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393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5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利用打头模具、整形模具、压扁模具和成型模具冲压制作椭圆形柱芯的T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备料;步骤2:打头工序;步骤3:整形工序;步骤4:压扁工序;步骤5:成型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可以方便,快捷制备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冲床领域,特别是一种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T铁的柱芯的横截面一般为圆形,最近的研究发现,椭圆形柱芯的T铁在应用上具有低噪、高品质的优点,现有的制作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工艺主要是用人工锯出一块块圆盘料,然后通过车加工全精车加工出来,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可以方便,快捷制备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利用打头模具、整形模具、压扁模具和成型模具冲压制作椭圆形柱芯的T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备料,将盘圆料剪成棒料;步骤2:打头工序,将所述棒料通过打头模具冲压成初加工工件;所述的初加工工件的下部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步骤3:整形工序,将所述初加工工件通过整形模具冲压成整形工件;所述的整形工件的下部的横截面与初加工工件的横截面相同,所述的整形工件的下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的初加工工件的下部的高度;步骤4:压扁工序,将所述整形工件通过压扁模具冲压成压扁工件,所述的压扁工件的下部的横截面与初加工工件的横截面相同,所述的压扁工件的下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的整形工件的下部的高度;所述压扁工件的上部的高度小于所述整形工件的上部的高度;步骤5:成型工序,将所述压扁工件通过成型模具冲压成成型工件,所述的成型工件的下部的横截面与初加工工件的横截面相同;所述成型工件的上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压扁工件的上部的高度。上述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中,述的打头模具包括打头模具上模和打头模具下模,所述的打头模具上模的下表面设有固定棒料的凹槽,所述的打头模具下模的上表面设有可容纳棒料的第一凹部,所述的第一凹部的底部连接有椭圆形第一凹进部,所述的第一凹进部内设有第一顶针;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子步骤:子步骤6:调节第一顶针的高度,将所述棒料通过打头模具进行冲压操作,制备初加工工件;子步骤7:通过所述的第一顶针将初加工工件顶出第一凹进部。上述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的第一顶针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打头下模的高度。上述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的整形模具包括整形模具上模和整形模具下模,所述的整形模具下模的上表面设有可容纳初加工工件的第二凹部,所述的第二凹部下部连接有第二凹进部,所述的第二凹进部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凹进部的横截面相同,所述的第二凹进部内设有第二顶针,所述的整形模具上模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二凹部相适应的的第二凸模;所述的步骤3包括以下子步骤:子步骤8:调节第二顶针的高度,使第二凹进部的空余部分大于初加工工件的椭圆形柱芯的高度,通过整形模具上模对整形模具下模的第二凹部中的初加工工件进行冲压操作,制备整形工件;子步骤9:通过所述的第二顶针将整形工件顶出整形模具下模的第二凹部。上述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的第二顶针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整形模具下模的高度。上述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的压扁模具包括压扁模具上模和压扁模具下模,所述的压扁模具下模的上表面设有第三凹部,所述第三凹部的下部连接有第三凹进部,所述的第三凹进部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凹进部的横截面相同,所述的第三凹进部内设有第三顶针,所述的压扁模具上模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三凹部相适应的的第三凸模,所述的步骤4包括以下子步骤:子步骤10:调节第三顶针的高度,使第三凹进部的空余部分大于整形工件的椭圆形柱芯的高度,通过压扁模具上模对压扁模具下模的第三凹部中的整形工件进行冲压操作,制备压扁工件;子步骤11:通过所述的第三顶针将压扁工件顶出第三凹部。上述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的第三顶针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压扁模具下模的高度。上述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的成型模具包括成型模具上模和成型模具下模,所述的成型模具下模的上表面设有第四凹部,所述的第四凹部的横截面与第一凹进部的横截面相同,所述的第四凹部内设有第四顶针,所述的成型模具上模的下表面设有一个凸起;所述的步骤5包括以下子步骤:子步骤7:调节第四顶针的高度,是第四凹部的空余部分高度等于压扁工件的椭圆形柱芯的高度,通过成型模具上模对成型模具下模上的压扁工件进行冲压操作,制备成型工件;子步骤8:通过所述的第四顶针将成型工件顶出成型模具下模的第四凹部。上述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的第四顶针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成型模具下模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通过打头模具、整形模具、压扁模具和成型模具加工工件,使工件逐次将上部压薄,下部压成逐步加深的椭圆形柱,通过多次压制,可以使工件成型率高,损坏率低。