收缩管,其围绕保持该电力线以及信号线;所述电力线以及信号线通过该热收缩管液密地支撑在所述框体的连通孔内。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可在所述热收缩管、所述电力线以及信号线之间填充有粘接齐U。而且,可具有支撑托架,该支撑托架容置所述电力线以及信号线,并液密地接合在所述框体的连通孔的周围;以围绕所述电力线以及信号线从该支撑托架向外部导出的部分的方式安装有所述热收缩管。 在上述后轮转向装置中,所述控制器可具有:电子电路板,其安装有用于驱动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多个元件,支撑基板,其以规定的间隙支撑该电子电路板,并且固定在所述框体上;所述电力线以及信号线在所述框体内接合在所述电子电路板上。 本专利技术如上述那样构成,因此起到如下效果。即,在本专利技术的后轮转向装置中,具有:电动马达,其容置于筒体内,减速机构,其容置于筒体内,对电动马达的输出进行减速,直线运动机构,其具有螺母构件以及杆部,将螺母构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杆部的直线运动,其中,所述螺母构件与该减速机构相连接并进行旋转,所述杆部与该螺母构件相螺合且与第二连接构件相连接;框体,其以围绕从筒体延伸的杆部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筒体上,该框体具有与杆部平行地开口的至少一个开口部,并且具有与该开口部不同的连通孔,盖体,其以对该框体的开口部进行密闭的方式进行接合,控制器,其容置于框体内,驱动控制电动马达,电力线以及信号线,在框体内与该控制器进行电连接,热收缩管,其围绕保持电力线以及信号线;电力线以及信号线通过热收缩管液密地支撑在框体的连通孔内,因此不仅能够在壳体内恰当且容易地容置控制器,而且不需要以前的防水连接器而形成可靠的防水结构。 尤其,若在热收缩管与电力线以及信号线之间填充粘接剂,则能够形成更可靠的防水结构。而且,若采用如下结构,即,具有支撑托架,该支撑托架容置电力线以及信号线,并液密地接合在框体的连通孔的周围;以围绕电力线以及信号线从支撑托架向外部导出的部分的方式安装有热收缩管,则能够将电力线以及信号线容易且可靠地支撑在框体的连通孔内,使组装到框体上的动作变得更容易。 在上述后轮转向装置中,若采用如下结构,即,控制器具有:电子电路板,其安装有用于驱动控制电动马达的多个元件,支撑基板,其以规定的间隙支撑该电子电路板,并且固定在框体上;电力线以及信号线在框体内接合在电子电路板上,则能够在恰当地支撑在支撑基板上的电子电路板上容易且可靠地连接电力线以及信号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轮转向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横向剖视图。 图2是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促动器部分放大示出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控制器部分放大示出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控制器部分放大示出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控制器部分的盖体剖切示出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支撑托架以及热收缩管的安装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支撑托架的俯视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支撑托架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壳体 2:杆部 3:促动器 3a:电动马达 3b:减速机构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辆的后轮转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后轮转向装置,安装在用于支撑车辆的后轮的悬架机构上,用于使该后轮转向,其特征在于,该后轮转向装置具有:壳体,其通过第一连接构件以及第二连接构件与所述悬架机构相连接,电动马达,其容置于构成该壳体的筒体内,减速机构,其容置于所述筒体内,对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进行减速,直线运动机构,其具有螺母构件以及杆部,将所述螺母构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杆部的直线运动,其中,所述螺母构件与该减速机构相连接来进行旋转,所述杆部与该螺母构件相螺合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相连接;框体,其构成所述壳体,以围绕从所述筒体延伸出的所述杆部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所述筒体上,该框体具有与所述杆部平行地开口的至少一个开口部,并且具有与该开口部不同的连通孔,盖体,其以对该框体的开口部进行密闭的方式与该框体接合,控制器,其容置于所述框体内,驱动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电力线以及信号线,在所述框体内与该控制器进行电连接,热收缩管,其围绕保持该电力线以及信号线;所述电力线以及信号线通过该热收缩管液密地支撑在所述框体的连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辉英平井尚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