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捻器锭轴及假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3518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4:48
一种假捻器锭轴及假捻器,其中假捻器锭轴包括芯轴、环绕所述芯轴的轴承、位于所述芯轴上且与轴承沿芯轴轴向相互隔开的传动件;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外圈、位于轴承外圈与芯轴之间且沿芯轴轴向方向相互隔开的第一组滚动体和第二组滚动体,所述第一组滚动体靠近传动件,所述第二组滚动体远离传动件,所述轴承外圈与第二组滚动体之间的内圆周面安装有环绕芯轴的阻尼环,所述阻尼环具有开口朝向芯轴的环形槽,所述第二组滚动体位于环形槽与芯轴之间。阻尼环设计简单且能同时实现芯轴轴向和径向方向的阻尼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假捻器锭轴及假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假捻器锭轴及假捻器。
技术介绍
假捻器锭轴是假捻器的一个主要部件,它不仅起到支撑摩擦盘的作用,而且还带动摩擦盘旋转来实现对化学纤维摩擦搓捻的目的。 图1为现有的一种假捻器锭轴的剖视图,假捻器锭轴包括芯轴1、环绕芯轴I的轴承2,轴承2包括轴承外圈3、位于轴承外圈3与芯轴I之间的第一组滚动体5和第二组滚动体8,第一组滚动体5和第二组滚动体8沿芯轴I的轴向方向相互隔开。在芯轴I末端设置有与轴承2相互隔开的传动件4,芯轴I通过传动件4驱动其他锭轴。 参照图1,第一组滚动体5位于轴承2靠近传动件4的一端,芯轴I和轴承外圈3为第一组滚动体5提供滚道。 轴承外圈3在远离该传动件4的一端的内圆周面设置有环形槽,在环形槽中设置有沿芯轴I的轴向方向相互隔开的两个橡胶圈6、与两个橡胶圈6的内圆周面连接的内圈7,内圈7与芯轴I为第二组滚动体8提供滚道。在内圈7相对芯轴I转动时,橡胶圈6实现假捻器锭轴沿芯轴I径向方向的阻尼功能,避免出现径向方向较大幅度振动。 轴承外圈3在靠近所述芯轴I前端的内圆周面上安装有环绕芯轴I且压紧内圈7的塑料圈9、压紧塑料圈9的弹簧12、压紧塑料圈10的钢环11。塑料圈9实现假捻器锭轴沿芯轴I轴向方向的阻尼功能,避免出现轴向方向较大幅度振动。钢环11与轴承外圈3的内圆周面过盈配合且与芯轴I沿径向方向隔开,弹簧12起到轴承2的预紧作用。 但是,在现有的假捻器锭轴中,实现阻尼功能的橡胶圈、塑料圈为相对独立的部件,这不仅设计复杂,而且装配费时费力,尤其是两个橡胶圈要置入外圈的环形槽中,需要借助特殊的设备才能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假捻器锭轴的结构复杂并且装配费时费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假捻器锭轴,所述假捻器锭轴包括芯轴、环绕所述芯轴的轴承、位于所述芯轴上且与轴承沿芯轴轴向相互隔开的传动件; 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外圈、位于轴承外圈与芯轴之间且沿芯轴轴向方向相互隔开的第一组滚动体和第二组滚动体,所述第一组滚动体靠近传动件,所述第二组滚动体远离传动件,所述轴承外圈与第二组滚动体之间的内圆周面安装有环绕芯轴的阻尼环,所述阻尼环具有开口朝向芯轴的环形槽,所述第二组滚动体位于环形槽与芯轴之间。 可选地,在所述环形槽中安装有环绕芯轴的第一内圈,所述第一内圈与芯轴为所述第二组滚动体提供滚道。 可选地,所述轴承外圈沿芯轴轴向方向分为中间部、位于中间部两侧的两端部,所述端部的内径大于中间部的内径,第一组滚动体和第二组滚动体位于两端部与芯轴之间。 可选地,所述阻尼环一侧壁抵靠在中间部的侧壁,所述阻尼环的另一侧壁安装有环绕芯轴的封装环;所述封装环与轴承外圈的内圆周面连接且与所述阻尼环接触。 可选地,所述轴承外圈与第一组滚动体之间安装有环绕芯轴的第二内圈,所述第二内圈和芯轴为所述第一组滚动体提供滚道。 可选地,沿芯轴轴向方向,所述中间部和第二内圈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压紧第二内圈,另一端压紧中间部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阻尼环与轴承外圈的内圆周面之间为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二内圈与轴承外圈的内圆周面之间为间隙配合。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假捻器,包括上述假捻器锭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阻尼环设计简单且能同时实现芯轴轴向和径向方向的阻尼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假捻器锭轴的剖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假捻器锭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2,假捻器锭轴包括芯轴10、环绕芯轴10的轴承20和位于芯轴10上且与轴承20沿芯轴10轴向方向相互隔开的传动件30。 所述轴承20包括轴承外圈21、位于轴承外圈21与芯轴10之间且沿芯轴10轴向方向相互隔开的第一组滚动体22和第二组滚动体23,第一组滚动体22靠近传动件30,第二组滚动体远离传动件30。第一组滚动体22和第二组滚动体23用于实现轴承外圈21与芯轴10之间的相对转动。 