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传输设备自驱动轨道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16967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3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物流传输设备自驱动轨道小车,在小车车体上连接箱体机架,小车车体下方的两边固定有两块车轮安装板,向内安装了四对双向定位轮,驱动小车用的直流减速电机采用杠杆悬挂方式安装在小车车体中间的空腔内,小车摩擦轮、爬坡齿轮由直流减速电机同轴驱动,摩擦轮与爬坡齿轮的一头采用压簧使其作用力向下,手动偏心杆可方便解除摩擦轮与爬坡齿轮对轨道的作用力,车内设有电刷总成,通过车内控制电路板与直流减速电机电路相联接,车内装有红外通讯装置和小车防碰撞装置,在箱体机架上板上方可安装各型号箱体,该设计结构紧凑、合理,承载能力强,安全可靠,驱动效率高,生产组装、售后服务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物流传输设备自驱动轨道小车,在小车车体上连接箱体机架,小车车体下方的两边固定有两块车轮安装板,向内安装了四对双向定位轮,驱动小车用的直流减速电机采用杠杆悬挂方式安装在小车车体中间的空腔内,小车摩擦轮、爬坡齿轮由直流减速电机同轴驱动,摩擦轮与爬坡齿轮的一头采用压簧使其作用力向下,手动偏心杆可方便解除摩擦轮与爬坡齿轮对轨道的作用力,车内设有电刷总成,通过车内控制电路板与直流减速电机电路相联接,车内装有红外通讯装置和小车防碰撞装置,在箱体机架上板上方可安装各型号箱体,该设计结构紧凑、合理,承载能力强,安全可靠,驱动效率高,生产组装、售后服务方便等优点。【专利说明】物流传输设备自驱动轨道小车
:该项技术专利设计属于小车物流运输设备中的自驱动轨道小车设计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物流传输装置及设备有多种方式在市场上使用,主要的有三种:气动管道物流传输、轨道小车物流传输和无轨道智能小车物流传输式。使用的最多的是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系统以风为动力,管道为传输路径,以其机动、灵活、快捷的传输特点,已经在各个传输领域成功使用。由于载物量和体积有限,传输过程中等待时间过长,成为向更广领域发展的一个瓶颈,推出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很好的解决了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的不足。而现有的自驱动轨道小车设计又存在明显的结构不合理,造成了运行中可靠性的下降。为更好的满足该物流系统的质量和性能,我们推出该项技术专利设计和产品,以便让更多的用户使用。现有的轨道小车物流传输设备中的自驱动轨道小车如图1所示,其自驱动轨道小车10技术方案是:在箱式车底盘架9上安装了车轮。底盘架是由上板I与下板2之间的四角上有立柱3连接构成的框架。在下板四角的镂空处,嵌装并轮轴固定于下板轴架5上的上下俩俩对应的四组车轮4。固定于上板下面的轮架支撑着驱动齿轮的轮轴6,齿轮下嵌于下板的镂空处。在上板的下面固定着驱动电机7,电机的轴与驱动齿轮以涡轮涡杆相配合。在下板的下面有三项电刷8与电机电路连接,在上板I的上面座有载物的车箱。现有的自驱动轨道小车设计存在明显的结构不合理,小车行走的道轨位置太向上,结构上也过于单薄,造成了它的稳定性、可靠性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该技术物流传输设备自驱动轨道小车技术是解决目前投放或正在投放的同类产品的技术更新的一套方案,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结构紧凑,性能稳定,使用安全可靠。该专用自驱动轨道小车20的设计方案见图3、图4、图5,1、本技术物流传输设备自驱动轨道小车,在小车车体上方连接箱体机架,在小车车体下方的两边固定有两块车轮安装板,其特征在于,小车车体下方的车轮安装板上向内安装了四对双向定位轮,驱动小车用的直流电机采用杠杆悬挂方式安装在小车车体中间的空腔内,小车摩擦轮、爬坡齿条轮设计在小车车体的最底位置,由直流减速电机同轴驱动,摩擦轮与爬坡齿轮的一头采用压簧使其作用力向下,手动偏心杆可方便解除摩擦轮与爬坡用的齿轮对轨道的作用力,车内设有三个电刷,通过车内控制电路板与电机电路相联接,车内装有红外通讯装置和小车防碰撞装置,在箱体机架上板上方可安装各型号箱体。