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器直控式履带车辆用无级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4632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20:05
双离合器直控式履带车辆用无极变速器,其中,双离合器与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连接,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的动力一部分经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输出,另一部分输送给无极变速部分,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经动力输出轴部分将动力传递给外部作业,无极变速部分将动力传递给差速行星传动部分,再由差速行星传动部分将动力输送至驱动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和右侧履带驱动部分,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用于控制切换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对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的档位输出,外部控制连接部分用于实现直控转向。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离合器自锁式液压马达控制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行星架以实现机械直驱与液压无极调速,切换效率高,易集成控制,传动效率高,操作简便,转向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变速
,尤其涉及一种双离合器直控式履带车辆用无极变速器。 
技术介绍
履带车辆传动系统通常包含离合器与变速器两大主要结构,轮式车辆传动系统主要包含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等五大主要结构。由于履带车辆与轮式车辆结构差异大,工作原理也有很大的差异,而履带车辆的传动系统通常具有轮式车辆转向系统的功能;目前履带车辆主要以履带式拖拉机为主,以履带式拖拉机通常采用纯机械式动力传动系统传递动力,其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等优点,然而纯机械式动力传动机构,换挡操作复杂,同时由于农机操作者通常不具备驾驶汽车或拖拉机的技能,对离合器、油门、换挡的配合难以掌控,进而限制了拖拉机的发展。目前,不少履带拖拉机生产厂家采用液压泵-马达一体系统实现了履带拖拉机的无极驱动系统,由于采用无极驱动系统的履带拖拉机驾驶操作性得到了提高,农机操作者不用参加专业的技术培训,仅需简单训练即可掌握驾驶技能,因而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加入液压系统后,提高了操作系统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在日常生产使用过程中履带式拖拉机通常要挂接农机具,而农机具在田间作业时,发动机一般处于大油门状态,接近于发动机额定工况,车速变化小,机械的功率与扭矩都比较大,进而增加了履带式拖拉机能量消耗。 同时,目前市场上的履带式拖拉机车辆通常采用转向拉杆操作牙嵌式离合器与多盘式制动器的转向方案,其实现过程是:当履带式拖拉机车辆向左转向时,驾驶员操作左转向拉杆使左侧牙嵌式离合器分离与左侧输出轴制动,由于履带拖拉机车辆左侧传动动力中断并制动停止旋转,此时在拖拉机右侧动力的驱动下,机具向左侧实现转向;同理反向操作即可实现右侧转向,然而这种转向机构采用分离和结合牙嵌式离合器与制动器实现,其转向精度低,转向操控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离合器直控式履带车辆用无极变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双离合器直控式履带车辆用无极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动力输出轴部分、箱体、无极变速部分、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外部控制连接部分、差速行星传动部分、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及右侧履带驱动部分;其中,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动力输出轴部分、无极变速部分、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差速控制部分、差速行星传动部分、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及右侧履带驱动部分均安装在箱体上,箱体安装在发动机动力输出位置处,且双离合器与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连接,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分别与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无极变速部分连接,动力经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输入,一部分经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输出,另一部分输送给无极变速部分;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与动力输出轴部分连接,用于将动力传递给外部作业部分,无极变速部分与差速行星传动部分连接,而差速行星传动部分分别与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右侧履带驱动部分连接,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与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连接,用于控制切换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对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的高空低三挡输出,外部控制连接部分与差速行星传动部分连接,用于实现直控转向。 