所述轴承外圈21与第二组滚动体23之间的内圆周面安装有环绕芯轴10的阻尼环24,阻尼环24具有开口朝向芯轴10的环形槽(未标号),第二组滚动体23位于环形槽与芯轴10之间。环形槽的底部实现假捻器锭轴沿芯轴10径向方向的阻尼功能,环形槽沿芯轴10轴向方向两侧的侧壁实现假捻器锭轴沿轴向方向的阻尼功能。也就是说,阻尼环24能同时实现芯轴10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的阻尼功能。而且,阻尼环24设计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装配过程简单且节省时间。 阻尼环24的材料是弹性塑料,以实现阻尼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在环形槽中安装有环绕芯轴10的第一内圈25,第一内圈25与芯轴10为第二组滚动体23提供滚道。阻尼环24与轴承外圈21的内圆周面实现过盈配合,第一内圈25与阻尼环24的环形槽亦为过盈配合,使阻尼环24与轴承外圈21、第一内圈25与阻尼环4在芯轴10径向方向实现紧配合,避免松动、脱落。这样,第一内圈25、阻尼环24和轴承外圈21可以实现同步转动。 参照图2,所述轴承外圈21沿芯轴10轴向方向分为中间部211、位于中间部211两侧的两端部212,所述端部212的内径大于中间部211的内径,第一组滚动体22和第二组滚动体23位于两端部与芯轴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外圈21可以是使用车削技术形成,形成工艺简单。 阻尼环24的一侧壁抵靠在中间部211的侧壁,阻尼环24的另一侧壁安装有环绕沿芯轴10的封装环26,封装环26与轴承外圈的内圆周面连接、与阻尼环24接触,封装环26与芯轴10之间具有间隙。在本实施例中,封装环26与轴承外圈的内圆周面为过盈配合,封装环26对阻尼环24沿轴向方向起到限位作用。在具体实施例中,在装配时,封装环26可以压紧阻尼环24,这样可以使得阻尼环24沿轴向方向的阻尼振动幅度更小。 参照图2,所述轴承外圈21与第一组滚动体22之间的内圆周面安装有环绕芯轴10的第二内圈27,第一组滚动体22位于第二内圈27与芯轴10之间,第二内圈27与芯轴10为第一组滚动体22提供滚道。参照图1,现有技术的假捻器锭轴中,靠近传动件4的第一组滚动体5直接与轴承外圈3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第一组滚动体22不与轴承外圈21接触,避免轴承外圈21直接承受振动,有效防止轴承外圈21发生破 m ? ο 而且,参照图2,沿芯轴10轴向方向,在中间部211与第二内圈27之间设置有弹簧28,弹簧28的一端压紧第二内圈27,另一端压紧中间部211的侧壁。弹簧28起到轴承20的轴向预紧作用。第二内圈27与轴承外圈21的内圆周面之间为间隙配合,即第二内圈27与轴承外圈21的内圆周面之间为具有间隙的配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内圈27与轴承外圈21的内圆周面之间空隙为O。在弹簧28弹力作用下,间隙配合可以允许第一组滚动体22沿轴向方向实现一定行程的滚动。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轴承20的滚道呈O型布置,其原因为:在装配后,弹簧28的弹力作用于第一组滚动体22的滚道,使得第一组滚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假捻器锭轴,包括芯轴、环绕所述芯轴的轴承、位于所述芯轴上且与轴承沿芯轴轴向相互隔开的传动件;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外圈、位于轴承外圈与芯轴之间且沿芯轴轴向方向相互隔开的第一组滚动体和第二组滚动体,所述第一组滚动体靠近传动件,所述第二组滚动体远离传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与第二组滚动体之间的内圆周面安装有环绕芯轴的阻尼环,所述阻尼环具有开口朝向芯轴的环形槽,所述第二组滚动体位于环形槽与芯轴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捻器锭轴,包括芯轴、环绕所述芯轴的轴承、位于所述芯轴上且与轴承沿芯轴轴向相互隔开的传动件; 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外圈、位于轴承外圈与芯轴之间且沿芯轴轴向方向相互隔开的第一组滚动体和第二组滚动体,所述第一组滚动体靠近传动件,所述第二组滚动体远离传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外圈与第二组滚动体之间的内圆周面安装有环绕芯轴的阻尼环,所述阻尼环具有开口朝向芯轴的环形槽,所述第二组滚动体位于环形槽与芯轴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器锭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槽中安装有环绕芯轴的第一内圈,所述第一内圈与芯轴为所述第二组滚动体提供滚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器锭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沿芯轴轴向方向分为中间部、位于中间部两侧的两端部,所述端部的内径大于中间部的内径,第一组滚动体和第二组滚动体位于两端部与芯轴之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耀凯拉尔夫·戴希特克里斯蒂安·迈尔
申请(专利权)人: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