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内把手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1977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6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内把手总成,包括车门把手基座、旋转按钮和拉手,车门把手基座上设有内凹的圆弧面,旋转按钮和拉手上设有倒角,保证了旋转按钮和拉手运动时的安全间隙;同时在车门把手基座上还设置加强筋和安装卡扣,既保证了静止时车门把手基座与旋转按钮和拉手的配合外观,又保证了车门内把手总成与车门内饰板均匀的间隙和面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内把手总成,包括车门把手基座、旋转按钮和拉手,车门把手基座上设有内凹的圆弧面,旋转按钮和拉手上设有倒角,保证了旋转按钮和拉手运动时的安全间隙;同时在车门把手基座上还设置加强筋和安装卡扣,既保证了静止时车门把手基座与旋转按钮和拉手的配合外观,又保证了车门内把手总成与车门内饰板均匀的间隙和面差。【专利说明】一种车门内把手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车门内把手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车门内把手总成是轿车车门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件之一,对车门内把手总成要求比较高,特别是车门内把手与车门内饰之间的配合外观要求比较高,包括间隙与面差方面的配合;车门内把手总成的各个零部件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和相互配合的关系,即对车门内把手总成而言,既要保证运动功能的正常实现,又要保证该总成本身的外观。汽车内把手总成在与车门内饰的不同零部件配合时,要求其配合紧密,配合间隙小,而车门内把手总成本身又属于运动功能件,需要适当增加配合间隙避免发生干涉,因此需要更优化的结构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门内把手总成,既保证了车门内把手总成中各运动部件正常功能的实现,又保证了各部件静态配合外观均匀美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门内把手总成,包括车门把手基座、旋转按钮和拉手,所述旋转按钮和所述拉手活动连接于所述车门把手基座上,在所述车门把手基座上设有内凹的圆弧面,所述旋转按钮和所述拉手上设有倒角。优选地,所述车门把手基座上设有拉丝卡扣配合孔。优选地,所述旋转按钮和所述拉手上设有拉丝安装孔。优选地,所述旋转按钮外侧型面为长方形。优选地,所述拉手外形为“一”字形,且一端设有凸起。优选地,所述车门把手基座上还设有与所述车门把手基座卡接的堵盖。优选地,所述车门把手基座上还设有橡胶缓冲块,装入所述车门把手基座上的配合孔中。优选地,所述橡胶缓冲块呈“T”字形,总体结构为阶梯圆柱,中间部位设有楔形凸起。。优选地,所述车门把手基座上设有楔形加强筋。优选地,所述车门把手基座上设有倒勾形安装卡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门内把手总成,既保证了车门内把手总成中各部件运动时的安全间隙,也保证了部件静态配合间隙的美观。进一步地,在车门把手基座上设置加强筋,保证了车门内把手总成与车门内饰板的配合间隙均匀适当。进一步地,在车门把手基座上设置安装卡扣,保证了车门内把手总成与车门内饰板的适当的面差。进一步地,加强筋和安装卡扣均为楔形结构,卡接简单方便且可靠。【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门内把手总成外侧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车门内把手总成内侧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车门内把手基座与旋转按钮和拉手安装图;图4为本技术旋转按钮和拉手与拉丝安装图;图5为本技术旋转按钮和把手安装孔结构图;图6为图1的A-A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橡胶缓冲块轴测图;图8为本技术安装卡扣轴测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门把手基座2、拉手3、堵盖4、旋转按钮5、橡胶缓冲块6、加强筋7、安装卡扣8、基座安装孔9、拉丝卡扣配合孔10、圆弧面11、倒角12、安装孔13、短轴14、塑料轴15、扭簧16、拉丝17、孔I 18、孔II【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参照图1至图5。