小车车体、箱体机架和车轮安装板采用铝合金材料设计制造,通过可拆卸镙栓连接为一体,小车的直流减速电机驱动小车摩擦轮、爬坡齿条轮的驱动轴与直流电机轴加角90度设计,小车的直流减速电机悬挂杠杆轴安装在小车车体两边的边板上,压簧安装在直流减速电机的尾部压簧定位板上,手动偏心杆安装在小车车体两边的边板上的小车摩擦轮、爬坡齿条轮一侧的下方,手动偏心杆方头一侧与车体边板平,摩擦轮直径大于爬坡齿条轮,摩擦轮外圈注有硬橡胶轮边,摩擦轮、爬坡齿条轮同轴销紧靠安装,车内三个电刷与前轮平行安装在连接板上的绝缘板上,其中二个电源电刷靠摩擦轮、爬坡齿条轮一侧,一个电刷连接信号轨,各型号箱体通过可拆卸镙栓安装到箱体机架上,自驱动轨道小车的控制电路板安装在小车车体上方连接箱体机架下面的电路安装板上,自驱动轨道小车上的控制电路板连接一红外通讯装置,该装置安装在小车车体中靠小车右侧的边板上,对外有视窗口,小车防碰撞装置安装在小车两头的连接板与小车车体的空腔中,空腔中装有传感器,两头靠外装有缓冲材料。本技术自驱动轨道小车设计,具有结构紧凑、美观,设计合理,承载能力强,安全可靠,驱动效率高,生产组装方便等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物流传输设备自驱动轨道小车的具体实施方案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题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现有的自驱动轨道小车结构示意图。图2现有的自驱动轨道小车结构底面抑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物流传输设备自驱动轨道小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物流传输设备自驱动轨道小车结构底部抑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物流传输设备自驱动轨道小车在轨道中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物流传输设备自驱动轨道小车车轮结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物流传输设备自驱动轨道小车的具体实施方案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题下所获得的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按图3、图4、图5所示本技术物流传输设备自驱动轨道小车,由小车车体22、箱体机架21、两块车轮安装板23,四对双向定位轮24,驱动小车用的直流电机27、小车摩擦轮25、爬坡齿条轮26、三个电刷28、手动偏心杆221、控制电路板29组成,车内装有红外通讯装置291和小车防碰撞装置224。将小车车体22内的部件单一组装完成,再插入到小车车体22内。先在直流减速电机27的减速箱驱动轴上挂上爬坡齿轮26、摩擦轮25并用镙栓拧紧,再把电机托板272安装到直流减速电机27的减速箱顶端,再把电机安装轴220插入到直流电机27的悬挂件孔中,最后将装有直流减速电机27安装轴220、手动偏心杆221、分先后插入到小车车体22的两边板孔中,用镙栓拧紧,再把连接板222、223分别插入到小车车体22的前后位置,通过连接板222、223用镙栓将小车车体固为一体,再用镙栓将压簧定位板225固定到小车车体22的两边板孔中,固定前先将两个压簧226安装到压簧定位板225上。安装小车双向定位轮24见图6,双向定位轮24由铝合金轮体248、硬橡胶外圈247、主轮轴承246、主轮轴242、主轮轴定位销249、主轮轴固定镙栓243、主轮轴承卡销244、小轮轮体2412、小轮轴承2411、小轮轴承盖板2413、小轮硬橡胶外圈241、小轮轴245、小轮轴卡销2414组成。分别将四个双向定位轮24用镙栓固定到两块车轮安装板23上,最后再把两块已经装好四个双向定位轮24的车轮安装板23用镙栓固定到小车车体的两边板上。小在车车体22右边边板上固定红外通讯装置291,在车车体22左边边板上固定控制电路板29,在连接板222立板上固定电刷总成28,电刷总成尾部插在槽形定位板281槽盒282中,在连接板222、223平板上固定防碰撞装置224,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物流传输设备自驱动轨道小车,在小车车体上方连接箱体机架,在小车车体下方的两边固定有两块车轮安装板,其特征在于,小车车体下方的车轮安装板上向内安装了四对双向定位轮,驱动小车用的直流电机采用杠杆悬挂方式安装在小车车体中间的空腔内,小车摩擦轮、爬坡齿条轮设计在小车车体的最底位置,由直流减速电机同轴驱动,摩擦轮与爬坡齿轮的一头采用压簧使其作用力向下,手动偏心杆可方便解除摩擦轮与爬坡用的齿轮对轨道的作用力,车内设有三个电刷,通过车内控制电路板与电机电路相联接,车内装有红外通讯装置和小车防碰撞装置,在箱体机架上板上方可安装各型号箱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恒创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