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837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5 0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能够以高水平兼顾对噪声性能的下降的抑制以及湿路性能和操纵稳定性的提高。该充气轮胎具有配置在轮胎赤道附近区域的中央主沟、和位于比上述中央主沟靠该轮胎被安装于车辆时的外侧的外侧胎肩主沟、以及位于该轮胎被安装于车辆时的内侧的内侧胎肩主沟。外侧胎肩主沟的沟宽大于中央主沟的沟宽以及内侧胎肩主沟的沟宽。从沟、刀槽花纹中选定的凹条不与外侧胎肩主沟交叉,并且上述凹条与中央主沟以及内侧胎肩主沟交叉。在外侧胎肩主沟的轮胎轴向内外侧设置有倒角部,进而,上述倒角部的倒角宽度大于倒角深度,并且,倒角面与胎面踏面平滑地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能够以高水平兼顾对噪声性能下降的抑制以及湿路性能和操纵稳定性的提高。
技术介绍
例如,对于在轿车等中所使用的充气轮胎而言,在胎面部形成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多条主沟。并且,主要通过增大该主沟的沟宽来提高排水性、从而提高湿路性能。然而,如若仅简单地增大主沟的沟宽,则存在如下问题:因导致胎面花纹的刚性降低而使得操纵稳定性能下降。另外,当利用主沟的沟宽得以增大后的轮胎在干燥路面上行驶时,还会产生如下问题:由上述主沟引起的气柱共鸣声增大,因而产生车内噪声以及车外噪声增加等现象,从而导致噪声性能下降。这样,在湿路性能、与噪声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的关系,因此,强烈期望能够同时提高上述这些性能的轮胎的出现。另外,下述专利文献1、2中记载有与此相关的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8561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0870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形成沿轮胎周向延伸的3条主沟,并且确定这些主沟之间的沟宽的关系、沟、刀槽花纹相对于主沟的交叉状况、以及倒角部相对于主沟的形成状况,以此为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充气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有左右非对称的胎面花纹,该胎面花纹包括:中央主沟,该中央主沟沿轮胎周向延伸、且在轮胎赤道附近区域具有沟宽中心,其中,所述轮胎赤道附近区域以轮胎赤道面为中心、且具有胎面接地宽度TW的20%的宽度;外侧胎肩主沟,该外侧胎肩主沟沿轮胎周向延伸、且配置成比所述中央主沟靠所述轮胎被安装于车辆时的安装外侧;以及内侧胎肩主沟,该内侧胎肩主沟沿轮胎周向延伸、且配置成比所述中央主沟靠所述轮胎被安装于车辆时的安装内侧,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胎肩主沟的沟宽大于所述中央主沟的沟宽以及所述内侧胎肩主沟的沟宽,并且,从沟、刀槽花纹中选定的凹条不与所述外侧胎肩主沟交叉,并且,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20 JP 2012-2545191.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有左右非对称的胎面花纹,该胎面花纹包括:中央主沟,该中央主沟沿轮胎周向延伸、且在轮胎赤道附近区域具有沟宽中心,其中,所述轮胎赤道附近区域以轮胎赤道面为中心、且具有胎面接地宽度TW的20%的宽度;外侧胎肩主沟,该外侧胎肩主沟沿轮胎周向延伸、且配置成比所述中央主沟靠所述轮胎被安装于车辆时的安装外侧;以及内侧胎肩主沟,该内侧胎肩主沟沿轮胎周向延伸、且配置成比所述中央主沟靠所述轮胎被安装于车辆时的安装内侧,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胎肩主沟的沟宽大于所述中央主沟的沟宽以及所述内侧胎肩主沟的沟宽,并且,从沟、刀槽花纹中选定的凹条不与所述外侧胎肩主沟交叉,并且,所述凹条与所述中央主沟以及内侧胎肩主沟交叉,并且,在所述外侧胎肩主沟设置有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清治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