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纺细纱机管纱自动拔取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1522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8 10:30
环锭纺细纱机管纱自动拔取装置及方法,涉及一种环锭纺细纱机的自动落纱之拔取管纱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将管纱与锭子脱离并收集的自动拔管装置及方法。包括气动机械手(7)及其水平移动部件(1)、升降部件(5)和割纱部件(9)、收管装置,经过初始化、水平至近位、垂直至下位、夹持管纱、拔管至上位、翻转、割纱、收管复位等步骤,通过升降气缸的上下一维运动及气动机械手夹紧与放松,实现管纱的拔起与落下,可避免拔管过程中对纱线产生伤害,不会对锭子产生径向力,具有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用工数量、提高作业效率和落纱质量的积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涉及一种环锭纺细纱机的自动落纱之拔取管纱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将管纱与锭子脱离并收集的自动拔管装置及方法。包括气动机械手(7)及其水平移动部件(1)、升降部件(5)和割纱部件(9)、收管装置,经过初始化、水平至近位、垂直至下位、夹持管纱、拔管至上位、翻转、割纱、收管复位等步骤,通过升降气缸的上下一维运动及气动机械手夹紧与放松,实现管纱的拔起与落下,可避免拔管过程中对纱线产生伤害,不会对锭子产生径向力,具有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用工数量、提高作业效率和落纱质量的积极效果。【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锭纺细纱机的自动落纱之拔取管纱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将管纱与锭子脱离并收集的自动拔管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纺织大国,纺织业在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纺织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细纱机落纱工序,却大多采用传统的人工落纱方式,由于人工落纱劳动强度大,用工数量多,已成为制约纺纱厂生产与发展的瓶颈,因此,使用自动落纱提升纺织业的装备水平和自动化程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也是我国保持传统产业优势、转型创新的必经之路。所述的落纱就是将管纱从细纱机的锭子上拔下、收集,并换上新的空纱管,实现细纱机重新开车后自行留头缠绕。自动落纱机需完成拔管、插管和留头的功能,其中,拔管机构是自动落纱机的重要机构之一,他的技术方案的优劣,是影响落纱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人工落纱劳动强度大,用工数量多的问题,人们在不断的研究自动落纱机构。早期的双圆盘式机械落纱小车,缺点是对锭子产生较大的径向力,同时也会对纱线造成损伤。近几年部分企业研发的智能落纱机,其拔管机构大多借鉴长车集体落纱的方案,使用气囊式机械手从管纱的顶部拔取纱管,机械手的运动控制,采用交流伺服系统,以三维空间的运动方式实现,也有的企业采用气动元件,以二维的运动方式实现,运动轴的数量多,必然造成机构复杂,成本高,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达到结构巧妙、动作简洁、行程小、高效可靠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环锭纺细纱机管纱自动拔取装置,包括气动机械手及其水平移动部件、升降部件和割纱部件、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气动机械手具有气爪体、销轴、左夹板、右夹板;气爪体上装配两个接头,分别连接外部压缩空气源;气爪体内部设活塞杆,与左夹板、右夹板联动,左夹板、右夹板分别与各自的销轴实现铰接; 所述的气动机械手的升降部件包括升降气缸、底盘、升降滑板、铰链组合、翻转底板、直线轴承、垫板、导柱、压板及其上的限位组合;气动机械手连接在上述的翻转底板上;升降气缸的缸体、导柱固定在底盘上;升降滑板连接在升降气缸的气缸杆上,升降滑板上装配铰链组合、翻转底板、直线轴承,其中铰链组合由支座和摇臂构成,摇臂与支座使用销轴联结,支座固定在升降滑板,翻转底板固定在摇臂上;直线轴承套在导柱上;垫板连接在翻转底板的后部,导柱的顶端装配压板,限位组合固定在压板上;所述的气动机械手的水平移动部件包括底板、滑块组合、平移气缸、光轴、光轴座;滑块组合套在光轴上,光轴通过光轴座固定在底板上;上述的底盘固定在滑块组合上;平移气缸固定在底板上,平移气缸的气缸杆通过连板和底盘连接成一体; 所述的割纱部件包括摆动气缸、割刀、无杆气缸体、无杆气缸滑块、连接板;无杆气缸体装配在上述翻转底板底面上,连接板连接在无杆气缸滑块上,摆动气缸固定在连接板上,割刀固定在摆动气缸的旋转轴上; 所述的收管装置由导流罩、导流罩支架构成,导流罩底端通过导流罩支架固定在升降部件的底盘上;导流罩上端固定在升降部件的压板上。