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集成转向悬架驱动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146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9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集成转向悬架驱动车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造成交通拥挤、污染环境和传统能源紧缺等制约汽车发展的瓶颈问题。所述的集成转向悬架驱动车轮包括动力驱动机构(1)、转向机构(2)、悬挂机构(3)和制动机构(4)。动力驱动机构(1)包括有轮胎(5)、轮辋(6)、环形驱动电机(35)。轮胎(5)套装在轮辋(6)外侧,环形驱动电机(35)安装在轮辋(6)内侧,转向机构(2)安装在环形驱动电机(35)内侧,转向机构(2)中主销导向柱(18)的上端与下端采用螺钉和环形驱动电机(35)中的环形驱动电机定子(13)的内侧连接,悬挂机构(3)套装在主销导向柱(18)上,制动机构(4)固定在轮辋(6)的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集成转向悬架驱动车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造成交通拥挤、污染环境和传统能源紧缺等制约汽车发展的瓶颈问题。所述的集成转向悬架驱动车轮包括动力驱动机构(1)、转向机构(2)、悬挂机构(3)和制动机构(4)。动力驱动机构(1)包括有轮胎(5)、轮辋(6)、环形驱动电机(35)。轮胎(5)套装在轮辋(6)外侧,环形驱动电机(35)安装在轮辋(6)内侧,转向机构(2)安装在环形驱动电机(35)内侧,转向机构(2)中主销导向柱(18)的上端与下端采用螺钉和环形驱动电机(35)中的环形驱动电机定子(13)的内侧连接,悬挂机构(3)套装在主销导向柱(18)上,制动机构(4)固定在轮辋(6)的内侧。【专利说明】集成转向悬架驱动车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属于汽车轮胎领域的车轮装置,更确切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转向悬架驱动车轮。
技术介绍
汽车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传统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传动轴、万向节、半轴、悬架和车轮等组成,能实现行驶、转向和制动等功能。行驶系统是指支持全车并保证车辆正常行驶的机构。其基本功能是:(I)接受由发动机经传动系统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间的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驱动轮的牵引力,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2)支持全车,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各向反力及其所形成的力矩;(3)尽可能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并衰减其振动,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4)与转向系统协调配合工作,实现汽车行驶方向的正确控制,以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转向系统是指汽车上用来改变或恢复其行驶方向的机构。其基本功能是用来改变汽车行驶方向和保持汽车直线行驶。悬挂系统是指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和避震器组成整个支持机构。其基本功能是支持车身,改善乘坐的感觉。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机构。其基本功能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然而,伴随着交通、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迫切需要使用新能源和新结构的交通工具。米其林设计的“主动车轮”是将驱动系统、悬架系统和制动系统集成在车轮内。此方面工作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造成的交通拥挤、污染环境和传统能源紧缺等制约汽车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了一种集成转向悬架驱动车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集成转向悬架驱动车轮包括有动力驱动机构、转向机构、悬挂机构和制动机构。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包括有轮胎、轮辋、环形驱动电机。轮胎套装在轮辋的外侧,环形驱动电机安装在轮辋的内侧,转向机构安装在环形驱动电机的内侧,转向机构中的主销导向柱的上下端采用螺钉和环形驱动电机中的环形驱动电机定子的内侧连接,悬挂机构套装在转向机构中的主销导向柱上,制动机构采用螺钉固定在轮辋的内侧。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制动机构固定在轮辋的内侧是指:制动机构包括制动盘、制动钳,制动盘采用5个结构相同的2号螺钉固定在轮辋的中心位置处,制动钳通过螺钉固定在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内侧的2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与3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上。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环形驱动电机包括有环形驱动电机转子、环形驱动电机定子、环形驱动电机左侧角接触球轴承与环形驱动电机右侧角接触球轴承。