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9196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气歧管,包括歧管本体(1)和中冷器(2),歧管本体(1)内设有谐振腔(11),中冷器(2)可拆卸地安装在谐振腔(11)内,中冷器(2)的中间冷却管(21)位于谐振腔(11)内,中冷器(2)两端的管道(22)伸出谐振腔(11),在满足进气温度要求的前提下,节省布置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气歧管
本技术属于汽车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进气歧管。
技术介绍
采用废气涡轮增压中冷的汽油机,因增压后的气体温度高,为提高进气效率,需要对高温气体进行冷却;为此在增压器和进气歧管之间增加了中冷器。由于中冷器的尺寸和位置关系,占用整机在整车上的布置空间很大。 发动机在满足性能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结构比较紧凑以利于发动机在前舱的布置。模块化设计是当前设计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趋势。 随着国家对汽车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小排量汽车发动机通过增加增压器取代大排量发动机成为一种趋势;增加增压器之后进气温度升高,需要通过中冷器降低进气温度;传统的中冷器布置在整车前端,结构复杂且需求布置空间大。 现有技术是在进气歧管上铸造冷却管路。此种进气歧管是在进气歧管谐振腔下方或者上方设置一个与之共壁的冷却腔,在冷却腔两端设置连接新鲜干净空气的进出口 ;进气歧管所需布置空间大;铸造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满足进气温度要求的前提下,节省布置空间的进气歧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进气歧管,包括歧管本体和中冷器,所述歧管本体内设有谐振腔,所述中冷器可拆卸地安装在谐振腔内,中冷器的中间冷却管位于谐振腔内,中冷器两端的管道伸出谐振腔。 所述歧管本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中冷器端部的管道与安装孔相适配,管道与安装孔气密密封。 管道与安装孔通过密封圈密封。 所述歧管本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直径大于中冷器外径;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设有与管道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与管道气密密封;所述密封板与歧管本体固定连接。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取消单独设置的冷却腔,结构简单,铸造方便。传统增加冷却装置的进气歧管是在进气歧管上设置两个腔-冷却腔和谐振腔,统一铸造;本专利技术技术是直接在谐振腔中装配中冷器,采用分体式装配设计,结构更简单,模具模块少,成本低。 2、直接将中冷器布置在谐振腔中,不单独设置冷却腔,减小进气歧管的体积和重量。传统设计冷却腔和谐振腔之间有壁厚;本专利技术设计取消了冷却腔,仅有一个谐振腔,壁厚所使用的材料和空间均被取消;所使用的材料减少,零件的重量减轻,有利于零部件的轻量化。 3、采用插入式中冷器,可拆卸连接,制造及维修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本专利技术设计进气歧管、中冷器、密封部件等是分开设计,单独设计制造;各部件可单独更换,无需整体更换带有冷却腔的整个进气歧管。分体式维修,未损坏的部件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进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进气歧管的中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进气歧管的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歧管本体,11、谐振腔,2、中冷器,21、中间冷却管,22、管道,3、密封板,31、通孔,4、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技术一种进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歧管本体I和中冷器2,歧管本体I内设有谐振腔11,中冷器2可拆卸地安装在谐振腔11内,中冷器2的中间冷却管21位于谐振腔11内,中冷器2两端的管道22伸出谐振腔11,以便中冷器2的冷却介质实行循环。 歧管本体I 一侧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直径大于中冷器2外径,中冷器2从这个安装孔内装入;歧管本体I上设有另外一个直径较小的安装孔,中冷器2从大安装孔装入后,一端的管道22通过小安装孔定位,管道22与小安装孔相适配,并通过密封圈密封。 还包括密封大安装孔的密封板3,密封板3上设有与管道22适配的通孔31,通孔31与管道22气密密封,防止气体泄漏,并通过密封板3封闭大安装孔;密封板3与歧管本体I固定连接。 即在歧管本体I上增加一个能将中冷器2放置进谐振腔11的大安装孔,从孔中将中冷器2放置进谐振腔11 ;随后需用密封板3将此孔密封住,防止气体泄漏。中冷器2 —端的管道22直接装配在歧管本体I壁上的小安装孔,由歧管本体I壁对中冷器2进行支撑;中冷器2另一端的管道22装配在密封板3上,密封板3通过紧固螺栓4固定在进气歧管上,实现对气体的密封。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采用在进气歧管谐振腔11中集成增压后气体的冷却器,进一步降低进入进气歧管支管的压缩气体温度,提高进气效率。同时在满足进气温度要求的前提下,集成在进气歧管谐振腔11中的中冷器2可以部分或者完全取代布置在增压器和进气歧管之间的中冷器2,节省布置空间,有利于布置空间的优化。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气歧管,包括歧管本体(1)和中冷器(2),所述歧管本体(1)内设有谐振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2)可拆卸地安装在谐振腔(11)内,中冷器(2)的中间冷却管(21)位于谐振腔(11)内,中冷器(2)两端的管道(22)伸出谐振腔(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歧管,包括歧管本体(I)和中冷器(2),所述歧管本体(I)内设有谐振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2)可拆卸地安装在谐振腔(11)内,中冷器(2)的中间冷却管(21)位于谐振腔(11)内,中冷器(2)两端的管道(22)伸出谐振腔(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本体(I)上设有安装孔,所述中冷器(2)端部的管道(22)与安装孔相适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登富李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