车门内把手总成包括车门把手基座1、拉手2和旋转按钮4。旋转按钮4和拉手2设置在车门把手基座I同一侧的上下两边,活动连接于车门把手基座I上,活动连接方式有多种,可根据具体需要确定。在本技术中,优选地在车门把手基座I上设置两段短轴13,与旋转按钮4上两个同轴孔I 17配合,拉手5则通过一根塑料轴14,塑料轴上装有扭簧15,通过两个同轴孔II 18连接于车门把手基座I上。同时,在旋转按钮和拉手5上分别设有与拉丝配合的安装孔12,车门把手基座I上设置了两个拉丝卡扣配合孔9,用于安装两组拉丝16,旋转按钮4的位置可由拉丝16决定,有开关两种状态,拉手5是通过扭簧15的回复力使其回位,拉手15的位置状态不能由拉丝16决定。本技术中,旋转按钮4的外侧型面为长方形,拉手2呈“一”字形,长度贯穿于车门把手基座I总宽,拉手2与旋转按钮4的相邻的一端有凸起,凸起宽度与旋转按钮4的宽度相同,优选地,在车门把手基座I另一侧的空缺部位设有堵盖3,通过卡接固定,可遮挡车门把手基座I的内部结构,使其美观且安装方便,更优地,在车门把手基座I还设置了橡胶缓冲块5,参照图7,橡胶缓冲块5呈“T”字形,总体结构为阶梯圆柱,中间部位设有楔形凸起,靠楔形凸起卡入车门把手基座I的相应孔内,当松开拉手2,橡胶缓冲块5直径较大一端的端面与拉手2接触,可缓冲振动,防止发出异响。为了保证车门内把手总成中各部件运动功能的实现,本技术在车门把手基座1、旋转按钮4和拉手2上设置了让位结构,以保证车门把手总成中运动部件的安全间隙。具体地,在车门把手基座I上,与旋转按钮4和拉手2运动配合部位设置了内凹的圆弧面10,在旋转按钮4和拉手2的型面上设置了倒角11,参照图6,外力拉动旋转按钮4逆时针方向旋转,即图中旋转按钮4沿着在车门把手基座I上设置的内凹圆弧面向下运动,直到其下端的圆弧面旋转至与车门把手基座I某一部位相切时,即图中旋转按钮4的虚线位置,运动停止。旋转按钮4在运动过程中,与车门把手基座I的配合间隙逐渐增加,由最初的2_增加至3.4_,保证了两者之间的运动间隙,同时满足了旋转按钮4静止状态时与车门把手基座I的间隙较小的要求。当旋转按钮4处于图中虚线位置时,拉动拉手2,可开启车门,拉手2与车门把手基座I配合与上述情况相同,此处不再赘述。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车门内把手总成与车门内饰板的配合外观,在车门把手基座I上设置了加强筋6。参照图2,加强筋6的结构和数量可根据空间大小、实际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在车门把手基座I的外边缘成对或单个的设置了多个加强筋6,加强筋6整体结构均为楔形,细节稍有不同。安装时,内饰板受到加强筋6的挤压后横向发生压缩变形,这种变形为车门把手与车门内饰板之间的横向配合提供了一定的调整余量,保证了车门把手始终与车门内饰板之间的全接触,同时加强筋6与车门内饰板配合接触受力面积非常小,配合结构稳定,保证了配合外观间隙均匀。更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车门内把手总成与车门内饰板装配后面差均匀,还在车门把手基座I上设置了安装卡扣7,当然,安装卡扣7的结构和数量也可根据空间大小、实际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在车门把手基座I的上边缘设置了两个安装卡扣7,安装卡扣7整体为倒勾形结构,参照图8,其头部为楔形,安装卡扣7卡接到内饰板上时,靠倒勾形的竖直面的高度防止其松脱,同时内饰板纵向受到一定的压缩变形,这种变形也为车门内把手与车门内饰板纵向之间的配合提供一定的调整余量,保证了车门内把手与内饰板配合后的面差均匀,同时,在车门把手基座I上单个设置的加强筋6和与旋转按钮4相同一端设置的一对加强筋6,由于结构特征也兼具卡扣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车门内把手总成首先与内饰板卡接,内饰板再通过自带塑料卡扣卡到车门内钣金上,进一步地,车门内把手总成还通过基座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内把手总成,包括车门把手基座、旋转按钮和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按钮和所述拉手活动连接于所述车门把手基座上,在所述车门把手基座上设有内凹的圆弧面,所述旋转按钮和所述拉手上设有倒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楠张建伟俞燕柴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