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仿生非光滑结构的防滑轮胎花纹沟槽。通过模仿自然界生物体表非光滑结构,在不改变轮胎胎面花纹结构的前提下,在轮胎沟槽底部布置凹坑型非光滑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减小雨水流过花纹沟槽的阻力,使得雨水更容易流出花纹沟槽,提高花纹沟槽排水量,进而提高轮胎的抗滑水性能。这种新型的轮胎沟槽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在雨天行驶的安全性能,同时不牺牲轮胎其他诸如抓地、磨损、噪声等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轮胎不同性能之间的矛盾。【专利说明】一种基于仿生非光滑结构的防滑轮胎花纹沟槽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地说,是利用生物体表非光滑结构减阻的特性对轮胎花纹沟槽进行优化。
技术介绍
汽车在积水路面行驶时,当达到一定车速时,如果积水来不及从花纹沟槽排出,会发生轮胎在水膜上行驶的滑水现象,此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性能急剧下降,极易导致汽车的滑行失控,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轮胎的抗滑水性能是汽车轮胎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之一。对此,国内外学者、轮胎厂商对于提高轮胎抗滑水性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表明,通常的方法是采用增大花纹沟槽体积的方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仿生非光滑结构的防滑轮胎花纹沟槽,其特征在于,不改变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在轮胎花纹的沟槽底部布置形状为球冠状的凹坑型非光滑结构,凹坑呈矩阵排列,矩阵排列的横向和纵向分别沿着轮胎周向和轴向等距分布;凹坑的球冠状底部圆直径为0.8—1.2mm,凹坑的深度为凹坑的球冠状底部圆直径的一半,凹坑深度为0.4?0.6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林,薛开鑫,杨建,周海超,梁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