上述各部分的具体连接结构如下: 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中,前进挡动力输入轴安装于箱体内,端盖(一)紧固于箱体上,前进挡主动锥齿轮过渡配合安装于前进挡动力输入轴上,用于将前进挡动力输入轴的动力传递给后续相关装置,双联换挡齿轮间隙配合套装于前进挡动力输入轴花键上,前进挡动力输入轴通过花键带动双联换挡齿轮旋转传递动力,动力滑动轴承过盈配合安装于前进挡动力输入轴上,双联减速齿轮间隙安装于动力滑动轴承上,围绕前进挡动力输入轴的回转中心旋转,前进挡离合器安装于前进挡动力输入轴上,并通过前进挡动力输入轴上的花键传递动力;倒挡动力输入轴一端通过滚针轴承安装于前进挡动力输入轴内,另一端安装于箱体内,且倒挡动力输入轴上安装有用于轴向限位的 挡圈(三),倒挡离合器安装于倒挡动力输入轴上,并通过倒挡动力输入轴上的花键传递动力;此外,在倒挡动力输入轴的一端套装有套筒(二)和倒挡主动锥齿轮,套筒(二)用于轴向间隙调整及限位,并通过倒挡动力输入轴上的花键将动力传递给倒挡主动锥齿轮,带动其旋转并将动力传递给后续相关设备; 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中,动力承接轴一端安装于箱体内,另一端与动力输出轴对接,并在动力承接轴上设置有花键,三联齿轮套装于动力承接轴花键上; 动力输出轴部分中,动力输出轴两端安装于箱体内,并在其一端的外部设置有动力输出轴花键,动力输出齿轮套装在动力输出轴花键上,且动力输出齿轮与双联减速齿轮的左侧齿轮啮合,双联减速齿轮的右侧齿轮与三联齿轮的左侧齿轮啮合; 无极变速部分中,锥齿轮支撑轴两端安装于箱体内,并在其一端套装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通过锥齿轮支撑轴上设置的花键带动锥齿轮支撑轴旋转,支撑轴滑动轴承与行星架滑动轴承分别过渡配合安装于锥齿轮支撑轴上,无级变速齿轮式齿圈套装于支撑轴滑动轴承上空转,无级变速齿轮式行星架套装于行星架滑动轴承上空转,无级变速太阳轮套装于锥齿轮支撑轴,并位于无级变速齿轮式齿圈与无级变速齿轮式行星架之间,且无级变速行星齿轮通过行星齿轮支撑组件周向均布安装于无级变速齿轮式行星架上,同时无级变速行星齿轮与无级变速齿轮式齿圈的内圈齿轮、无级变速太阳轮的外圈齿轮啮合;支撑轴挡圈套装于锥齿轮支撑轴上,并位于支撑轴滑动轴承与支撑轴承之间,用于调整锥齿轮支撑轴的轴向间隙;液压马达紧固安装于箱体上,液压马达齿轮套装液压马达的主动轴上,无级变速齿轮式行星架的外部齿轮与液压马达齿轮啮合;中间轴两端安装于箱体内,中间齿轮套装于中间轴上,且与无级变速齿轮式齿圈的外圈齿轮啮合,中间轴挡圈套装于中间轴上,同时位于中间轴承与中间齿轮之间,用于调整中间轴的轴向间隙,从动锥齿轮与前进挡主动锥齿轮啮合; 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中,拨叉轴安装于箱体内,拨叉轴上设置有拨叉空档锁止环、高档锁止环及低档锁止环,拨叉内设置有拨叉钢球和拨叉弹簧并 套装在拨叉轴上,其拨叉钢球和拨叉弹簧用于锁定拨叉的位置,拨叉转轴安装于拨叉端盖内,且其一端插入拨叉槽内,用于拨动拨叉在拨叉轴上滑动,从而获得高-空-低三档切换,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外部操纵杆的转轴键槽; 外部控制连接部分中,连接端盖关于中间卡环对称并安装在箱体内,转向花键轴套装在转向轴承(一)和转向轴承(二)内,转向轴承(一)和转向轴承(二)关于中间卡环对称安装在连接端盖内,转向锥齿轮套装于转向花键轴,且同时与左太阳轮和右太阳轮的外部锥齿轮啮合; 差速行星传动部分中,转向轴上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左行星减速控制部分和右行星减速控制部分,且这两个行星减速控制部分关于中间卡环对称,转向轴两端安装在箱体内,中间卡环安装于转向轴上,并在中间卡环两侧的转向轴上分别过渡配合安装有左滑动轴承(一)、左滑动轴承(二)、右滑动轴承(一)及右滑动轴承(二),左齿轮式行星架套装于左滑动轴承(二)上,右齿轮式行星架套装于右滑动轴承(二)上,左齿轮式齿圈套装于左滑动轴承(一)上空转,右齿轮式齿圈套装于右滑动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双离合器直控式履带车辆用无极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动力输出轴部分、箱体、无极变速部分、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外部控制连接部分、差速行星传动部分、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及右侧履带驱动部分;其特征在于,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动力输出轴部分、无极变速部分、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差速控制部分、差速行星传动部分、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及右侧履带驱动部分均安装在箱体上,箱体安装在发动机动力输出位置处,且双离合器与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连接,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分别与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无极变速部分连接;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与动力输出轴部分连接,无极变速部分与差速行星传动部分连接,而差速行星传动部分分别与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右侧履带驱动部分连接,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与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连接,外部控制连接部分与差速行星传动部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离合器直控式履带车辆用无极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双离合器动