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环锭纺细纱机管纱自动拔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气动机械手呈放松状态,在水平方向的远位一位置向后远离锭子方向;在垂直方向的上位——位置处于升降部件的上端;割刀处于左端位置,刀片呈0°,处于收缩状态; 步骤2:水平至近位;平移气缸动作,气缸杆缩回,气动机械手在水平位置向前运动,到达近位,靠近锭子; 步骤3:垂直至下位;升降气缸动作,气缸杆缩回,气动机械手垂直向下运动至底端位置,到达下位; 步骤4:夹持管纱;气爪体内部的活塞杆向后运动,气动机械手转变为夹紧状态,夹持住管纱的底部; 步骤5:拔管至上位;升降气缸再次动作,气缸杆伸出,气动机械手夹持着管纱垂直向上拔起,运动至上位; 步骤6:翻转;升降气缸的气缸杆伸出至终端,翻转底板后部的垫板与限位组合接触,气动机械手夹持着管纱向后翻转,同时,割纱部件的摆动气缸动作,割刀摆动90°,展开割刀; 步骤7:割纱;无杆气缸滑块动作,滑块从左端运动至右端,刀片割断管纱的尾纱;然后,滑块从右端运动至左端,割纱部件上的摆动气缸再次动作,刀片回摆90°,收拢切割刃; 步骤8:收管复位;气爪体内部的活塞杆向前运动,气动机械手重回放松状态,管纱顺着导流罩落入纱筐内,即完成自动拔管程序。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首先是气动机械手从管纱底部处夹紧管纱,然后升降气缸的气缸杆向上运动,带动升降滑板、翻转底板沿着导柱垂直升起,翻转底板上的气动机械手同时升起,带动管纱向上拔起。当升降气缸行程接近终点位置时,翻转底板上的垫板与限位组合接触,随着气缸杆继续上升,致使翻转底板翻转,拔起的管纱呈向后倾斜状态。此时,无杆气缸的滑块移动,滑块上的割刀将缠绕于锭杆上的管纱尾纱割断。割断尾纱后,气动机械手两手指放松,管纱自然落下,通过导流罩滑入纱筐内。本专利技术通过升降气缸的上下一维运动及气动机械手夹紧与放松,实现管纱的拔起与落下,可避免拔管过程中对纱线产生伤害,不会对锭子产生径向力,具有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用工数量、提高作业效率和落纱质量的积极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升降部件正视图; 图4是升降部件的左侧视图; 图5是割纱部件的结构图; 图6是割刀摆动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气动机械手的结构图; 图8是铰链组合的结构图; 图9是水平移动部件的结构图; 图10是自动落纱装置示意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气动机械手到达下位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专利技术气动机械手拔管至上位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专利技术翻转管纱工 作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专利技术收管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环锭纺细纱机管纱自动拔取装置,主要由气动机械手7及其水平移动部件1、升降部件5和割纱部件9、收管装置组成。气动机械手7实现对管纱的夹紧与放松,其数量是可以改变的,可以是I个或至少2个,优先选用6、8、10、12、16。如图7所示,气动机械手7由气爪体7_1、销轴7_2、左夹板7-3、右夹板7-6组成。气爪体7-1上有两个通气孔,装配两个接头7-7,其中一个接头7_7送入压缩空气时,气爪体7-1内部的活塞杆向前运动,推动左夹板7-3、右夹板7-6绕各自的销轴7-2转动,两夹板的夹角增大,气动机械手呈放松状态,相反,当气爪体7-1另一接头7-7送入压缩空气时,气爪体7-1内部的活塞杆向后运动,推动左夹板7-3、右夹板7-6绕各自的销轴7-2反向转动,两夹板的夹角减小,机械手呈夹紧状态。两夹板的夹角变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锭纺细纱机管纱自动拔取装置,包括气动机械手(7)及其水平移动部件(1)、升降部件(5)和割纱部件(9)、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机械手具有气爪体(7‑1)、销轴(7‑2)、左夹板(7‑3)、右夹板(7‑6);气爪体上装配两个接头(7‑7),分别连接外部压缩空气源;气爪体内部设活塞杆,与左夹板、右夹板联动,左夹板、右夹板分别与各自的销轴实现铰接;所述的气动机械手的升降部件包括升降气缸(5‑1)、底盘(5‑3)、升降滑板(5‑4)、铰链组合(5‑5)、翻转底板(5‑6)、直线轴承(5‑7)、垫板(5‑8)、导柱(5‑10)、压板(5‑14)及其上的限位组合(5‑11);气动机械手连接在上述的翻转底板上;升降气缸的缸体、导柱固定在底盘上;升降滑板连接在升降气缸的气缸杆上,升降滑板上装配铰链组合、翻转底板、直线轴承,其中铰链组合由支座(5‑5‑1)和摇臂(5‑5‑3)构成,摇臂与支座使用销轴(5‑5‑2)联结,支座固定在升降滑板,翻转底板固定在摇臂上;直线轴承套在导柱上;垫板连接在翻转底板的后部,导柱的顶端装配压板,限位组合固定在压板上;所述的气动机械手的水平移动部件包括底板(1‑1)、滑块组合(1‑2)、平移气缸(1‑4)、光轴(1‑5)、光轴座(1‑7);滑块组合套在光轴上,光轴通过光轴座固定在底板上;上述的底盘(5‑3)固定在滑块组合上;平移气缸(1‑4)固定在底板上,平移气缸的气缸杆通过连板(3)和底盘(5‑3)连接成一体;所述的割纱部件包括摆动气缸(9‑1)、割刀(9‑2)、无杆气缸体(9‑3)、无杆气缸滑块(9‑4)、连接板(9‑6);无杆气缸体装配在上述翻转底板底面上,连接板连接在无杆气缸滑块上,摆动气缸固定在连接板上,割刀固定在摆动气缸的旋转轴上;所述的收管装置由导流罩(5‑12)、导流罩支架构成,导流罩底端通过导流罩支架固定在升降部件的底盘(5‑3)上;导流罩上端固定在升降部件的压板(5‑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廷诚刘文田孟祥娟李春王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裕鑫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