更进一步地,在打头模具、整形模具、压扁模具和成型模具的下部设有顶针,可以更加方便的将工件顶出加工设备,顺利进入下一个加工工序,方便于批量加工和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实施例步骤2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步骤3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步骤4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步骤5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参考图1-图5所示,一种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利用打头模具1、整形模具2、压扁模具3和成型模具4冲压制作椭圆形柱芯的T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备料,将盘圆料剪成棒料5 ;步骤2:打头工序,将所述棒料通过打头模具I冲压成初加工工件;所述的初加工工件的下部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步骤3:整形工序,将所述初加工工件通过整形模具2冲压成整形工件6 ;所述的整形工件6的下部的横截面与初加工工件的横截面相同,所述的整形工件6的下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的初加工工件的下部的高度;步骤4:压扁工序,将所述整形工件6通过压扁模具3冲压成压扁工件7,所述的压扁工件7的下部的横截面与初加工工件的横截面相同,所述的压扁工件7的下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的整形工件的下部的高度;所述压扁工件7的上部的高度小于所述整形工件6的上部的高度;步骤5:成型工序,将所述压扁工件7通过成型模具4冲压成成型工件8,所述的成型工件8的下部的横截面与初加工工件的横截面相同;所述成型工件8的上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压扁工件7的上部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打头模具I包括打头模具上模9和打头模具下模10,所述的打头模具上模9的下表面设有固定棒料的凹槽11,所述的打头模具下模10的上表面设有可容纳棒料的第一凹部12,所述的第一凹部12的底部连接有椭圆形第一凹进部13,所述的第一凹进部13内设有第一顶针14 ;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子步骤:子步骤6:调节第一顶针14的高度,将所述棒料5通过打头模具I进行冲压操作,制备初加工工件;子步骤7:通过所述的第一顶针14将初加工工件顶出第一凹进部13,所述的第一顶针14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打头下模11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整形模具2包括整形模具上模15和整形模具下模16,所述的整形模具下模16的上表面设有可容纳初加工工件的第二凹部17,所述的第二凹部17下部连接有第二凹进部18,所述的第二凹进部18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凹进部13的横截面相同,所述的第二凹进部18内设有第二顶针19,所述的整形模具上模15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二凹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利用打头模具(1)、整形模具(2)、压扁模具(3)和成型模具(4)冲压制作椭圆形柱芯的T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备料,将盘圆料剪成棒料(5);步骤2:打头工序,将所述棒料通过打头模具(1)冲压成初加工工件;所述的初加工工件的下部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步骤3:整形工序,将所述初加工工件通过整形模具(2)冲压成整形工件(6);所述的整形工件(6)的下部的横截面与初加工工件的横截面相同,所述的整形工件(6)的下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的初加工工件的下部的高度;步骤4:压扁工序,将所述整形工件(6)通过压扁模具(3)冲压成压扁工件(7),所述的压扁工件(7)的下部的横截面与初加工工件的横截面相同,所述的压扁工件(8)的下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的整形工件(6)的下部的高度;所述压扁工件(7)的上部的高度小于所述整形工件(6)的上部的高度;步骤5:成型工序,将所述压扁工件(7)通过成型模具(4)冲压成成型工件(8),所述的成型工件(8)的下部的横截面与初加工工件的横截面相同;所述成型工件(8)的上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压扁工件(7)的上部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利用打头模具(I)、整形模具(2)、压扁模具(3)和成型模具(4)冲压制作椭圆形柱芯的T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将盘圆料剪成棒料(5); 步骤2:打头工序,将所述棒料通过打头模具(I)冲压成初加工工件;所述的初加工工件的下部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步骤3:整形工序,将所述初加工工件通过整形模具(2)冲压成整形工件(6);所述的整形工件(6)的下部的横截面与初加工工件的横截面相同,所述的整形工件(6)的下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的初加工工件的下部的高度; 步骤4:压扁工序,将所述整形工件(6)通过压扁模具(3)冲压成压扁工件(7),所述的压扁工件(7)的下部的横截面与初加工工件的横截面相同,所述的压扁工件(8)的下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的整形工件出)的下部的高度;所述压扁工件(7)的上部的高度小于所述整形工件出)的上部的高度; 步骤5:成型工序,将所述压扁工件(7)通过成型模具(4)冲压成成型工件(8),所述的成型工件(8)的下部的横截面与初加工工件的横截面相同;所述成型工件(8)的上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压扁工件(7)的上部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头模具(I)包括打头模具上模(9)和打头模具下模(10),所述的打头模具上模(9)的下表面设有固定棒料的凹槽(11),所述的打头模具下模(10)的上表面设有可容纳棒料的第一凹部(12),所述的第一凹部(12)的底部连接有椭圆形第一凹进部(13),所述的第一凹进部(13)内设有第一顶针(14) ;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6:调节第一顶针(14)的高度,将所述棒料(5)通过打头模具(I)进行冲压操作,制备初加工工件; 子步骤7:通过所述的第一顶针(14)将初加工工件顶出第一凹进部(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顶针(14)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打头下模(11)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形模具(2)包括整形模具上模(15)和整形模具下模(16),所述的整形模具下模(16)的上表面设有可容纳初加工工件的第二凹部(17),所述的第二凹部(17)下部连接有第二凹进部(18),所述的第二凹进部(18)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凹进部(13)的横截面相同,所述的第二凹进部(18)内设有第二顶针(19),所述的整形模具上模(15)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二凹部(17)相适应的的第二凸模(20);所述的步骤3包括以下子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嫱
申请(专利权)人:梧州恒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