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41985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包括安装支架、第一支架压板、第二支架压板和工艺小车;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安装板和固定板;第一支架压板和第二支架压板上分别设有第一腰形孔和第二腰形孔;工艺小车下部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固定板的前端卡设在第一支架压板和工艺小车的前侧位置之间,且固定板的后端卡设在第二支架压板和工艺小车的后侧位置之间,而第一腰形孔和第二腰形孔均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可拆卸连接;安装板上设有第二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的结构十分简单,且还具有方便安装和拆卸的优点,其普适性好,可多次重复使用,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客车电泳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
技术介绍
客车的车身骨架在焊装车间制作完成后需通过工艺小车进入到涂装电泳池中进行电泳,在此过程中,需要在工艺小车与车身骨架之间使用电泳托盘支架进行连接。每种车型需配置特定型号或规格的工艺小车,但现有电泳托盘支架不能适用于所有型号或规格的工艺小车,故现有的电泳托盘支架和工艺小车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车身骨架电泳的需要,但普适性差,使得生产成本大为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电泳托盘支架和工艺小车的普适性差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拆卸、普适性好且可多次重复使用的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包括安装支架、第一支架压板、第二支架压板和工艺小车;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主体,且支架主体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安装板和固定板;第一支架压板和第二支架压板上分别设有第一腰形孔和第二腰形孔;工艺小车下部设有分别与第一腰形孔和第二腰形孔平行设置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固定板的前端卡设在第一支架压板和工艺小车的前侧位置之间,且固定板的后端卡设在第二支架压板和工艺小车的后侧位置之间,而第一腰形孔和第二腰形孔均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可拆卸连接;安装板上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另设的车身骨架的侧围裙梁可拆卸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包括安装支架、第一支架压板、第二支架压板和工艺小车,其中,第一腰形孔和第二腰形孔均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样结构的所述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的结构得到了简化,且因为第一支架压板和第二支架压板上设置的安装孔分别为第一腰形孔和第二腰形孔,这样的设计使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能够根据不同型号或规格的工艺小车来调整安装支架与工艺小车的安装位置,而工艺小车下部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该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分别与第一腰形孔和第二腰形孔平行设置,这样的设计不仅进一步方便了安装支架与工艺小车之间安装位置的调整,而且还使得工艺小车能适用于多种车型。由此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的普适性非常好。在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腰形孔和第二腰形孔均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件与另设的车身骨架的侧围裙梁可拆卸连接,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所述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的安装和拆卸难度,也使得所述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能够多次重复使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一连接件为六角螺栓。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二连接件为U型固定钳。将第二连接件选择为U型固定钳,大大简化了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与车身骨架的侧围裙梁的装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U型固定钳的两端均穿设在安装板的安装孔中。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增强U型固定钳与安装板的连接强度。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支架主体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大大增强了支架主体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安装支架的自身强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所述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的抗载荷能力。另外,在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该电泳托盘安装总成的结构十分简单,且还具有方便安装和拆卸的优点,其普适性好,可多次重复使用,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图1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的等轴侧视图;现将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1为第一支架压板,1.1为第一腰形孔,1.2为第一压板本体,1.3为第一辅助压板,2为第二支架压板,2.1为第二腰形孔,2.2为第二压板本体,2.3为第二辅助压板,3为工艺小车,3.1为第一滑槽,3.2为第二滑槽,4为支架主体,5为安装板,6为固定板,7为第一连接件,8为第二连接件,9为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包括安装支架、第一支架压板1、第二支架压板2和工艺小车3。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主体4,该支架主体4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安装板5和固定板6,且该支架主体4与固定板6之间设有加强筋9;该安装板5的投影面积大于支架主体4的投影面积,一方面,方便了第二连接件8的安装,另一方面,也能增强第二连接件8和安装板5的承载能力。如图1和图5所示,上述第一支架压板1和第二支架压板2上分别设有第一腰形孔1.1和第二腰形孔2.1;上述工艺小车3下部设有分别与该第一腰形孔1.1和第二腰形孔2.1平行设置的第一滑槽3.1和第二滑槽3.2;上述固定板6的前端卡设在上述第一支架压板1和工艺小车3的前侧位置之间,且该固定板6的后端卡设在上述第二支架压板2和工艺小车3的后侧位置之间,而上述第一腰形孔1.1和第二腰形孔2.1均通过第一连接件7与第一滑槽3.1和第二滑槽3.2可拆卸连接。如图2~图4所示,上述安装板5上设有第二连接件8,该第二连接件8与另设的车身骨架的侧围裙梁可拆卸连接。又如图1和图5所示,上述第一支架压板1和第二支架压板2均呈U形;第一支架压板1包括第一压板本体1.2,在该第一压板本体1.2靠近支架主体4的一侧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辅助压板1.3,该第一辅助压板1.3设置在固定板6顶端;第二支架压板2包括第二压板本体2.2,在该第二压板本体2.2靠近支架主体4的一侧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二辅助压板2.3,该第二辅助压板2.3设置在固定板6顶端。这样结构的第一支架压板1和第二支架压板2不仅有助于减轻其自身重量,而且还为上述加强筋9的设置腾出了空间,另外,第一辅助压板1.3和第二辅助压板2.3的设置更进一步增强了固定板6与第一支架压板1、第二支架压板2和工艺小车3的装配强度。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接件7和第二连接件8分别采用六角螺栓和U型固定钳,且该U型固定钳的两端均穿设在上述安装板5的安装孔中。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第一支架压板(1)、第二支架压板(2)和工艺小车(3);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主体(4),且所述支架主体(4)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安装板(5)和固定板(6);所述第一支架压板(1)和第二支架压板(2)上分别设有第一腰形孔(1.1)和第二腰形孔(2.1);所述工艺小车(3)下部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腰形孔(1.1)和第二腰形孔(2.1)平行设置的第一滑槽(3.1)和第二滑槽(3.2);所述固定板(6)的前端卡设在所述第一支架压板(1)和工艺小车(3)的前侧位置之间,且所述固定板(6)的后端卡设在所述第二支架压板(2)和工艺小车(3)的后侧位置之间,而所述第一腰形孔(1.1)和第二腰形孔(2.1)均通过第一连接件(7)与所述第一滑槽(3.1)和第二滑槽(3.2)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板(5)上设有第二连接件(8),所述第二连接件(8)与另设的车身骨架的侧围裙梁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客车的电泳托盘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第一支架压板(1)、第二支架压板(2)和工艺小车(3);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主体(4),且所述支架主体(4)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安装板(5)和固定板(6);所述第一支架压板(1)和第二支架压板(2)上分别设有第一腰形孔(1.1)和第二腰形孔(2.1);所述工艺小车(3)下部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腰形孔(1.1)和第二腰形孔(2.1)平行设置的第一滑槽(3.1)和第二滑槽(3.2);所述固定板(6)的前端卡设在所述第一支架压板(1)和工艺小车(3)的前侧位置之间,且所述固定板(6)的后端卡设在所述第二支架压板(2)和工艺小车(3)的后侧位置之间,而所述第一腰形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硕汪先锋段术林游海涵陈青生谷裕石邬景军徐强诸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