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氧传感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26256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6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氧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气缸头,气缸头中形成有排气通道,所述气缸头上设置有氧传感器,氧传感器安装在气缸头上形成的传感器安装孔中,所述传感器安装孔为不贯穿排气通道内壁的沉孔,所述氧传感器的测头部位于所述传感器安装孔中而不露出在所述排气通道内,传感器安装孔通过排气歧道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排气歧道包括位于排气通道上游侧的进气孔道和位于排气通道下游侧的出气孔道,有效的降低了氧传感器安装部的温度,提高了氧传感器的耐热性,避免出现氧传感器安装部的工况恶劣而损坏,延长了氧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不会占用排气通道空间,提高了发动机性能,并且使得氧传感器的布置更为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氧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气缸头,气缸头中形成有排气通道,所述气缸头上设置有氧传感器,氧传感器安装在气缸头上形成的传感器安装孔中,所述传感器安装孔为不贯穿排气通道内壁的沉孔,所述氧传感器的测头部位于所述传感器安装孔中而不露出在所述排气通道内,传感器安装孔通过排气歧道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排气歧道包括位于排气通道上游侧的进气孔道和位于排气通道下游侧的出气孔道,有效的降低了氧传感器安装部的温度,提高了氧传感器的耐热性,避免出现氧传感器安装部的工况恶劣而损坏,延长了氧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不会占用排气通道空间,提高了发动机性能,并且使得氧传感器的布置更为灵活。【专利说明】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氧传感器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发动机,具体来说是摩托车发动机的氧传感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摩托车上的氧传感器用来测定和反馈发动机燃烧后的排气中的含氧量,以使其燃烧达到最佳空燃比,有效降低排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成分。氧传感器分为加热型和非加热型,而加热型氧传感器因其价格高、结构复杂,故一般采用非加热型氧传感器,而非加热型氧传感器由于对发动机排气温度的要求,必须布置于靠近发动机气缸头排气口附近。传统技术中非加热型氧传感器一般布置在发动机的气缸头上,传感器的测头部伸入到气缸头的排气通道中,利用排气通道中的高温废气来启动检测芯片,但是,由于排气温度高达800°C左右,因需将测头部伸入到排气通道中,使得传感器的安装部靠近排气通道,导致传感器安装部的温度也接近这一温度,造成传感器安装部的工况恶劣易损坏;其次,将传感器的测头部伸入到气缸头的排气通道中,会阻碍排气通道中排气流的顺利流动,对发动机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第三,为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如图1所示,必须将传感器I’布置到排气通道的垂直方向上,以增大传感器测头部的受气面积,传感器的垂直布置较多的占用了气缸头原有的散热片等空间,影响了发动机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氧传感器安装结构,可有效降低氧传感器安装部区域温度,提高氧传感器使用寿命,有利于排气流的顺利流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氧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气缸头,气缸头中形成有排气通道,所述气缸头上设置有氧传感器,氧传感器安装在气缸头上形成的传感器安装孔中,所述传感器安装孔为不贯穿排气通道内壁的沉孔,所述氧传感器的测头部位于所述传感器安装孔中而不露出在所述排气通道内,传感器安装孔通过排气歧道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排气歧道包括位于排气通道上游侧的进气孔道和位于排气通道下游侧的出气孔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气孔道的横截面大于氧传感器测头部的横截面积。最好是所述进气孔道的横截面为氧传感器测头部的横截面积的1.2?2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孔道以越靠近排气通道越位于排气通道上游的方式倾斜配置。进一步,所述出气孔道以越靠近排气通道越位于排气通道下游的方式倾斜配置。最好是所述进气孔道和出气孔道相对排气通道倾斜30°飞0°。进一步,所述进气孔道与排气通道的壁面之间弧面平滑过渡。 进一步,所述氧传感器相对排气通道倾斜安装。