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轴相位调节器及其转子以及可变凸轮正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1620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凸轮轴相位调节器及其转子以及可变凸轮正时系统,该转子包括:具有前后端面的基体;多个固定在基体上、沿周向间隔排列、并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叶片;基体的后端面设有:用于收容凸轮轴端部的第一凹槽;多个位于第一凹槽外围、并与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一油槽,且第一油槽在径向上贯穿基体的侧壁;位于第一凹槽外围、并与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二凹槽;基体的前端面设有:多个在径向上贯穿基体侧壁的第二油槽,第二、第一油槽分别位于叶片的两侧,且所有第二和第一油槽沿周向交错排列;基体的前后端面之间设有与第二凹槽及第二油槽相通的轴向通孔。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子可以减小转子的轴向尺寸,简化转子的制造工艺、降低转子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凸轮轴相位调节器及其转子以及可变凸轮正时系统,该转子包括:具有前后端面的基体;多个固定在基体上、沿周向间隔排列、并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叶片;基体的后端面设有:用于收容凸轮轴端部的第一凹槽;多个位于第一凹槽外围、并与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一油槽,且第一油槽在径向上贯穿基体的侧壁;位于第一凹槽外围、并与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二凹槽;基体的前端面设有:多个在径向上贯穿基体侧壁的第二油槽,第二、第一油槽分别位于叶片的两侧,且所有第二和第一油槽沿周向交错排列;基体的前后端面之间设有与第二凹槽及第二油槽相通的轴向通孔。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转子可以减小转子的轴向尺寸,简化转子的制造工艺、降低转子的制造成本。【专利说明】凸轮轴相位调节器及其转子以及可变凸轮正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内燃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转子,及一种包含该转子的凸轮轴相位调节器,以及一种包含该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可变凸轮正时(Variable Camshaft Timing,简称 VCT)系统。
技术介绍
根据内燃机的当前运行工况,可以通过改变曲轴与凸轮轴之间的相位来对换气阀的配气相位产生影响,由此可以实现有利的效果,如减少燃油消耗和有害物质的产生。这种能够调整曲轴与凸轮轴之间相位的装置即为凸轮轴相位调节器。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凸轮轴相位调节器包括:定子1,具有多个沿径向向内延伸的凸台11,相邻两个凸台11之间形成有液压室12 ;转子2,可旋转地位于定子I内,转子2具有多个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叶片21,叶片21将液压室12分隔为第一压力室12a和第二压力室12b。其中,定子I与曲轴(未图示)传动相连,转子2与凸轮轴(未图示)固定连接。 结合图2至图4所示,转子2内部设有两排沿转子2轴向间隔排列、并沿转子2的径向贯穿转子2的油孔,一排油孔为第一油孔22,另一排油孔为第二油孔23,而每排油孔又沿转子2的周向间隔排列。其中,结合图1所示,第一油孔22与第一压力室12a相通,第二油孔23与第二压力室12b相通,且第一油孔22、第二油孔23分布在叶片21的相对两侧。处于压力状态下的发动机机油可以经由转子2的第一油孔22进入第一压力室12a,以推动转子2相对于定子I作顺时针转动,进而使气门提前打开或延迟打开;或者,处于压力状态下的发动机机油也可以经由转子2的第二油孔23进入第二压力室12b,以推动转子2相对于定子I作逆时针转动,进而使气门延迟打开或提前打开。 但是,现有转子2具有以下缺陷:形成转子2的大体结构之后,还需利用钻孔工艺形成第一油孔22与第二油孔23,使转子2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也增加了转子2的制造成本;另外,由于第一油孔22与第二油孔23均位于转子2的内部、并沿转子2的轴向间隔排列,导致转子2的轴向尺寸较大;另外,由于第一油孔22与第二油孔23是利用钻孔工艺形成,故需增加转子2的轴向尺寸,以增加转子2的机械强度、防止钻孔工艺无法进行。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改进的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转子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转子轴向尺寸较大,转子的制造工艺复杂、转子的制造成本较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转子,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 多个固定在基体上的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周向间隔排列、并沿径向向外延伸; 所述基体的后端面设有:用于收容凸轮轴端部的第一凹槽;多个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外围、并与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一油槽,且所述第一油槽在径向上贯穿基体的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外围、并与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二凹槽; 所述基体的前端面设有:多个在径向上贯穿基体侧壁的第二油槽,所述第二油槽、第一油槽分别位于叶片的两侧,且所有所述第二油槽和第一油槽沿周向交错排列; 所述基体的后端面和前端面之间设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与第二凹槽及第二油槽相通。 可选的,所述基体的前端面还设有一个第三凹槽,所有所述第二油槽位于第三凹槽的外围、并与第三凹槽连通; 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露出所述轴向通孔。 可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露出所述轴向通孔。 可选的,所述第二油槽的底部露出所述轴向通孔。 可选的,所述基体的后端面还设有: 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有第一油槽之间的一个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与所有所述第一油槽连通; 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五凹槽之间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分别和所述第一凹槽、第五凹槽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与第五凹槽之间; 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为一个,或者,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与第二油槽的数量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油槽贯穿第一凹槽的槽壁。 可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为一个; 或者,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与第二油槽的数量相等,所有所述第一油槽及第二凹槽交错排列。 在上述转子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凸轮轴相位调节器,包括: 上述任一所述的转子; 定子,具有多个沿周向间隔排列、并沿径向向内延伸的凸台,相邻两个所述凸台之间形成有液压室,所述转子可旋转地位于定子内,所述叶片位于液压室内并将液压室分隔为第一压力室和第二压力室,所述第一油槽与第一压力室连通,所述第二油槽与第二压力室连通。 在上述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变凸轮正时系统,包括: 上述凸轮轴相位调节器; 与所述凸轮轴相位调节器抗扭地连接的凸轮轴,所述凸轮轴具有容纳在所述转子的第一凹槽内的端部及分别与所述转子的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相通的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及 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具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相通的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用作转子其中一个油道的第一油槽设置在基体后端面、用作转子另一个油道的第二油槽及第二凹槽分别设置在基体前端面、后端面,因此,转子的两个油道均暴露在基体夕卜,可以少占用转子的内部空间,减小转子的轴向尺寸;另外,第一油槽、第二油槽、第二凹槽及轴向通孔可以与转子的基体一体成型,而不需再利用钻孔工艺来形成,不仅可以简化转子的制造工艺、降低转子的制造成本,而且有助于减小转子的轴向尺寸。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凸轮轴相位调节器中转子的左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图; 图4是沿图2中B-B线的剖面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可变凸轮正时系统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可变凸轮正时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从转子后端面看过去的转子立体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从转子前端面看过去的转子立体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后视图; 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前视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凸轮轴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凸轮轴的正视图; 图13是沿图12中C-C线的剖面图; 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从转子后端面看过去的转子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术语解释: A及B为槽或孔,A与B连通指的是:A的开口与B的开口直接对接。 A及B为槽或孔,A与B相通指的是:A的开口与B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转子,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多个固定在基体上的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周向间隔排列、并沿径向向外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后端面设有:用于收容凸轮轴端部的第一凹槽;多个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外围、并与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一油槽,且所述第一油槽在径向上贯穿基体的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外围、并与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二凹槽;所述基体的前端面设有:多个在径向上贯穿基体侧壁的第二油槽,所述第二油槽、第一油槽分别位于叶片的两侧,且所有所述第二油槽和第一油槽沿周向交错排列;所述基体的后端面和前端面之间设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与第二凹槽及第二油槽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艳桦
申请(专利权)人: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