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列球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129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列球轴承,包括内圈、外圈、滚子以及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间隔设有若干供滚子放置的容置槽,所述滚子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保持架设置在内圈和外圏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包括内圈本体,所述内圈本体的两端均设有沿内圈本体径向朝外延伸的挡边,所述挡边与内圈本体构成凹腔,所述挡边上至少设置一个填球缺口槽,所述外圈的内侧设有与填球缺口槽相对应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同样的安装空间的条件下,可以大幅度提高双列球轴承载荷来满足实际要求,同时还有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列球轴承,包括内圈、外圈、滚子以及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间隔设有若干供滚子放置的容置槽,所述滚子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保持架设置在内圈和外圏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包括内圈本体,所述内圈本体的两端均设有沿内圈本体径向朝外延伸的挡边,所述挡边与内圈本体构成凹腔,所述挡边上至少设置一个填球缺口槽,所述外圈的内侧设有与填球缺口槽相对应的凹槽,本技术具有在同样的安装空间的条件下,可以大幅度提高双列球轴承载荷来满足实际要求,同时还有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双列球轴承
本技术涉及轴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列球轴承。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双列球轴承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同时对双列球轴承径向承载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双列球轴承在同样的安装空间的条件下,载荷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列球轴承,具有在同样的安装空间的条件下,可以大幅度提高双列球轴承载荷来满足实际要求,同时还有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列球轴承,包括内圈、外圈、滚子以及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间隔设有若干供滚子放置的容置槽,所述滚子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保持架设置在内圈和外圏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包括内圈本体,所述内圈本体的两端均设有沿内圈本体径向朝外延伸的挡边,所述挡边与内圈本体构成凹腔,所述挡边上至少设置一个填球缺口槽,所述外圈的内侧设有与填球缺口槽相对应的凹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球缺口槽的设置可以增加滚子的数量安装,滚子数量的增加就提高了双列球轴承的在同样安装空间条件下的载荷能力,可以满足实际需求。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容置槽沿保持架轴向方向任一侧设为开口,所述相邻的容置槽构成S型形状。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保持架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滚子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保证了双列球轴承的稳定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填球缺口槽和凹槽均设为一个,所述填球缺口槽设置在一端的挡边上,所述凹槽设置在外圈内侧的一端。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填球缺口槽设置一个,一方面即能满足滚子安装的需要,另一方面便于生产加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填球缺口槽径向延伸到内圈本体上,所述填球缺口槽与内圈本体相交处设有圆弧过度面,所述凹槽与外圈相交设有圆弧过度面。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圆弧过度面的设置为了便于滚子安装时引导滚子。【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外圏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内圏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外圏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所示,一种双列球轴承,包括内圈1、外圈2、滚子3及保持架4,保持架4上间隔设有若干供滚子3放置的容置槽41,滚子3设置在容置槽41内,保持架4设置在内圈I和外圏2之间,内圈I包括内圈本体11,内圈本体11的两端均设有沿内圈本体11径向朝外延伸的挡边12,挡边12与内圈本体11构成凹腔13,挡边12上至少设置一个填球缺口槽121,外圈2的内侧设有与填球缺口槽121相对应的凹槽21 ;容置槽41沿保持架4轴向方向任一侧设为开口,相邻的容置槽41构成S型形状;填球缺口槽121和凹槽21均设为一个,填球缺口槽121设置在一端的挡边12上,凹槽21设置在外圈2内侧的一端;填球缺口槽121径向延伸到内圈本体11上,填球缺口槽121与内圈本体11相交处设有圆弧过度面14,凹槽21与外圈2相交设有圆弧过度面22。本技术优选在一端挡边上设置一个填球缺口槽,当然我们也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填球缺口槽,或者在两端的挡边上均设置填球开口槽。本技术装配步骤:1.先装无填球缺口槽一边的滚子保持架,装满到位;2.装有填球缺口槽的一边的滚子,滚子先装单边的半数后均分,放上保持架,然后半数的滚子由填球缺口槽对应压入,完成装配。【权利要求】1.一种双列球轴承,包括内圈、外圈、滚子以及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间隔设有若干供滚子放置的容置槽,所述滚子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保持架设置在内圈和外圏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包括内圈本体,所述内圈本体的两端均设有沿内圈本体径向朝外延伸的挡边,所述挡边与内圈本体构成凹腔,所述挡边上至少设置一个填球缺口槽,所述外圈的内侧设有与填球缺口槽相对应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沿保持架轴向方向任一侧设为开口,所述相邻的容置槽构成S型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列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球缺口槽和凹槽均设为一个,所述填球缺口槽设置在一端的挡边上,所述凹槽设置在外圈内侧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列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球缺口槽径向延伸到内圈本体上,所述填球缺口槽与内圈本体相交处设有圆弧过度面,所述凹槽与外圈相交设有圆弧过度面。【文档编号】F16C33/58GK203756728SQ201420132415【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4日 【专利技术者】郑建华 申请人:上海人本双列轴承有限公司, 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列球轴承,包括内圈、外圈、滚子以及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间隔设有若干供滚子放置的容置槽,所述滚子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保持架设置在内圈和外圏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包括内圈本体,所述内圈本体的两端均设有沿内圈本体径向朝外延伸的挡边,所述挡边与内圈本体构成凹腔,所述挡边上至少设置一个填球缺口槽,所述外圈的内侧设有与填球缺口槽相对应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人本双列轴承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