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2年9月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2-0097312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其中碰撞盒的碰撞响应长度延长。
技术介绍
通常地,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依车辆的纵向方向安装在前侧和后侧,从而当车辆撞击行人、其他车辆或物体时通过吸收冲击而有助于乘客的安全,同时最小化车身的变形。参考图1和2,相关技术中的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包括缓冲梁1,所述缓冲梁1以梁形状制造从而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设置在车辆的前侧和后侧;和碰撞盒单元3,所述碰撞盒单元3在缓冲梁1的后侧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安装在缓冲梁1的两个侧面部分处。碰撞盒单元3通过保持支架2安装至缓冲梁1的两个侧面部分并且直接安装至待支撑的侧梁4。侧梁4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位于车辆横向方向的左侧和右侧延伸,从而构成车身。碰撞盒单元3包括碰撞盒31,所述碰撞盒31通常具有类似四边形块的形状;和安装支架32,所述安装支架32用于将碰撞盒31安装至侧梁4。在缓冲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包括:缓冲梁,所述缓冲梁具有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中空横截面;和多个碰撞盒,所述碰撞盒在所述缓冲梁的两个末端部分处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介于所述缓冲梁和车身之间,其中所述缓冲梁中的所述两个末端部分的后表面包括开口,所述开口形成为与所述缓冲梁的所述中空横截面相通,其中在所述缓冲梁的所述开口处沿着所述开口的横向方向形成有肋部,和其中所述碰撞盒包括:前尖端,所述前尖端装配至所述肋部的同时插入穿过所述开口,从而延伸至所述中空横截面的内部;和后尖端,所述后尖端在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安装至所述车身。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9.03 KR 10-2012-00973121.一种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包括:缓冲梁,所述缓冲梁具有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中空横截面;和多个碰撞盒,所述碰撞盒在所述缓冲梁的两个末端部分处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介于所述缓冲梁和车身之间,其中所述缓冲梁中的所述两个末端部分的后表面包括开口,所述开口形成为与所述缓冲梁的所述中空横截面相通,其中在所述缓冲梁的所述开口处沿着所述开口的横向方向形成有肋部,以及其中所述碰撞盒包括:前顶端,所述前顶端装配至所述肋部的同时插入穿过所述开口,从而延伸至所述中空横截面的内部;和后末端,所述后末端在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安装至所述车身;其中所述缓冲梁中的两个末端部分的后表面包括竖直表面和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从所述竖直表面向下倾斜,其中所述开口包括在所述竖直表面处形成的第一开口和在所述倾斜表面处形成的第二开口,以及其中所述肋部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界处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其中所述前顶端延伸至的所述中空横截面的内部是所述缓冲梁的前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其中所述车身为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