环形驱动电机转子的左端面与轮辋内腔左端凸缘的右端面接触连接,并采用I号螺钉将环形驱动电机转子固定在轮辋的内腔里,环形驱动电机定子采用环形驱动电机左侧角接触球轴承与环形驱动电机右侧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在环形驱动电机转子内,环形驱动电机左侧角接触球轴承内环的右端面与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左端的圆环凸台的左端面接触连接,环形驱动电机左侧角接触球轴承外环的左端面与环形驱动电机转子左端的圆环凸台的右端面接触连接,环形驱动电机右侧角接触球轴承内环的左端面与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右端的圆环凸台的右端面接触连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环形驱动电机定子的左端设置有圆环凸台,右端设置有圆环凸台,环形驱动电机定子的内侧即内孔面上设置有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组件,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组件包括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2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3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与4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2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3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与4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为结构相同的平板类结构件,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2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3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与4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的中心处设置有螺纹孔,其中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与4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的螺纹孔中心的连线垂直于水平面,并且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与4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处在环形驱动电机定子轴向的中间位置,2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与3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布置在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与4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连线右侧下方的环形驱动电机定子的内侧边缘上,并且处在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与4号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固定板的左侧的环形驱动电机定子内侧边缘上。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环形驱动电机转子的右端面上安装有挡圈并采用结构相同的固定挡圈螺钉固定连接,环形驱动电机右侧角接触球轴承外环的右端面与挡圈的左端面接触连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销导向柱为一杆类结构件,主销导向柱的外柱面上设置有具有自锁性能的梯形螺纹和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与转向电机内孔上的键齿相配装的轴向键槽,主销导向柱的上端与下端设置成上半圆柱与下半圆柱,上半圆柱与下半圆柱的轴线和主销导向柱的回转轴线共线,上半圆柱与下半圆柱的平面端面共面,上半圆柱与下半圆柱上沿径向设置安装螺钉的上螺钉通孔与下螺钉通孔,上螺钉通孔与下螺钉通孔的回转轴线皆和主销导向柱的回转轴线垂直相交。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向机构还包括有转向电机、套筒与车身连接件。转向电机套装在主销导向柱上,转向电机中的转向电机转子与主销导向柱通过花键副连接,转向电机中的转向电机定子的右端采用5号螺钉与车身连接件的左端固定连接,套筒中心处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的内侧设置有螺纹,转向电机转子上端的圆环凸台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螺纹,套筒套装在转向电机转子上端的圆环凸台上为螺纹连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悬挂机构套装在转向机构中的主销导向柱上是指:所述的悬挂机构包括有主动悬架电机、固定支架、弹簧与上行程限位块。上行程限位块套装在转向电机上方的主销导向柱上为过盈配合连接,转向电机中的转向电机转子上端的圆环凸台的上端面与套筒的顶端面一起和上行程限位块的底端面接触连接;主动悬架电机套装在转向电机下方的主销导向柱上为螺纹连接,固定支架套装在主动悬架电机下方的主销导向柱上,固定支架与主动悬架电机中的主动悬架电机定子的下端为螺纹连接,弹簧套装在固定支架下方的主销导向柱上,弹簧的顶端面与固定支架底面接触连接,弹簧的底端面与环形驱动电机定子的内侧孔面接触连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动悬架电机包括有主动悬架电机定子、主动悬架电机上轴承、主动悬架电机转子与主动悬架电机下轴承。主动悬架电机定子米用主动悬架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转向悬架驱动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转向悬架驱动车轮包括有动力驱动机构(1)、转向机构(2)、悬挂机构(3)和制动机构(4); 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1)包括有轮胎(5)、轮辋(6)、环形驱动电机(35); 轮胎(5)套装在轮辋(6)的外侧,环形驱动电机(35)安装在轮辋(6)的内侧,转向机构(2)安装在环形驱动电机(35)的内侧,转向机构(2)中的主销导向柱(18)的上下端采用螺钉和环形驱动电机(35)中的环形驱动电机定子(13)的内侧连接,悬挂机构(3)套装在转向机构(2)中的主销导向柱(18)上,制动机构(4)固定在轮辋(6)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韩佐悦陈亚东周贺子余春贤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