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放气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5727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放气阀,包括:壳体、转接头,转接头通过与转接头匹配的开口插入壳体;壳体具有用于放气的通孔,壳体靠近转接头的端部设置有沿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一、第二卡槽,第一和第二卡槽内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和第二卡夹;转接头具有与第一和第二卡槽匹配的第三卡槽,转接头遮盖通孔时,第一卡夹卡设于第一、第三卡槽,转接头暴露通孔时,第二卡夹卡设于第二、第三卡槽;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和第二卡槽之间壳体上的支撑杆,支撑于支撑杆上的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第一卡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卡夹连接,连接杆以支撑杆为支点带动第一、第二卡夹做杠杆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放气阀节省了放气操作步骤,提高了放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放气阀,包括:壳体、转接头,转接头通过与转接头匹配的开口插入壳体;壳体具有用于放气的通孔,壳体靠近转接头的端部设置有沿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一、第二卡槽,第一和第二卡槽内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和第二卡夹;转接头具有与第一和第二卡槽匹配的第三卡槽,转接头遮盖通孔时,第一卡夹卡设于第一、第三卡槽,转接头暴露通孔时,第二卡夹卡设于第二、第三卡槽;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和第二卡槽之间壳体上的支撑杆,支撑于支撑杆上的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第一卡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卡夹连接,连接杆以支撑杆为支点带动第一、第二卡夹做杠杆运动。本专利技术的放气阀节省了放气操作步骤,提高了放气效率。【专利说明】应用于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放气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放气阀。
技术介绍
汽车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液压管路中的液体中如果存在空气,在离合器踏板被踏下去的时候会感觉到没有阻力,这将影响离合器的分离和后续的挂挡动作,因此需要在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中设置放气阀来实现放气,放气阀的两端被安装在液压管路中。 结合参考图1和图2,放气阀100包括壳体101、与壳体101匹配的转接头102。壳体101具有通孔103 (由于图1和图2的视角中看不到通孔,通孔位于图中视图的背面,图1中的通孔103用虚线表示),该通孔103用于对液压管路中的气体进行放气,即,当液压管路中有气体存在时,可以通过该通孔103将气体放出。 当放气阀100处于未放气状态时,转接头102处于将通孔103遮盖的位置,壳体101中的气体和液体不能从通孔103中流出;当放气阀100处于放气状态时,转接头102处于将通孔103暴露的位置,使通孔103与外界相通,可以对液压管路中的气体进行放气。 壳体101上具有第一卡槽104和第二卡槽105,转接头102上具有与第一卡槽104、 第二卡槽105匹配的第三卡槽106,第--^槽104中设置有可移动的第—^夹107,第二卡槽105中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二卡夹108。 参考图2和图3,在未放气状态时,第一卡槽104和第三卡槽106的位置相对,第一卡夹107完全嵌入第—^槽104内,且卡设于第—^槽104和第三卡槽106,起到在未放气状态固定转接头102的目的。第二卡夹108处于被提起的状态。 参考图4和图5,在放气状态时,提起第一卡夹107,沿壳体101向外抽拉转接头102,使通孔103暴露后,在第二卡槽105和第三卡槽106位置相对时,按下第二卡夹108,使第二卡夹108卡设于第二卡槽105和第三卡槽106,起到在放气状态固定转接头102的目的。放气完成后,向壳体101内推动转接头102,使通孔103遮盖后,在第一卡槽104和第三卡槽106位置相对时,按下第—^夹107,使第—^夹107卡设于第—^槽104和第三卡槽106,起到未放气状态固定转接头的目的,接着,提起第二卡夹108。 对现有技术的放气阀放气操作进行总结,放气时需要三步操作:提起第一卡夹107、向壳体101外抽拉转接头102、按下第二卡夹108。放气完成后还需要三步操作:向壳体101内推动转接头102、按下第一卡夹107、提起第二卡夹108。因此,采用现有技术的放气阀进行放气时放气步骤繁多,影响放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采用现有技术的放气阀进行放气时,放气步骤繁多,影响放气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放气阀,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与所述壳体匹配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通过与所述转接头匹配的开口插入所述壳体,所述转接头可沿壳体轴向方向在壳体内移动; 所述壳体上具有用于放气的通孔,所述壳体靠近转接头的端部设置有沿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比所述第二卡槽靠近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卡夹,所述第二卡槽内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二卡夹; 所述转接头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匹配的第三卡槽,在所述转接头遮盖所述通孔时,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相对,第一卡夹卡设于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在所述转接头暴露所述通孔时,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相对,第二卡夹卡设于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壳体上的支撑杆,支撑于所述支撑杆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卡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夹连接,所述连接杆以所述支撑杆为支点带动所述第一卡夹、第二卡夹做杠杆运动。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套设于第一卡夹和第二卡夹的第一圈套部和第二圈套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圈套部和第二圈套部是弯折形成的钩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具有凹部,所述支撑杆顶部支撑于所述凹部内。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位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壳体的中间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槽为两个并且在壳体周向方向上对称排列,所述第一卡夹呈类U型,卡设于所述壳体圆周外表面,且所述第一卡夹的两端分别可移动地收容于所述两个第一卡槽,在转接头遮盖所述通孔时,第一卡夹的两端卡设在两个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内。 可选的,所述第二卡槽为两个并且在壳体周向方向上对称排列,所述第二卡夹呈类U型,卡设于所述壳体圆周外表面,且所述第二卡夹的两端分别可移动地收容于所述两个第二卡槽,在所述转接头暴露所述通孔时,第二卡夹的两端卡设在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壳体上设置支撑杆,支撑于支撑杆上的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第一卡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夹连接。这样,连接杆可以以支撑杆为支点,带动第一卡夹、第二卡夹进行杠杆运动。当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的放气阀需要放气时,手动提起第一卡夹时,连接杆会自动按下第二卡夹,使第二卡夹完全嵌入第二卡槽中,并且卡设于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起到在放气状态固定转接头的目的,接着,沿壳体向外抽拉转接头以使通孔暴露来进行放气。放气完成后,沿壳体向内推动转接头以使通孔遮盖,然后,手动按下第一卡夹,使其完全嵌入第一卡槽中,并且卡设于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起到未放气状态固定转接头的目的,此时,连接杆会自动提起第二卡夹。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放气阀进行放气时,手动提起第一卡夹,连接杆会自动完成按下第二卡夹的步骤,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放气阀完成放气操作时,手动按下第一卡夹,连接杆会自动完成提起第二卡夹的步骤,因此,现有技术的三步放气操作变成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两步放气操作,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放气阀节省了放气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放气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放气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放气阀没有进行放气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放气阀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放气阀放气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放气阀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放气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放气阀没有进行放气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放气阀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6中的放气阀放气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放气阀沿D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应用于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放气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放气阀,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与所述壳体匹配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通过与所述转接头匹配的开口插入所述壳体,所述转接头可沿壳体轴向方向在壳体内移动;所述壳体上具有用于放气的通孔,所述壳体靠近转接头的端部设置有沿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比所述第二卡槽靠近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卡夹,所述第二卡槽内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二卡夹;所述转接头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匹配的第三卡槽,在所述转接头遮盖所述通孔时,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相对,第一卡夹卡设于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在所述转接头暴露所述通孔时,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相对,第二卡夹卡设于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壳体上的支撑杆,支撑于所述支撑杆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卡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夹连接,所述连接杆以所述支撑杆为支点带动所述第一卡夹、第二卡夹做杠杆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川
申请(专利权)人: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