力输入部分、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动力输出轴部分、箱体、无极变速部分、
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外部控制连接部分、差速行星传动部分、左侧履带驱
动部分及右侧履带驱动部分;其特征在于,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动力输
出轴减速部分、动力输出轴部分、无极变速部分、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差
速控制部分、差速行星传动部分、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及右侧履带驱动部分均
安装在箱体上,箱体安装在发动机动力输出位置处,且双离合器与双离合器
动力输入部分连接,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分别与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无
极变速部分连接;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与动力输出轴部分连接,无极变速部
分与差速行星传动部分连接,而差速行星传动部分分别与左侧履带驱动部分、
右侧履带驱动部分连接,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与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连接,
外部控制连接部分与差速行星传动部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直控式履带车辆用无极变速器,其特
征在于,上述各部分的具体连接结构如下:
双离合器动力输入部分中,前进挡动力输入轴安装于箱体内,端盖(一)
紧固于箱体上,前进挡主动锥齿轮过渡配合安装于前进挡动力输入轴上,双
联换挡齿轮间隙配合套装于前进挡动力输入轴花键上,动力滑动轴承过盈配
合安装于前进挡动力输入轴上,双联减速齿轮间隙安装于动力滑动轴承上,
围绕前进挡动力输入轴的回转中心旋转,前进挡离合器安装于前进挡动力输
入轴上;倒挡动力输入轴一端通过滚针轴承安装于前进挡动力输入轴内,另
一端安装于箱体内,且倒挡动力输入轴上安装有用于轴向限位的挡圈(三),
倒挡离合器安装于倒挡动力输入轴上;此外,在倒挡动力输入轴的一端套装
有套筒(二)和倒挡主动锥齿轮;
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中,动力承接轴一端安装于箱体内,另一端与动力
输出轴对接,并在动力承接轴上设置有花键,三联齿轮套装于动力承接轴花
键上;
动力输出轴部分中,动力输出轴两端安装于箱体内,并在其一端的外部
设置有动力输出轴花键,动力输出齿轮套装在动力输出轴花键上,且动力输

\t出齿轮与双联减速齿轮的左侧齿轮啮合,双联减速齿轮的右侧齿轮与三联齿
轮的左侧齿轮啮合;
无极变速部分中,锥齿轮支撑轴两端安装于箱体内,并在其一端套装有
从动锥齿轮,支撑轴滑动轴承与行星架滑动轴承分别过渡配合安装于锥齿轮
支撑轴上,无级变速齿轮式齿圈套装于支撑轴滑动轴承上空转,无级变速齿
轮式行星架套装于行星架滑动轴承上空转,无级变速太阳轮套装于锥齿轮支
撑轴,并位于无级变速齿轮式齿圈与无级变速齿轮式行星架之间,且无级变
速行星齿轮通过行星齿轮支撑组件周向均布安装于无级变速齿轮式行星架
上,同时无级变速行星齿轮与无级变速齿轮式齿圈的内圈齿轮、无级变速太
阳轮的外圈齿轮啮合;支撑轴挡圈套装于锥齿轮支撑轴上;液压马达紧固安
装于箱体上,液压马达齿轮套装液压马达的主动轴上,无级变速齿轮式行星
架的外部齿轮与液压马达齿轮啮合;中间轴两端安装于箱体内,中间齿轮套
装于中间轴上,且与无级变速齿轮式齿圈的外圈齿轮啮合,中间轴挡圈套装
于中间轴上,从动锥齿轮与前进挡主动锥齿轮啮合;
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中,拨叉轴安装于箱体内,拨叉轴上设置有拨叉空
档锁止环、高档锁止环及低档锁止环,拨叉内设置有拨叉钢球和拨叉弹簧并
套装在拨叉轴上,拨叉转轴安装于拨叉端盖内,且其一端插入拨叉槽内,另
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外部操纵杆的转轴键槽;
外部控制连接部分中,连接端盖关于中间卡环对称并安装在箱体内,转
向花键轴套装在转向轴承(一)和转向轴承(二)内,转向轴承(一)和转
向轴承(二)关于中间卡环对称安装在连接端盖内,转向锥齿轮套装于转向
花键轴,且同时与左太阳轮和右太阳轮的外部锥齿轮啮合;
差速行星传动部分中,转向轴上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左行星减速控制部分
和右行星减速控制部分,且这两个行星减速控制部分关于中间卡环对称,转
向轴两端安装在箱体内,中间卡环安装于转向轴上,并在中间卡环两侧的转
向轴上分别过渡配合安装有左滑动轴承(一)、左滑动轴承(二)、右滑动轴
承(一)及右滑动轴承(二),左齿轮式行星架套装于左滑动轴承(二)上,
右齿轮式行星架套装于右滑动轴承(二)上,左齿轮式齿圈套装于左滑动轴
承(一)上空转,右齿轮式齿圈套装于右滑动轴承(一)上空转,转向轴上

\t套装有左滚针轴承(二)与右滚针轴承(二),左滚针轴承(三)套装于转向
轴,并位于左齿轮式齿圈与左太阳轮之间,右滚针轴承(三)套装于转向轴,
其位于右齿轮式齿圈与右太阳轮之间;此外,左行星齿轮通过左行星齿轮支
撑组件周向均布于左齿轮式行星架上,同时左行星齿轮与左齿轮式齿圈的内
圈齿轮、左太阳轮的外圈齿轮啮合,右行星齿轮通过右行星齿轮支撑组件周
向均布于右齿轮式行星架上,同时右行星齿轮与右齿轮式齿圈的内圈齿轮、
右太阳轮的外圈齿轮啮合;左轴承右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名涛孙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