优选所述氧传感器布置在所述出气孔道的垂直方向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传感器安装孔设置为不贯穿排气通道内壁的沉孔,氧传感器的测头部位于传感器安装孔中而不露出在排气通道内,并由排气歧道连通传感器安装孔和排气通道,具有如下优点:1、使得氧传感器的安装部远离排气通道,有效的降低了氧传感器安装部的温度,提高了氧传感器的耐热性,避免出现氧传感器安装部的工况恶劣而损坏,延长了氧传感器的使用寿命;2、避免了氧传感器的测头部伸入排气通道内,不会占用排气通道空间,不会对排气产生不利影响,提高了发动机性能;3、排气歧道的设置改变了流向氧传感器测头部的排气流方向,使得氧传感器的布置更为灵活,氧传感器不局限于排气通道的垂直方向;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安装方便,实施成本低等特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技术中氧传感器与排气通道垂直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全剖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解不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图5的分解不意图; 图7是氧传感器布置在出气孔道的垂直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2?图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氧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气缸头1,气缸头I中形成有排气通道2,所述气缸头I上设置有氧传感器3,氧传感器3安装在气缸头I上形成的传感器安装孔4中,氧传感器3与传感器安装孔4之间一般通过习知的螺纹33连接(即氧传感器的安装部)实现安装固定,所述传感器安装孔4为不贯穿排气通道2内壁的沉孔,所述氧传感器3的测头部31位于所述传感器安装孔4中而不露出在所述排气通道2内,传感器安装孔4通过排气歧道5与所述排气通道2连通,其中位于排气通道2上游侧的排气歧道为进气孔道51,位于排气通道2下游侧的排气歧道为出气孔道52,所谓上、下游侧指的排气通道接收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一侧为上游侧,将废气排出到大气中的一侧为下游侧。氧传感器3的测头部31包括传感芯片,传感芯片设置在具有多个小孔32的元件保护帽中,废气需从该些小孔32向元件保护帽内部侵入并接触传感芯片,氧传感器才能被启动并起到检测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进气孔道51的横截面大于氧传感器测头部31的横截面积,最好是所述进气孔道51的横截面为氧传感器测头部31的横截面积的1.2?2倍。这有利于废气尽可能多的覆盖元件保护帽上的多个小孔32,以增加侵入到元件保护帽内的废气,提高氧传感器3的检测精度;进气孔道51其横截面可以是非圆的,当其横截面为圆形即进气孔道51为圆孔时,进气孔道51的径向尺寸设计为氧传感器的测头部31径向尺寸的1.2?2倍。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进气孔道51以越靠近排气通道2越位于排气通道2上游的方式倾斜配置。这样有利于废气顺利进入到传感器安装孔4内并侵入到元件保护帽内部,进一步提闻氧传感器3的检测精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孔道52以越靠近排气通道2越位于排气通道2下游的方式倾斜配置,这种结构有利于传感器安装孔4内的废气尽快经出气孔道52排走,避免出现废气积留在传感器安装孔4内,造成排气通道2中的废气受到积留废气的影响而不能很好的进入到传感器安装孔4中与测头部31接触,提高传感器安装孔4内废气的更新频率,提高检测精度。经过试验,上述的进气孔道51和出气孔道52相对排气通道2倾斜30°?60°布置,能够取得相对理想的效果,其中进气孔道51与排气通道52的倾斜角Θ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道51与排气通道2的壁面之间弧面平滑过渡,如此可减小废气从排气通道2进入到进气孔道51中的阻力。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可将所述氧传感器3相对排气通道2倾斜安装,如图5所示,最好将所述氧传感器3布置在所述出气孔道52的垂直方向上。这种结构减少了氧传感器3对散热片空间的挤占,有利于发动机的散热。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使得氧传感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氧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气缸头,气缸头中形成有排气通道,所述气缸头上设置有氧传感器,氧传感器安装在气缸头上形成的传感器安装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安装孔为不贯穿排气通道内壁的沉孔,所述氧传感器的测头部位于所述传感器安装孔中而不露出在所述排气通道内,传感器安装孔通过排气歧道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排气歧道包括位于排气通道上游侧的进气孔道和位于排气通道下游侧的出气孔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奎胡涛王建中李建统邹旭彬蒋鹏陈展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